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常思念家人家鄉詩句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戰爭以前中國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后,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下面是非常思念家人家鄉詩句,請參考!
非常思念家人家鄉詩句
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6、《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月夜億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2、《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3《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4、《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古詩相關常識
1.韻腳:韻文句末押韻字,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光霜鄉是韻腳。通常第三句不押韻,但也有不規則押韻詩(如《望天門山》)。
2.押韻:詩歌辭賦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
3.律詩結構:共八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4.古詩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
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岳|掩|赤城,這樣就成二、二、一、二式。
5.因為古詩原沒有標點(標點是后人添加上),所以一行為一句。
6.還原顛倒語序,把握詩人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a. 主語后置。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意即“晴川(晴朗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鸚鵡洲芳草萋萋”,
b. 賓語前置。杜甫《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實即“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
c.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也顯然是“黃花報霜信”意思。
d.定語位置。
(1) 定語挪前。王昌齡《從軍行》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下句“孤城”即指玉門關,為“玉門關”同位性定語,現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
(2) 定語挪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意即“一月夜飛渡鏡湖”。
e、以賓語面貌出現狀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笑春風”表面上是動賓詞組,實際上“秋風”、“春風”都不受“動”、“笑”支配,而是分別表示“在秋風中動”、“在春風中笑”意思。
二 、 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
詩僧齊己寫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將“數”改為“一”,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陶潛“悠然見南山”“見”字,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盡人皆知。
① 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動詞。
例1: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在這里,一個“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沒有用“留”、“見”,其妙處就在“剩”雖與“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動,而且有“殘存”,“殘余” 意思;另外“剩”字有時間性,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留”則無這么多含義。“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以今昔對比變遷感。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重點對象。
例1: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一個“忽”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簾柳色,使她想 起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場景,想起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 處。
【非常思念家人家鄉詩句】相關文章:
王維思念家人的詩句07-18
表達思念家人的詩句06-14
中秋思念家人詩句10-22
中秋節思念家人的詩句08-29
中秋佳節思念家人的詩句10-07
思念家鄉的詩句05-06
思念家鄉的詩句10-16
表達對家人思念的詩句230句08-12
關于中秋佳節思念家人的詩句11-18
思念家鄉父母的詩句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