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字經詳解:經即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前面說到,讀書的次序是先讀《孝經》再讀《四書》,《四書》通達了再讀六經。儒家 的經典全部通曉以后,才能涉獵諸子百家。
經即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諸子是先秦時期的各種學術流派,他們各抒己見、各有不同的學術觀點。一個人如果沒有四書、五經奠定的基礎、沒有自 己的中心思想,上來就讀諸子百家,一定會糊涂迷路,不知該聽誰的好。
百家言論有好有壞,有適合的、有不適合的,學者一定要有辨別能力,所以首先要打好四 書、五經的底子,再讀諸子百家的言論。
從春秋中期開始,學在官府的貴族局面被打破,教育走入民間,聚眾講學、著書立說的風氣開始形成。孔子在魯國 講習六藝,宣傳儒家思想;鄧析在鄭國講授法律,傳播早期的法家思想。
任周守藏室史的老子,也傳播“道德”學說,據傳孔子還向他請教過有關禮的問題。
墨子更 是在聚徒講學的基礎上,組建起一個龐大的墨家集團,有嚴格的紀律和領袖鉅子。由于有系統而嚴密的組織,墨家學說得以廣泛傳播,墨子也成了后世江湖上神秘組 織的祖師爺。
戰國時代,由于社會的劇烈動蕩和變革,各學派的代表人物開始著書立說,闡述觀點、議論政治,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此形成。
所謂的“諸子百 家”就是先秦至漢初,各學術學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總稱,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將其歸納為“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分為“儒墨道名法, 陰陽縱橫雜,農及小說家”,十家。
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陰陽六大家。
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太過龐雜,所以要“撮其要,記其事”。
撮是概括、歸納的意思,把主要學術流派的主要觀點,總結歸納起來,記住要點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違背“教之道,貴以磚”的總原則。
諸子中的下面五位,可能對初學者了解百家學術有所裨益。
【三字經詳解:經即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相關文章:
三字經詳解06-30
三字經的詳解10-31
三字經詳解匯總06-29
三字經全文詳解09-25
三字經詳解合集10-22
三字經子不學07-21
明心三字經鑒賞10-05
三字經詳解:九族十義08-01
孩子為什么從小要讀三字經呢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