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蘭亭集序》閱讀練習(xí)附參考答案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1. 下列句子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感慨系之矣 系:附著 B.雖趣舍萬殊 趣:興趣,趣味
C.終期于盡 期:至,及 D.未嘗不臨文嗟悼 臨:面對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②亦足以暢敘幽情
、奂捌渌染 ④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A.兩個“以”相同,兩個”之”字相同
B.兩個“以”相同,兩個”之”字不同
C.兩個“以”不同,兩個”之”字不同
D.兩個“以”不同,兩個”之”字相同
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3分)
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B.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C. 不能喻之于懷 D. 當(dāng)其欣于所遇
4.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文章前兩段記敘蘭亭聚會盛況,并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
B. 文章第三段,闡明作者對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緊承上文的“樂”
字,引發(fā)出種種感慨。
C. 文章對老莊這種思想的大膽否定,是難能可貴的,然后作者從由古到今的事實中做了進(jìn)一步的推斷:“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谶@種認(rèn)識,所以才“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閱讀。
D. 作者的感情由“樂”轉(zhuǎn)為“痛”,由“痛”而轉(zhuǎn)為“悲”,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
以至于最后難能自持。
5.翻譯下面的句子。(12分)
(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3分)
(2)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3分)
(3)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3分)
(4)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3分)
參考答案
1. B和C(趣:趨向,取向。)
2. C(①和②中的 “以”分別是“介詞,因”和“介詞,用來”, ③和④中“之”分別是“動詞,往,到達(dá)”和“助詞,的”,所以都不相同。)
3. B(定語后置。其它三項都為狀語后置。)
4. D(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而非難以自持。)
5.(1)眾多賢才都會聚在(這里),年少的年老的都聚集在一起。(3分,“少長”和“咸”各1分,句意1分)
。2)用來放眼四望、舒展胸懷的(景觀),完全可以窮盡視聽的歡樂,實在是快樂啊。(3分,“極”和“信”各1分,句意1分)
。3)我本來就知道,把生和死看作一樣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虛妄的。(3分,“一”和“齊”各1分,句意1分)
。4)即使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產(chǎn)生情致的原因卻是一樣的。(所以,1分;致,1分;大意1分)
翻譯: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陰歷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里,年長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飲酒一杯,詠詩一首,也足以令人抒發(fā)內(nèi)心深處的情意。
這一天,清明爽朗,和風(fēng)習(xí)習(xí)。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極盡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呀!
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時把自己的志趣抱負(fù),在室內(nèi)暢談;有時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自由放縱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取舍愛好各不相同,恬靜與躁動不同,(可是)當(dāng)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自己所要的東西暫時得到了,感到高興和自足,不覺得老年即將到來;等到(對于)所喜愛或得到的東西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隨著產(chǎn)生。過去感到高興的事,轉(zhuǎn)眼之間成為舊跡,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壽命的長短,聽?wèi){造化,最后歸結(jié)于消滅!古人說:“死生是一件大事!痹趺茨懿槐茨?
每當(dāng)看到古人(對死生)發(fā)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他們的文章而感嘆悲傷的,不能明白于心。本來就知道,那種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現(xiàn)在,也正如同我們今天看過去一樣,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個一個記下當(dāng)時與會的人,抄錄他們做的詩賦,即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們興發(fā)感慨的由緣,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后世的讀者,也將有感慨于這次聚會的詩文。
【《蘭亭集序》閱讀練習(xí)附參考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堅持閱讀練習(xí)附參考答案10-22
《蘭亭集序》閱讀練習(xí)及參考答案11-15
《隋書·循吏》閱讀練習(xí)附參考答案09-28
語文課外閱讀練習(xí)附參考答案06-10
閱讀宰相氣量完成練習(xí)附參考答案10-29
陳國炯《笑嫂》閱讀練習(xí)附參考答案10-25
蘭亭集序的閱讀練習(xí)11-29
冬天朱自清閱讀附參考答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