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帆船課文原文
《小帆船》文是一首簡短的兒童詩,以大陸小朋友同臺灣小朋友對話的口氣,表達了大陸與臺灣小朋友的共同心愿:讓我們團聚在一起,共享幸福與快樂。
《小帆船》
天/藍藍,水/藍藍,
小小/船兒/揚起帆,
風里/行, 浪里/穿,
捎封信兒/去臺灣。
捎到/阿里山,
捎到/日月潭,
問候/小同胞,
告訴/小伙伴:
“我們/舉辦/夏令營,
歡迎/大家/來聯歡。”
《小帆船》教學建議
一、在地圖上找一找臺灣省的位置。
說一說臺灣和大陸靠什么相連(隔海相望,骨肉親情),可向學生簡要介紹臺灣省的風景名勝及風土人情,也可出示圖片等資料,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二、借助拼音讀課文。
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自讀課文的環節,不宜過早地范讀,也不必過早加以指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待所有學生均運用自己的心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讀熟之后,教師再進行點撥、指導,以使全體學生均能有所收獲。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課輕聲比較多:“揚起”、“風里”、“浪里”、“告訴”。但因為這些輕聲出現在詩歌中,教科書中雖標明了輕聲,但不必刻意地要求學生這些詞語必須讀輕聲。
三、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學生把課文讀通順、流利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讀出一定的語氣和感情。尤其要引導學生讀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讀出自己對課文獨到的感受。課前通過看地圖,學生已經了解了臺灣是我國的一個島嶼,它與大陸隔海相望。因此課文中寫給臺灣小朋友捎信要用小船。文中的詞句比較簡單,教師不必過多講解。但要提示給學生,阿里山、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也是臺灣的象征,因此說“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就是捎給臺灣的小同胞。
這首詩韻律整齊,節奏感強,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天/藍藍,水/藍藍,
小小/船兒/揚起帆,
風里/行,浪里/穿,
捎封信兒/去臺灣。
捎到/阿里山,
捎到/日月潭,
問候/小同胞,
告訴/小伙伴:
“我們/舉辦/夏令營,
大家/一起/來聯歡。”
四、激發感情,拓展想象。
小帆船滿載著大陸小朋友的心愿,穿風破浪,駛向臺灣,這封信上會寫些什么呢?如果讓你給臺灣的小朋友寫封信,你會寫些什么呢?激發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可以寫,也可以畫,表達自己心中的愿望。
五、指導生字書寫。
本課六個生字中,“告、臺”和“伙、伴”均有相同部件,可以比較字形記憶。告、臺,都是上下結構,在田字格中上、下部分占位各一半;、伴,都是左右結構,在田字格中占位是左窄右寬。
六、建議本課教學兩課時。
小帆船課文原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讀課文,了解臺灣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體會大陸小朋友與臺灣小朋友渴望團聚的心愿。
3、讀本課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大陸小朋友與臺灣小朋友渴望團聚的心愿。
課前準備:
教師中國地圖、臺灣地圖臺灣風光的圖片資料
學生找找有關臺灣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背誦第一課
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可是在我國東南有一個寶島,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讓我們乘著小帆船一起去那里看看吧。
二、課文學習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找臺灣省的位置。
2、自讀課文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教師巡視發現學生在自讀中出現的問題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
3、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了解臺灣),合作交流。
由于學生年齡小,課文中的臺灣的日月潭、阿里山可能不知道,在這里出示阿里山和日月潭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它們是臺灣的風景區是臺灣的象征。
適當講講歷史背景,告訴學生臺灣遲早要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講日月潭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此時學生對課文內容已有了解,讓學生自由朗讀。指名到前面讀。
二、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讀出風和海浪能將小船送到臺灣去和臺灣的小朋友捎信的友情。
引導學生讀出我們一起在夏令營中聯歡。
注意讀出詩的韻律。
背誦課文。
三、生字教學
歸類比較記憶字形(告、臺)(伙、伴)
書寫
告:字中間一橫是主筆要拉長,還有個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
問:注意右邊的橫折鉤要垂直不要向里斜。
令:上面人字的撇捺要伸展開蓋住下邊部分。
伙伴:兩個字左窄有寬。
四、認讀字教學
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生字,自己學習,找出不好記的生字。
教師將生字組成的詞板書在黑板上,結合學生不好記的詞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學生領讀,搶讀,開火車讀。
五、拓展想象,解決課后問題
讓學生自己讀課后二題,讓他們自己弄明白題目要求,然后再開始引導發言,讓他們說說自己想寫什么內容。
【小帆船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小帆船課文內容08-09
小麻雀課文原文09-03
小蝸牛課文原文05-28
小露珠課文原文05-22
小木船課文原文10-27
小珊迪課文原文08-16
大還是小課文原文09-24
《小鬧鐘》小學課文原文08-30
小爬蟲的道理課文原文09-16
小木偶的故事課文原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