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国产午夜三级-国产性大片黄在线观看在线放-国产性老妇女做爰在线-一区一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11-22 18:39:49 秀雯 辛棄疾 我要投稿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1

  《水調歌頭(今日復何日)》

  [宋]辛棄疾

  今日復何日?黃菊為誰開?淵明謾愛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關人何事?政自不能不爾,誰遣白衣來?醉把西風扇,隨處障塵埃。為公飲,須一日,三百杯。此山高處東望,云氣見蓬萊。翳鳳驂鸞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臺。歸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注釋:

  1、九月九日重陽,正是黃菊盛開時節。

  2、陶潛愛重九之名,曾作《九日閑居》詩。謾,同漫,空、徒。崔嵬,本意為高大而不平,借指胸中的種種不平。

  3、陶潛愛酒,但酒和人的不平又有何關系?只是不能不如此(指用酒澆愁)。據說,陶潛因九日無酒,兀坐在東籬邊的菊叢下,不久,望見有白衣人來,乃是九江太守王弘的送酒人,于是醉飲而后歸。

  4、晉王導遇西風塵起,舉扇遮擋塵土,說這是庾亮的飛塵污染。當時庾亮鎮守石城,勢力強大,王導內心不平,故有此語。

  5、李白詩有“一日須傾三百杯”句。

  6、云洞山形如城,人稱仙人城,傳仙人在此蛻骨,又稱仙骨巖。在此山上向東望去,多云的地方就是蓬萊仙山。

  7、翳(yì),五彩羽毛,驂(cān),乘。翳鳳驂鸞,此指駕鳳凰而去。冠佩是公服。落佩倒冠指在家閑居。蓬萊本是仙山,漢代以后用來稱館閣圖書之府為蓬萊道山,前句既有“東望”語,是希望韓元吉早日回歸朝廷,此句又說駕鳳東去,都是祝愿友人的.話。而自己則只有倒冠落佩,故爾抱病登上此仙人城。

  賞析:

  這是一篇記游詞,類似游記一類小品文,主要寫他登上云洞仙人城的感受。上片以胸中有許多不平的陶淵明自比,切合九日的主題。下片既寄希望于友人的再次被召,又為自己的倒冠落佩抱病登臺而感嘆,所表達的是遭受迫害而壓抑的沉重心態,并不是單純的記游之作。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2

  《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宋代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譯文/注釋

  譯文

  長恨啊!實在更長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時唱歌行樂吧!什么人了解我,來為我跳楚舞?聽我唱楚狂人接輿的《鳳兮》歌?我在帶湖既種了九畹的蘭花,又栽了百畝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在我的門外有滄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絲帶。

  請問:一杯酒與身后名譽,哪一件重要?身后名當然重要。但是,現今是人間萬事都是本末倒置,毫發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卻倒很輕。最悲傷也沒有比生離死別更悲傷的,最歡樂也沒有比結識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歡樂的。這是古今以來兒女的常情。富貴不是我謀求的事,還是回到帶湖的家去,與我早已訂立過同盟的老朋友白鷗聚會的好。

  注釋

  ⑴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

  ⑵壬子:指紹熙三年(1192年)。陳端仁:即陳峴,字端仁,閩縣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曾先后任平江守、兩浙轉運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在四川安撫使任上罷職回家。給事,給事中,官名。為門下省。宋制,門下省的給事中有四人,掌管:侍從規諫,掌讀中外出納,日編章奏目錄以進,駁正政令失當,考其稽違而糾正之。(見《宋史·職官志》門下省條)

  ⑶長恨復長恨二句:長恨,即《長恨歌》。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進,此恨綿綿無絕期。”《短歌行》,樂府平調曲名。《樂府解題》:“魏武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晉陸機‘置酒高堂,悲來臨觴。’皆言當及時為樂。”

  ⑷何人為我楚舞二句:《史記·留侯世家》:漢高祖劉幫欲廢呂后的兒子,另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玉為太子,事情沒有成。“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楚狂聲,楚國的狂人接輿的《鳳兮歌》。接輿曾路過孔子的門口,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見《論語·微子篇》)

  ⑸余既滋蘭九畹三句:《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⑹門外滄浪水二句:《孟子·離屢篇》:“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纓,絲帶子。這兩句的意思是:對清水、濁水態度要明確,不要然然可可。表示了他剛正清高的品德。

  ⑺毫發常重泰山輕:這是說人世間的各種事都被顛倒了。

  ⑻悲莫悲生離別三句:屈原《楚辭·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識。”這里是對陳端仁說的。表示對陳端仁有深厚的感情。

  ⑼富貴非吾事二句:陶淵明《歸去來辭》:“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

  全文賞析

  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是一首感時撫事的答別之作。

  此詞上片分兩層,前兩韻是第一層,直接抒寫詩人的“長恨”和“有恨無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句開篇,乍看似覺突兀;其實稍加思索,就會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戰亂不息,被占區人民處在金人統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卻非但不圖恢復,還對主張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壓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擊。這對于一個志在恢復的愛國者來說,不能不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如此“長恨”,在“飲餞席上”難以盡言,所以詞人只能用高度濃縮的語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古樂府《平調曲》名,多用作飲宴席上的歌辭。詞人信手拈來,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點明了題面。“長恨”而“短歌”,不僅造成形式上的對應美,更主要的是顯示出那種恨不得盡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一句,合用了兩個典故。據《史記·留侯世家》載,漢高祖劉邦“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由于留侯張良設謀維護太子,此事只好作罷,戚夫人因向劉邦哭泣,劉邦對她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中表達了劉邦事不從心、無可奈何的心情。又《論語·微子篇》載,楚國隱士接輿曾唱歌當面諷刺孔子迷于從政,疲于奔走,《論語》因稱接輿為“楚狂”。辛棄疾在這里運用這兩個典故,目的是為了抒發他雖有滿腔“長恨”而又無人理解的悲憤,一個“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從遣詞造句看,這一韻還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詰語氣出之,大大增強了詞句的感人力量;而“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反復詠言,又造成一種一唱三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詞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緊接著就以舒緩的語氣寫道:“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一韻三句,均用屈原《離騷》詩句。前兩句徑用屈原原句,只是“蘭”字后少一“之”字,“畹”字后少一“兮”字。“餐英”句則從原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來。蘭、蕙都是香草,“滋蘭”、“樹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養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節。而“飲露”、“餐英”,則是以飲食的芳潔比喻品節的純潔和高尚。作者在這里引用屈原詩句,并用“滋蘭”、“樹蕙”之詞,顯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志節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謗、賢而見逐的情況下,仍然堅定地持其“內美”和“修能”,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詞人在遭朝中奸臣讒言排擠,被削職鄉居的情況下,依然不變報國之志,表明自己決不肯隨波逐流與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氣。“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句,仍承前韻詞意,從另一個角度表明自己的志節和操守。這里又用一典。《楚辭·漁父》中說,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漁父問他為什么到了這種地步,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討其苦。屈原說:“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漁父聽后,一邊搖船而去,一邊唱道:“滄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勸屈原要善于審時度勢,采取從時隨俗的處世態度。詞人化用此典,意在進一步表明自己的志節情操。

  下片頭三句“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遙應篇首,意在抒發自己理想無從實現的感慨,情緒又轉入激昂。據《世說新語·任誕》載,西晉張翰(字季鷹),為人“縱任不拘”,有人問他:“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耶?”他說:“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詞人用張翰的典故,乃是牢騷之氣。

  他的'抗金復國理想難以實現,志業難遂,還要那“身后”的虛名干什么!詞人為什么會發此牢騷呢?辛棄疾接著寫:“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輕。”這一韻是全詞的關鍵所在,道出“長恨復長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南宋統治集團輕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顧,而一味地茍且偷安。這是詞人對南宋小朝廷腐敗政局的嚴厲批判和憤怒呼喊。最后兩韻是下片第二層,通過寫惜別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詞人的情緒這時又漸漸平靜下來。前三句寫惜別,用屈原《九歌》點明恨別樂交乃古往今來人之常情,表明詞人和餞行者陳端仁的情誼深厚,彼此都不忍離別之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一句,又引用兩個典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陶淵明生于東晉末葉,社會動亂,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質性自然”(《歸去來兮辭序》),“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因有是辭。這里詞人引用陶詩,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臨安并不是追求個人榮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歸與白鷗盟”,是作者從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跡。據《列子·黃帝篇》載,相傳海上有位喜好鷗鳥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與鷗鳥相游處,后遂以與鷗鳥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沒云水間的隱居生活。在這里,詞人說歸來與鷗鳥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寧可退歸林下,也不屑與投降派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陳端仁之意。

  與一般的離別之詞不同,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雖是答別之詞,卻無常人的哀怨之氣。通觀此篇,它答別而不怨別,溢滿全詞的是他感時撫事的悲恨和憂憤,而一無凄楚或哀怨。詞中的聲情,時而激越,時而平靜,時而急促,時而沉穩,形成一種豪放中見沉郁的藝術情致。此外,詞中還成功地運用比興手法,不僅豐富了詞的含蘊,而且對抒發詞人的志節等,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3

  《水調歌頭(客子久不到)》

  [宋]辛棄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注釋:

  1、水調歌頭,詞牌名。

  2、更籌,報時的牌子。

  3、喚起三句,言月光照映下,心胸一片光明皎潔,文思如百川流水,浩蕩不竭。

  4、鯨飲,飲酒如鯨吞海水。劍氣橫秋,劍氣充塞秋空。

  5、中州,河南地。北宋滅亡后,江南一帶流傳一首民歌,有“月子彎彎照幾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等語。中州遺恨,應指北宋亡國之恨。

  6、功名蕞爾,小功名。蕞(zuì)爾,小的樣子。

  7、扶頭,代指酒。

  賞析:

  這首詞通過送馬叔度游月波樓,借以抒寫胸中的'懷抱和志向。上片寫夜晚月波樓的美景,豪放而有氣勢。下片借景抒情,既寫廣大民眾懷念祖國的感情,又寫個人創建功名的擔憂。“誰念”三句,寫出了南宋最高當局決策恢復大計的艱難和猶豫。這正是乾道末至淳熙初,孝宗及其宰執大臣雄心不再、壯圖消沉的真實寫照。全詞呈現雄放與幽深結合的風貌,與稼軒詞的傳統格調略有不同。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4

  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

  宋代辛棄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

  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譯文

  夕陽照在城墻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勸說您留下。京城離這里太遠了,為什么還要穿著破舊的衣服冒著艱辛趕去呢?我擔心你像蘇秦一樣盤纏用盡,還會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點歸來,與沙鷗親近為好。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帶著滿身的離愁乘船而去。

  追逐功名利祿,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會罷休吧?飽讀詩書,應該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樣為國事操勞。不要效仿班超投筆從戎,即使能夠萬里封侯,也會長期的滯留邊疆,到老才能回來。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只怕是空自孤獨寂寞,作《登樓賦》那樣思念家鄉的文章。

  注釋

  敝貂裘:破舊的貂皮衣服

  秦樓:漢樂府《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此以羅敷女指代妻室。

  狎沙鷗:與沙鷗相近,指隱居生涯。

  致身:出仕做官

  伊周:伊尹和周公,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賢相。

  班超投筆:《后漢書班超傳》東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擲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像傅介子張騫一樣,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

  賞析

  詞上片充滿對友人的不舍之情,對友人之遠行表示擔憂。“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二句開篇點題,直接勸告友人不要遠行。“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五句都是詞人為友人感到擔心,即言前路之艱難,又怕友人時運不濟,像當年入秦的蘇秦一樣,最終落魄而歸,招致親戚朋友的冷落。用“歸計狎沙鷗”的歸隱山林之路,反襯追求功名利祿的'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上片末句表達的是對友人一心向往功名富貴的感嘆。

  下片“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學,希望友人此行能夠獲得成功,像伊尹和周公一樣成為國之棟梁。同時詞人又說“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勸慰友人不要一味為了功名富貴而像班超一樣,有家難回。結尾處“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乃是作者聯系自身的境遇,自比王桀,感嘆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空自思鄉,落得孤獨寂寞。

  這首詞充滿了一種悲慨之情,通篇都是對友人求仕的勸解之辭,但實際上卻是對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沒人才,使友人和自己這樣的有識之士壯志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諷刺與悲憤。

  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冬天,當時辛棄疾正在江東安撫司參議官任上,友人辭別前往臨安,詞人作此詞送友人。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5

  水調歌頭

  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

  辛棄疾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

  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癉雨,往事莫驚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

  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

  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懷。

  說劍論詩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

  白發寧有種?

  一一醒時栽!

  【詞作鑒賞】

  辛棄疾四十二歲那年,被監察御史王藺彈劾,削職后回上饒帶湖閑居。有曾任司諫的湯朝美自廣東親州貶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饒),二人相見,由于處境相近,同樣受著打擊,而且志同道合所以有相濡以沫之情。先是,辛賦《水調歌頭》(盟鷗)湯以韻相和;辛又用原韻,賦此闋謝答。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金闋、九關均喻指宮廷,十字寫的是皇宮富麗堂皇,氣象森嚴。在那里,朝美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四句兩層,一張一弛,作者描繪出朝美朝堂上從容和無畏。據《稼軒詞編年箋注》引《京口耆舊傳。湯邦彥傳》:時孝宗銳意遠略,邦彥自負功名,議論英發,上心傾向之,除秘書丞,起居舍人,兼中書舍人,擢左司諫兼侍讀。論事風生,權幸側目。上手書以賜,稱其‘以身許國,志若金石,協濟大計,始終不移’。及其他圣意所疑,輒以諏問。那時候的宋孝宗還有些進取之意。淳熙二年八月派湯朝美使金,向金討還河南北宋諸帝陵寢所在之地。不料湯朝美有辱使命,回來后龍顏大怒,把他流貶新州,嘗盡蠻煙瘴雨滋味。這一層千古、萬里兩句似對非對,中間再作一暗轉。對于心懷忠義肝膽但卻遭貶的朋友,辛棄疾并沒有大發牢騷,徒增友人的煩悶。而是安慰朝美往事莫驚猜(驚猜,驚疑)。因為有才干的人終會發跡的。眼前你不是已經奉詔內調了嗎?恐怕還會有消息從皇帝身邊下來,日邊這里用以比喻帝王左右,恐字是擬想之辭,卻又像深有把握似的,這是稼軒用典的妙處!從蠻煙瘴雨的黯淡凄惶到日邊消息之希望復起,中間再作一暗轉。上片凡三暗轉,大起大落,忽而榮寵有加,忽而憂患畢至;忽而蠻煙瘴雨,忽而日邊春來,乍喜乍悲,亦遠亦近,變化錯綜,既是對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對其振作的鼓勵。

  下片轉敘作者自己鄉居生活情懷。門掩草,徑封苔,本是冷落景象,詞人但以一笑置之土。不難看出,這笑,是強作豁達的苦笑,是傲岸不平的蔑笑。

  下片基調無限幽憤,都被這領起換頭的一個笑字染上了不協調的色彩,反映出一種由于受壓抑而形成的不平而又無奈的心情。一笑字,內中感情復雜,可為下片基調之凝練。接下去仍是正言反出:未必我這雙手就沒有用處,不是可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懷嗎?試想,當國步蜩螗之際,他那雙屠鯨剚虎的巨手,不能用來扭轉乾坤,卻去執杯持蟹,這是人間何等不平事!而稼軒但以未應兩手無用的反語輕輕挑出,愈見沉哀茹痛。循此一念,又找足說劍一層。說劍論詩,慨言武備文事。辛棄疾壯歲旌旗擁萬夫,后來又曾上《十論》《九議》,慷慨國事。現在看來,這文韜武略都是無用的余事。剩下的,他只有終日痛飲長醉,搖搖欲倒。這醉舞狂歌欲倒六字,寫盡詞人悲憤心懷,潦倒情態,然后束以老子頗堪哀。堪哀是堪憐念之意,語出《后漢書。馬援傳》,意思是說,自己如此狂歌醉舞,虛置年華,這心情應該是故人所理解、憐恤的。歇拍白發寧有種?醒時栽,將一腔幽憤推向一個高潮。白發寫愁,本近俗濫,但稼軒用一栽字,翻出了新意。這兩句有幾層意思。我春秋正富,本不是衰老的時候;但憂國之思,添我滿頭霜雪,這是一層。國事不堪寓目,醉中尚可暫忘,醒來則不勝煩憂,此白發乃醒時栽也,又翻進一層。白發并不是自然生出來的`,而是栽上去的,可見為國勢之操勞宦途之喜悲使我年富而白發徒增。這樣,就從根根白發上顯示出詞人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隱然現出廣闊的社會背景,這又是一層。單就栽字齒音平韻,于聲則無限延長,于情則芊綿不盡。這下片一路蓄意蓄勢,急管繁弦,最終結在這個警句上,激昂排宕,化為感慨深沉。千載后讀之,猶覺滿腔不平之氣,夾風雨霜雪以俱來。

  這首詞,上片文意一波三折,于無字處出曲折,極掩抑零亂,跳躍動蕩之美;下片卻一氣奔注;牢騷苦悶,傾瀉而來,并且反語累出,在感情激蕩中故作幽塞,豪放中仍不失頓挫曲折,詞的構局可謂錯綜多變。

  全詞核心在下片,但上下兩片,對比映襯,表現力增強。上片一起,白日金闕,虎豹九關,何等高華氣象;下片一轉,門為草掩,徑被苔封,又何等荒涼寂寞!這是一層對比。上片贊美湯朝美,譽其巨手可以談笑挽天回;下片寫自己,則兩手只堪把蟹持杯,又是一層對比。上片寫對方,終能日邊消息重上朝堂,下片說自己,則滿頭白發,終日醉舞狂歌為消磨,再加一層對比。通過強烈對比,益見斯人獨憔悴的不平之情,這是此詞的另一個藝術特色。

  上片鼓勵友人,意氣飛揚;下片抒一已之憤,悲憤無奈。乍讀之下,上下片的思想感情,好像矛盾。其實,此等矛盾之處,正是顯示稼軒的偉大之處。稼軒是雖身處閑散而時時不忘憂樂天下的血性男兒。他既不能不為一已之遭際而憤然不平,又不忍以一已之遭遇挫盡天下志士仁人之壯志。因此,他總是本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頑強精神,鼓舞同道,力挽既倒的狂瀾。故上片激勸再三,下片卻沉憂抑郁。此矛盾虬結之處,正見出詞人一片忠貞愛國之苦心,這正是此詞的思想光輝之所在。善乎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之評辛蘇詞曰:讀蘇辛詞,知詞中有人,詞中有品。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6

  《水調歌頭》盟鷗

  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

  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

  東岸綠蔭少,楊柳更須栽。

  簡注:

  盟鷗,與鷗鳥結為同盟。古代諸侯國之間集會舉行隆重儀式,歃血為盟,這里是幽黙說法。帶湖,在江西上饒。淳熙八年(1181)辛氏建成帶湖新居,在此閑居十年。奩,音連,鏡匣。杖屨,手持拐杖,腳穿麻鞋。屨,音巨,麻鞋。凡我三句,戲用古代會盟之語。《左傳僖公九年》:齊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不解句,不懂我舉杯自飲的情趣。疇昔,昔時。

  散繹:

  帶湖,是我的最愛,一碧千頃的湖水,如妝鏡打開,我悠閑自在,持竹杖穿麻鞋,一天里繞湖漫步千百回。

  凡是已經訂立友好盟約的沙鷗鷺鷥,從今天起友好相處,不要互相疑猜。

  白鶴你在哪,快跟它們一起來!

  撥開翠綠色的浮萍水藻,水鳥站立在水邊的青苔,只知盯住水中的魚兒,那個模樣真是太癡呆,全然不懂我此時舉杯的愉快。

  這里過去是一片荒丘廢池塘,如今是月色皎潔,清風徐來,人世間幾度歡樂,幾度悲哀。

  東岸邊的綠蔭還有點少,還要把楊樹柳樹多多栽。

  品讀:

  據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及吳企明《辛棄疾詞校箋》,淳熙八年(1181)冬,年富力強,胸懷救國宏愿的辛棄疾被彈劾落職,次年,他回到一年前開始營建的江西信州帶湖新居。開始了漫長的閑居生活。這首詞寫于他歸隱之初。詞中抒發了作者對新居的由衷熱愛和隱后生活的閑適之情。

  此詞的主要特點在題為“盟鷗”,戲用古諸侯國會盟言辭,在新奇中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內涵。

  “盟鷗”,不僅表現了作者志趣高潔,胸襟曠達,更多的是透露出心境的孤寂與凄涼。自己被朝廷所棄,只有與鷗鳥為友相伴,而這鷗鳥卻并非知己,“不解舉吾杯”,并不理解作者舉杯時的復雜情懷。作者從帶湖的今昔變化中悟出了“人世幾歡哀”的人生哲理。社會與人生都在變遷之中,然而,對作者來說,更多的體驗應該是“哀”而不是“歡”。

  所以,這首詞是以曠達與閑適掩蓋其心中的苦悶與無奈,抒寫政治抱負不能實現被迫閑居的抑郁之情。而這種情感是欲吐不吐,欲露不露,借與鷗鳥結盟的方式曲折地傳達出來的。

【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原文及翻譯賞析09-10

水調歌頭·盟鷗_辛棄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10-12

水調歌頭辛棄疾翻譯及賞析10-25

辛棄疾的《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原文及詩詞賞析10-15

水調歌頭盟鷗辛棄疾賞析07-11

辛棄疾《水調歌頭》閱讀答案及賞析11-04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賞析07-12

水調歌頭原文賞析09-15

《水調歌頭》原文賞析08-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毛片 | 最新9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 麻豆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观看 |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黄网视频 |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免费 |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 www.伊人久久| 黄色香蕉网 | 曰曰碰天天碰国产 | 国产20页 | 欧美一级裸片 | 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v | 欧美在线天堂 | 国产又爽又黄又舒服又刺激视频 | 亚洲福利二区 |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 成人免费播放 | 中国野外性xxxx | 99精品视频在线成人精彩视频 | 成人网18免费|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久久久婷婷亚洲5月97色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皮 | 黄色最新网站 | 一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伦理片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 亚洲美女爱做色禁图无遮 | 成人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污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www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九九 | 狠狠狠干| 在线观看你懂得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