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永生的眼睛課文的解析
1.課文簡說。
本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為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跡,贊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課文中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親自捐獻父親的角膜,這是多么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思想認識升華的軌跡。當年的14歲的“我”和現在的14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又是多么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反映了前輩的耳傳身授對后輩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這篇課文是讓學生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進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這是琳達的父親勸慰自己的女兒時所說的一段含義深刻的話,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你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二是如果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這樣的死才是有意義的。這段話體現了琳達父母善于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②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14歲的溫迪在媽媽捐獻外公的角膜后,不僅沒有像當年的“我”那樣“痛苦難忍”,反倒為自己的親人幫助他人而感到自豪。溫迪的言語,表明了她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認識,閃耀著她思想的光芒。
③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女兒溫迪的話,讓“我”頓悟:父親留下來的不僅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為他人的幸福著想、為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和驕傲的高尚品質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將世代相傳。
④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這里作者再次使用“驕傲”一詞,表達了“我”對女兒溫迪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認可。特意強調溫迪的年齡,是為了與文章開頭當年14歲的“我”進行照應,形成對比,從而引發讀者的深刻思考。
(2)對詞語的理解。
突如其來:“突如”是突然的意思,“突如其來”就是突然發生。本文是指母親被突然而來的疾病奪走了性命。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本文是指父親捐獻母親的角膜時態度堅決,毫不猶豫。
栩栩如生: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本文是指溫迪的畫技較高,畫出的馬就像活的一樣。
屢屢:一次又一次。
遵從:遵照并服從。
重見天日:比喻脫離黑暗環境,重新見到光明。本文是指讓盲人恢復視力,看到光明。
【永生的眼睛課文的解析】相關文章:
永生的眼睛課文原文07-17
永生的眼睛課文內容10-31
永生的眼睛文章閱讀及答案08-07
《草原》課文解析07-15
海燕課文解析的內容10-22
祝福課文原文解析04-26
《刷子李》課文解析10-15
《白楊》課文預習解析11-10
《自然之道》的課文解析10-09
母雞課文難句解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