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一堂課》課文
鈴聲,對于一個作慣了教員的,有時候很好聽,有時候很不悅耳。瑞宣向來不討厭鈴聲 ,因為他只要決定上課,他必定已經把應教的功課或該發還的卷子準備得好好的。他不怕學生質問,所以也不怕鈴聲。小編整理了《第一堂課》課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堂課》課文原文:
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
鈴聲,對于一個作慣了教員的,有時候很好聽,有時候很不悅耳。瑞宣向來不討厭鈴聲,因為他只要決定上課,他必定已經把應教的功課或該發還的卷子準備得好好的。他不怕學生質問,所以也不怕鈴聲。今天,他可是怕聽那個管轄著全校的人的行動的鈴聲,像一個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綁赴刑場的號聲或鼓聲似的。他一向鎮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課堂講書的時節,他的手也沒有發顫。現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顫起來。
鈴聲響了。他迷迷糊糊的往外走,腳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曉得往哪里走呢。憑著幾年的習慣,他的腳把他領到講堂上去。低著頭,他進了課堂。屋里極靜,他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講臺,把顫動著的右手放在講桌上,他慢慢的抬起頭來。學生們坐得很齊,一致的豎直了背,揚著臉,在看他。他們的臉都是白的,沒有任何表情,像是石頭刻的。一點辣味兒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兩聲。淚開始在他的眼眶里轉。
他應當安慰他們,但是怎樣安慰呢?他應當鼓舞起他們的愛國心,告訴他們抵抗敵人,但是他自己怎么還在這里裝聾賣傻的教書,而不到戰場上去呢?他應當勸告他們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們忍受亡國的恥辱嗎?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著他的身體,他用極大的力量張開了口。他的聲音,好像一根細魚刺似的橫在了喉中。張了幾次嘴,他并沒說出話來。他希望學生們問他點什么。可是,學生們沒有任何動作;除了有幾個年紀較大的'把淚在臉上流成很長很亮的道子,沒有人出聲。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變成了木頭。
糊里糊涂的,他從嗓子里擠出兩句話來:“明天上課。今天,今天,不上了!”
學生們的眼睛開始活動,似乎都希望他說點與國事有關的消息或意見。他也很想說,好使他們或者能夠得著一點點安慰。可是,他說不出來。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講臺。大家的眼失望的追著他。極快的,他走到了屋門;他聽到屋中有人嘆氣。他邁門坎,沒邁利落,幾乎絆了一跤。屋里開始有人活動,聲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腳的那樣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長吸了一口氣,沒再到休息室去,沒等和別的班的學生會面,他一氣跑回家中,像有個什么鬼追著似的。
《第一堂課》課文教案:
一、導入新課
老師:長到這么大的年紀,你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是什么?
學生:誤會……侮辱……欺騙……自尊心受到傷害……(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
老師:面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時你會怎么辦?
學生:會反擊、會反抗……
老師:如果你無力反抗呢,就像《最后一課》中的哈默爾先生那樣面對國家的滅亡,你會怎么辦呢?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的大地上,中國的.老師會作何反應呢?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第一堂課》
二、大聲朗讀課文
三、了解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 字舍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兩部長篇小說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兩部話劇代表作《龍須溝》、《茶館》……本課即為《四世同堂》的節選部分。
四、寫作背景(結合課下注釋了解):當時北平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后,某學校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的情景。
五、老師:文章中最能體現主人公內心情感的一句話是什么?
明確: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第六段)
老師:他的苦痛雖然說不出來,但老舍先生卻用筆表達了出來,文中哪些句子寫到了祁瑞宣老師“苦痛”?
明確:怕鈴聲、手顫、淚在眼眶里轉、迷迷糊糊往外走、低頭等等一系列的心理、動作、神態、語言的細節描寫展現了人物形象。
老師:祁瑞宣老師為何會痛苦吧?
明確:表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六、老師總結
哈默爾先生能成功上好最后一堂課是愛國,祁瑞宣老師無法上第一堂課也是愛國,可見愛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生活中你準備如何愛國呢?
如:勤儉節約、愛護環境……
七、完成本課《學案》作業
【《第一堂課》課文】相關文章:
第18課《將相和》課文原文09-14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課文09-11
第2課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10-04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8課課文10-07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課文06-27
九年級上冊第10課《孤獨之旅》課文內容09-30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2課08-09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24課10-21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課文11-04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課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