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學生《弟子規》讀后感
《弟子規》為清代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原名《訓蒙文》。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它主要從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鄧幾個方面去教育學生,既是一本國家經典讀物,又是一本教育學生的書籍。
《弟子規》總共分七部分,分別是“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它從這些方面教育人們做事的道理。它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教育青少年的經典,還是一個被許多公司用來教育員工的書籍。現在很多公司老板都要求員工每天晨讀《弟子規》等經典讀物。在東莞的一次招聘會上,一家傳媒公司用18萬年薪招聘一位客戶總監,唯一的要求就是能熟背《弟子規》,可見《弟子規》的重要性。
除了大人們學習、背誦《弟子規》,我們小孩子更應該學習、誦讀。我們要像《弟子規》所講的那樣,孝敬父母、友愛姊妹,謙遜待人、誠實守信,還要團結他人,做一個高尚的人。但許多同學嘴上說的好,卻不付諸行動,這樣是不行的。既要能背、能誦讀,又要把它用在實際生活中,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品德高尚的人。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每當我看到這些充滿智慧和勸導的語言,都會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初一學生《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弟子規讀后感范文10-22
弟子規|《弟子規》創造的奇跡06-30
《弟子規》09-22
弟子規全文弟子規里面的故事09-27
弟子規原文11-05
弟子規說課稿06-02
弟子規標語08-15
《弟子規》教案10-07
《弟子規》解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