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牧的江南》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杜牧的江南》閱讀練習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牧的江南》閱讀練習及答案 1
杜牧的江南
余顯斌
①江南,是杜牧的。
②沒有杜牧,江南,該是何等寂寞?就如淋瀝的細雨中,沒有油紙傘的古樸,從而缺乏一種古詩的典雅;就如長長的小巷里,沒有一架紫藤蘿,從而缺乏一種綠意蕩漾的清新;就如斷橋邊,沒有如煙的細柳,從而缺乏一種吳儂軟語的嬌媚。
③江南,是幸運的,在長久的沉寂之后,迎了青衣飄飄的杜牧。
④江南女兒,也是幸運的,在長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現了青春的顏色。
⑤那時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連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點漣漪。那時的江南,已經沒有了絲毫的浪漫,江南采蓮的曲子,已經凋謝在寒冷的池塘里;吳越爭霸的戰鼓,已半入江風半入云,渺茫難尋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樣子,已經在傳說中流向歲月的天盡頭,白云的深影里。當然,包括當年的絲竹,當年的歌舞,當年的風流瀟灑,都已經如周郎的微笑,隱入歷史的硝煙中。
⑥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連紅葉也舞不起一點聲音。
⑦就在這時,杜牧了,在清明時節前后,嫩草如詩的日子里,一匹馬,一身長衫,外帶一支筆,踢踢跶跶走過絲雨江南,走過杏花如雪的江南,走過四百八十寺的江南,舉一舉杏花村的佳釀,飲醉了清明時節,飲醉了自己,也飲醉了唐詩。
⑧醉后不知故鄉遠,錯把江南做故鄉。
⑨從此,江南,收容了一顆漂泊的詩魂,也收容下一片靈秀,一片浪漫。
⑩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風神瀟灑志氣昂揚的,因為,他終于尋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極致,詩的棲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蔥的,因為,長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和安慰。
二十四橋的夜晚,月光如晝,桂香如夢。秋的江南,依然山溫水軟,草木含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江南,就適宜于灑脫地生活,詩意地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春風十里,柳絲飄飄,有哪一縷春風,美得過江南?有哪一處女兒,輕淺一笑,婉約過江南?
多少人啊,走過江南?但匆匆的腳步,踏過滿地紅塵,能領略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婉約?能體會到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繁華?能領略村連三峽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長衫,飄飄地走過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歡笑,自己的歌吟,留給江南,留給江南的天空和湖面,還有山水樓臺。同時,也把江南留給歲月。
在煙水渺茫的江岸,在細柳如眉的亭旁,總有風吹過,總是有詩人的腳步走過,這些,江南記得,豎行的方塊文字也記得。
當詩人漫步江南時,多少絲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揚;多少憂傷,讓一個沉淪歷史的書生,愴然淚下。
不是愛風流,似被紅塵誤。
詩人并不想隱居入江南山水,詩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橋的簫音中沉醉。江南好煙月,門系釣魚船霜葉紅如二月花,這些美妙,也不能讓詩人沉醉。所有的音樂,所有的云煙風月,并沒有遮住詩人的眼睛。
詩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紅樓上,日日凝目而視,翹首企盼,在等待著一個時代的到,等待著萬民歡樂的和諧盛世到,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詩人總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陽殘照中,遙望著太宗所開創的盛世,萬民同樂,百國朝。可是,詩人失望了,心冷了。天邊,夕陽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在一聲長嘆中,詩人走入江南。
所有的骯臟,所有的紅塵,與江南山水,與江南兒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骯臟。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詩人輕輕嘆息一聲,定格在江南的煙雨中,靜靜地觀看著,看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美麗;看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輕歌曼舞;看江南兒女在月夜里一把涼扇,笑撲流螢的嬌憨情態;看揚州煙水,秦淮月光。
江南,安慰著詩人。
詩人,沉醉于江南。
(選自《文苑(經典美文)》2012年第2期)
1.文中第⑨段兩個收容的.含意是否相同?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4分)
2.全文多處引用、化用杜牧的詩句,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5分)
3.作者為什么說江南,是杜牧的?請結合自己讀文的感受加以探究。(6分)
參考答案
1.不相同。第一個收容可以解讀為接納、安慰,因為江南以自己獨有的美麗接納、安慰長久失落的詩人杜牧,給他提供了心靈的歸宿。第二個收容可以解讀為收獲、得到或重現,因為江南還激發了杜牧的創作靈感,他的詩文重現了靈秀和浪漫。
2.①杜牧的詩和江南的美是和諧統一的,引用、化用杜牧的詩句便于簡潔凝練地表現江南的美景和神韻,增添江南美的感染力。②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加文章的文學情韻,與文中的抒情、議論協調統一,形成(或凸顯)本文典雅優美的語言特點。③借杜牧的詩句充分展現杜牧的才情和豐富的內心世界(欣喜、憂傷、期盼、失望)。④借杜牧的詩句充分說明杜牧對江南的了解(或:充分說明杜牧已得江南三味),為文題杜牧的江南提供了充分的證明(或:突出了江南和杜牧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密切關聯)。
3.①杜牧讓長久沉寂的江南重新顯現靈秀和浪漫(或:江南會因為缺少了杜牧而減少了神韻)。②杜牧讀懂了多少人無法懂得的江南的美,并用自己的詩句定格再現了江南的婉約、繁華、神妙,讓美麗的江南在歲月中留存。③長久失落的杜牧在江南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和安慰,杜牧的生命情感和江南融為一體。(只要言之成理,超出文本的舉例亦可)
《杜牧的江南》閱讀練習及答案 2
①江南,是杜牧的。
②沒有杜牧,江南,該是何等寂寞?就如淋瀝的細雨中,沒有油紙傘的古樸,從而缺乏一種古詩的典雅;就如長長的小巷里,沒有一架紫藤蘿,從而缺乏一種綠意蕩漾的清新;就如斷橋邊,沒有如煙的細柳,從而缺乏一種吳儂軟語的嬌媚。
③江南,是幸運的,在長久的沉寂之后,迎了青衣飄飄的杜牧。
④江南女兒,也是幸運的,在長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現了青春的顏色。
⑤那時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連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點漣漪。那時的江南,已經沒有了絲毫的浪漫,江南采蓮的曲子,已經凋謝在寒冷的池塘里;吳越爭霸的戰鼓,已半入江風半入云,渺茫難尋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樣子,已經在傳說中流向歲月的天盡頭,白云的'深影里。當然,包括當年的絲竹,當年的歌舞,當年的風流瀟灑,都已經如周郎的微笑,隱入歷史的硝煙中。
⑥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連紅葉也舞不起一點聲音。
⑦就在這時,杜牧了,在清明時節前后,嫩草如詩的日子里,一匹馬,一身長衫,外帶一支筆,踢踢跶跶走過絲雨江南,走過杏花如雪的江南,走過四百八十寺的江南,舉一舉杏花村的佳釀,飲醉了清明時節,飲醉了自己,也飲醉了唐詩。
⑧醉后不知故鄉遠,錯把江南做故鄉。
⑨從此,江南,收容了一顆漂泊的詩魂,也收容下一片靈秀,一片浪漫。
⑩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風神瀟灑志氣昂揚的,因為,他終于尋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極致,詩的棲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蔥的,因為,長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和安慰。
二十四橋的夜晚,月光如晝,桂香如夢。秋的江南,依然山溫水軟,草木含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江南,就適宜于灑脫地生活,詩意地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春風十里,柳絲飄飄,有哪一縷春風,美得過江南?有哪一處女兒,輕淺一笑,婉約過江南?
多少人啊,走過江南?但匆匆的腳步,踏過滿地紅塵,能領略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婉約?能體會到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繁華?能領略村連三峽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長衫,飄飄地走過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歡笑,自己的歌吟,留給江南,留給江南的天空和湖面,還有山水樓臺。同時,也把江南留給歲月。
在煙水渺茫的江岸,在細柳如眉的亭旁,總有風吹過,總是有詩人的腳步走過,這些,江南記得,豎行的方塊文字也記得。
當詩人漫步江南時,多少絲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揚;多少憂傷,讓一個沉淪歷史的書生,愴然淚下。
不是愛風流,似被紅塵誤。
詩人并不想隱居入江南山水,詩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橋的簫音中沉醉。江南好煙月,門系釣魚船霜葉紅如二月花,這些美妙,也不能讓詩人沉醉。所有的音樂,所有的云煙風月,并沒有遮住詩人的眼睛。
詩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紅樓上,日日凝目而視,翹首企盼,在等待著一個時代的到,等待著萬民歡樂的和諧盛世到,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詩人總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陽殘照中,遙望著太宗所開創的盛世,萬民同樂,百國朝。可是,詩人失望了,心冷了。天邊,夕陽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在一聲長嘆中,詩人走入江南。
所有的骯臟,所有的紅塵,與江南山水,與江南兒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骯臟。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詩人輕輕嘆息一聲,定格在江南的煙雨中,靜靜地觀看著,看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美麗;看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輕歌曼舞;看江南兒女在月夜里一把涼扇,笑撲流螢的嬌憨情態;看揚州煙水,秦淮月光。
江南,安慰著詩人。
詩人,沉醉于江南。
閱讀題:
1、文章第②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說“江南,是杜牧的”,請結合全文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3、文中多處引用杜牧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4、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不是愛風流,似被紅塵誤”這句話的理解。
5、文章結尾說“江南,安慰著詩人。詩人,沉醉于江南”,請結合文本分析杜牧沉醉于江南的原因。
答案:
1、修辭手法及作用:
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排比:將“沒有油紙傘的古樸”“沒有一架紫藤蘿”“沒有如煙的細柳”進行排比,增強了語勢,強調了沒有杜牧的江南是寂寞的,缺乏古詩的典雅、綠意蕩漾的清新和吳儂軟語的嬌媚。
比喻:把“沒有杜牧的江南”比作“淋瀝的細雨中沒有油紙傘”“長長的小巷里沒有一架紫藤蘿”“斷橋邊沒有如煙的細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南沒有杜牧時的寂寞,突出了杜牧對江南的重要性。
2、“江南,是杜牧的”原因:
杜牧用詩歌讓江南重現青春顏色,收容了一顆漂泊的詩魂,收容下一片靈秀和浪漫,使江南不再寂寞。
杜牧在江南找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極致、詩的棲息地,江南成為他心靈的歸宿和安慰。
杜牧在江南留下了自己的歡笑和歌吟,把江南的美好留給了歲月,讓江南山水記住他,方塊文字也記住他。
3、引用詩句的作用:
豐富文章內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和詩意。
引用詩句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江南的美景,如“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等詩句,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江南的美麗與詩意。
引用詩句有助于表達作者對杜牧和江南的贊美之情,使情感表達更加含蓄深沉。
4、對“不是愛風流,似被紅塵誤”的理解:
這句話意思是杜牧并非真的喜愛江南的風流生活,而是被當時污濁的官場、黑暗的現實所誤,不得已才來到江南。
杜牧心懷天下,渴望能有一個萬民歡樂的和諧盛世,但晚唐的現實讓他失望,他只能將情感寄托于江南的山水與兒女,在江南尋找心靈的慰藉。
5、杜牧沉醉于江南的原因:
江南的美景:江南山溫水軟,草木含春,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的美景,有春風十里、柳絲飄飄的詩意,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美麗畫卷,這些自然風光讓杜牧沉醉。
心靈的歸宿:杜牧在晚唐的現實中失望,江南成為他心靈的歸宿和安慰,在這里他尋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極致、詩的棲息地,心情得以舒展。
江南兒女的魅力:江南女兒輕淺一笑,婉約動人,這種嬌憨情態讓杜牧感受到江南的柔情與溫暖,也讓他沉醉其中。
【《杜牧的江南》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杜牧《江南春》閱讀答案09-29
杜牧《西江懷古》閱讀練習及答案03-10
《夢江南》閱讀練習及答案09-16
江南的雪閱讀練習及答案09-02
《江南的冬景》閱讀練習及答案11-14
《江南落雪》閱讀練習及答案09-19
《江南雨》閱讀練習附答案09-25
江南的冬景閱讀練習及答案08-27
杜牧《送國棋王逢》閱讀練習及答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