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李白教案
學習目標:
1、 誦讀詩歌,結合注釋把握詩歌基本內容。
2、 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 背誦詩歌。
學習重點、難點:
1、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做到有感情的誦讀詩歌。
2、 通過誦讀,結合背景理解作者感情的復雜性,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層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
1、 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 “將進酒”意即“勸
酒歌”, 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2、 背景資料:
李白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年),距詩人被唐玄
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飲過,這首詩可能就是在這次飲酒宴中寫的。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值“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3、 相關知識:
古體詩,又稱為古詩、古風,是指唐代近體詩形成以前的各種詩歌體裁和唐代以后文人的仿古詩作。它是一種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論平仄、不講對仗、用韻自然靈活、一切以表情達意為主旨的傳統詩體。按體名分類,包括先秦的《詩經》《楚辭》,兩漢的樂府,以及后來的“古絕”“古風”等;按每句字數,一般分為五言、七言、雜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因其沒有固定的格律限制,所以創作的空間與自由度較大。
唐人以樂府寫古詩的,當推李白成就最為突出。他的詩歌語言 的最大特色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把自己的浪漫氣勢帶進樂府,從而使古題樂府詩獲得了新生命,把樂府詩創作推向了無與倫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個性氣質融入樂府詩的創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詩情方式。
4、 讀懂詩意:
(1) 給加點字注音;
將( )進酒 呼兒將( )出換美酒 歡謔( )
鐘鼓饌( )玉 千金裘( ) 烹( )羊宰牛且為樂
(2) 解釋下列各句的加點詞
將進酒 烹羊宰牛且為樂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徑須沽取對君酌 斗酒十千恣歡謔
與兒同銷萬古愁 古來圣賢皆寂寞
5、 誦讀詩歌,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讀懂詩意:
三、合作探究: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是本單元要求掌握的鑒賞詩歌的方法,就是要求我們在學習時通過有感情地吟詠、誦讀作品,去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 這首詩著力刻畫的是詩人的自我形象,其實是借勸酒為名吐胸中塊壘。誦讀詩歌
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復雜性。(理清感情變化的層次)
(此題在老師引導下,通過誦讀來完成)
2、 李白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了“豪放飄
逸”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
請你談談這首怎樣體現了李白詩歌德藝術特點?(寫法鑒賞)
四、拓展延伸:
比較本詩主旨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思想內容與表達形式上的異同
五、作業:
1、《將進酒》中詩人以酒為引發詩情的媒觸,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多方面提示自己內心世界的激蕩與矛盾。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詩句。
(1)表胸懷大志樂觀自相的詩句:
(2)表懷才不遇憤懣不平的句子:
(3)表鄙棄世俗蔑視富貴的句子:
(4)背誦這首詩
【將進酒李白教案】相關文章:
李白 將進酒 教案10-14
將進酒教案李白10-17
李白將進酒 教案08-21
李白將進酒教案11-09
李白將進酒教案06-05
將進酒李白11-03
將進酒 李白07-12
李白將進酒09-17
李白的《將進酒》09-03
李白--《將進酒》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