- 相關推薦
《霧霾圍城緣何由》閱讀答案
霧霾已經成為困擾人們正常生活的污染體。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霧霾圍城緣何由》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霧霾圍城緣何由
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天氣分析表明,北方城市冬季凡是大范圍、長時間、高濃度的霧霾,總是由氣候背景、天氣條件、城市環境、社會管理等多種因素疊加所致。
從氣候背景來看,需要空氣濕度長期在高位徘徊并趨于飽和,以便為霧霾的產生提供充足的水汽資源。從天氣條件來看,需要近地面空氣靜止少動,無風,大氣層結穩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流動與擴散,而有助于水汽、懸浮顆粒物的逐漸累積。從城市環境來看,由于城市高樓林立,樓宇間距過窄,阻礙了空氣流動;機動車數量猛增,燒烤等活動造成不容忽視的低空污染。此外,環境保護步伐沒能跟上等,這些都成為引發霧霾的強勁推手。從社會管理來看,煤煙型城市每年工業和采暖期用煤量驚人,采取集中供熱模式,同一時間開啟。后兩個因素為霧霾大規模發生與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凝結核。因此,清晨生成的輻射霧與徘徊不去的煙霾相互疊加,正是“不霾則已、一霾驚人”的原因所在。
當然,每次霧霾形成的原因并非完全相同。氣象專家對東三省11月上中旬這次空氣污染過程形成的原因進行了總結,認為此次污染過程主要由四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此次天氣過程中冷空氣勢力較弱,沒能吹散霧霾天氣。對于遼寧而言,冷空氣非但未能帶走霧霾,當地反而被上游地區黑龍江、吉林輸送的污染空氣所“殃及”,加重了污染程度。
二是伴隨著霧霾的此次雨雪過程使地面相對濕度加大,反而有利于大霧天氣的形成。
三是大氣垂直層結的結構穩定,有逆溫形成,極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擴散。
四是冬季的集中采暖及秸稈焚燒,導致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
那么,雨雪天氣為什么反而會使霧霾加重?以沈陽為例,專家對此解釋說:一般情況下,沈陽在這個季節導致雨雪天氣的系統主要來自北方。這些來自北方的天氣系統有3個特點:一是水平風增速,二是垂直風對吹,三是氣壓相對高一些。所以,當沈陽出現由北來的天氣系統導致的降水時,霧霾天氣比較容易消散。而11月 8日的雨雪天氣是由南來系統影響的,南來系統一般導致穩定性的降水;無論水平風速,還是垂直風速都比較小,氣壓也相對低一些;而且由于雨雪天氣的到來,使本來就不大的風速受到了抑制,變得更小了。這樣一來,霧霾要比晴朗天氣時更不容易消散;再加上供暖季節的到來,以及農民燃燒秸稈產生的廢棄物的堆積,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增大。以上種種原因綜合起來,霧霾天氣就愈發明顯了。
霾霧并非同根生
由于霾和霧同歸屬于視程障礙現象,它們都可以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而且還可能互相變換角色。所以,人們提到霾時,總要把它與霧聯系在一起,說成或寫成“霧霾”。對于“霧霾”這一詞,中國氣象局一些研究人員提出異議,建議中間用標點符號區分,改為“霧、霾”或“霧-霾”。可是,老百姓和媒體已經習慣“霧霾”這一稱謂,改起來很難。
不過,叫歸叫,其科學道理,大家還是應該知道的。從本質上來說,霾霧并非同根生,它們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之處。
霾看上去灰蒙蒙一片。在顯微鏡下看,霾是由無數個微小的干性粒子組成的,這是人的肉眼無法分辨出來的,一般來說,它們比霧滴小,霾粒子的直徑僅有0.3~0.6微米。
霾的組成成分非常復雜,囊括幾百種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可以分為無機成分和有機成分:無機成分包括礦物粉塵、土壤塵、沙塵、火山灰、海鹽、黑炭、硫酸鹽、硝酸鹽等,有機成分包括有機碳氫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粒子(病毒、病菌、花粉、孢子)等。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里含有大量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它們在太陽光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其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被稱為空氣二次污染物,這也是霾的重要成分之一。由于霾粒子散射波長較長的那部分可見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者橙灰色,給人一種晦暗、壓抑的感受。
人們對霾的認識有個由淺至深的過程,中國氣象局也在2013年重新修訂后的霾預警信號標準中增加了有關PM2.5含量的內容。氣象學上按水平能見度和空氣相對濕度的大小,將霾分為輕微霾、輕度霾、中度霾和重度霾4個等級。
中國氣象局研究員汪勤模等根據霧、霾二者各自的定義,總結出二者的十大區別。
一是水平能見度不同。霧的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米,霾的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
二是相對濕度不同。霧的相對濕度大于90%,霾的相對濕度小于80%。相對濕度為80%~90%的是霾和霧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三是厚度不同。霧的厚度只有幾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達3000米。
四是邊界特征不同。霧的邊界很清晰,過了“霧區”可能就是晴空萬里;而霾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
五是顏色不同。霧是乳白色、青白色,霾是黃色、橙灰色。
六是形成條件有差異。雖然霧和霾的形成都需要微風或無風,大氣狀態穩定,即要有逆溫層,但是,霧需要一定的水汽和降溫條件,使得空氣達到飽和而發生凝結現象;而霾的形成并不需要水汽和降溫條件,主要是空氣中(干性)顆粒物要達到一定濃度,相對濕度不要大。
七是成分不同。霧主要是由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霧滴尺度一般為3~100微米;霾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復雜微小粒子等組成的,霾粒子的直徑僅有0.3~0.6微米。
八是日變化不同。霧一般在午夜至清晨最容易出現,日出后會很快消散;霾的日變化特征不明顯,當氣團沒有大的變化,大氣層結較穩定時,會持續較長時間。
九是季節變化不同。我國一年四季都可能有霧出現,大多數地區秋冬季節為霧的多發期,春、夏季霧較少;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多,夏季少,春秋季居中。
十是指示意義不同。一般來說,霧有天氣預報的指示意義,如諺語“十霧九晴”;霾更屬于環境問題,在大氣污染研究和空氣質量預報中的指示意義顯得更重要。
閱讀思考:
1.為什么霧霾會圍繞北京呢?
2.是什么原因造成霧霾的?
3.霧霾有什么防止方法?
【《霧霾圍城緣何由》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霧霾閱讀答案09-13
霧霾來襲閱讀答案11-11
《霧霾來襲》閱讀答案07-14
《霧霾》閱讀附答案09-18
霧霾引起城肺病的閱讀答案10-15
霧霾天氣的影響及對策 閱讀答案09-10
從霧都到霾都選擇的閱讀答案10-24
《霧霾常識知多少》閱讀答案07-25
《霧霾的成因與防治》閱讀訓練題及答案10-30
霧霾天氣的影響及對策閱讀及參考答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