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同崔邠登鸛雀樓》賞析及閱讀練習
引言:《同崔邠登鸛雀樓》過即景抒情,將歷史沉思、現實感慨、個人感傷融成一片,而并入歸思,意境十分渾成厚重。故為歷代所傳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同崔邠登鸛雀樓》賞析及閱讀練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原文】
同崔邠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云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恨猶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并是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譯文】
鸛雀樓西邊有百尺桅檣,汀洲上高聳入云的`樹木一片茫茫。
漢家樂奏猶如逝去的流水,魏國山河也已經半入夕陽。
往事過千年尚遺憾時間過得快,憂愁到來一天也覺得太長。
戰亂中更激起思念家鄉的情感,遠望樓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傷。
【賞析】
北周宇文護所建,樓高三層,因鸛雀常棲息其上而得名,在唐代是一處名勝。唐詩人登覽題詠鸛雀樓的傳世佳作不少。據《全唐文》卷四三李翰《河中府鸛雀樓集序》,崔邠《登鸛雀樓》詩作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舊歷七月。與會者無李益,此詩應是讀崔詩后追和之作。
開頭四句由傍晚登臨縱目所見,引起對歷史及現實的感慨。人們在登高臨遠的時候,面對寥廓江天,往往會勾起對時間長河的聯想,從而產生古今茫茫之感。這首詩寫登樓對景,開篇便寫河中百尺危檣,與“蜂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王昌齡)、“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等寫法異曲同工。以“高標出蒼穹”(杜甫)的景物,形成一種居高臨下、先聲奪人之感,起得氣勢不凡。此句寫站得高,下句則寫看得遠:“汀洲云樹共茫茫。”蒼茫大地遂引起登覽者“誰主沉浮”之嘆。遙想漢武帝劉徹“行幸河東,祀后土”,曾作《秋風辭》,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之句。(《漢武故事》)所祭后土祠在汾陰縣,唐代即屬河中府。上溯到更遠的.戰國,河中府屬魏國地界,靠近魏都安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詩人面對汀洲云樹,夕陽流水,懷古之幽情如洪波涌起。“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一聯,將黃昏落日景色和遐想沉思溶鑄一體,精警含蓄。李益生經戰亂,時逢藩鎮割據,唐王朝出現日薄西山的衰敗景象,“今日山川對垂淚”(李益《上汝州郡樓》),不單因懷古而興,其中亦應有幾分傷時之情。
后四句由撫今追昔,轉入歸思。其前后過渡脈絡,為金圣嘆所拈出:“當時何等漢魏,已剩流水夕陽,人生世間,大抵如斯,遲遲不歸我為何事耶?”“事去千年猶恨速”一句挽結前兩句,一彈指間,已成古今,站在歷史高度看,千年也是短暫的,然而就個人而言,則又不然,應是“愁來一日即為長”。“千年猶速”、“一日為長”似乎矛盾,卻又統一于人的心理感覺,此聯因而成為精警名言。北宋詞人賀鑄名作《小梅花》末云:“遺音能記秋風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就將其隱括入詞。至此,倦游思歸之意已水到渠成。“風煙并是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非春已可傷,何況春至。無怪乎滿目風煙,俱是歸思。蓋“人見是春色,我見是風煙,即俗言不知天好天暗也。唐人思歸詩甚多,乃更無急于此者。”(金圣嘆)
全詩通過即景抒情,將歷史沉思、現實感慨、個人感傷融成一片,而并入歸思,意境十分渾成厚重。故為歷代所傳頌。
【作者介紹】
李益( 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八歲時,逢安史之亂,西北地區常受到外族侵擾,李益離開家鄉。唐代宗大歷四年( 769)中進士,歷任象鄭縣尉等職位低下的小官。其后棄官而去,游燕、趙間,在藩鎮帳下任幕僚十八年,長期征戰南北,經過多次戰爭,所以他對邊塞的'軍旅生活非常熟悉,寫了不少描寫邊塞風光、謳歌戰士慷慨激昂為國捐軀的詩歌。在藝術上能夠吸收樂府民歌的特點,節奏和諧,語言優美精煉。尤其擅長絕句、七律。至唐憲宗時便因詩名被召為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有《李君虞詩集》。
【閱讀練習】
1.對首聯和頷聯內容或手法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現實 歷史景色 情感 C.空間 時間 D.比擬 聯想
2.頸聯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加以賞析。(4分)
3.結合作者身世,評析其“自傷”的情感。(3分)
參考答案:
1.(2分)D
2.(4分)千年的慢與流逝的速對比、一日的短與難熬的長對比;(1分)千年與一日的對比,千年猶速與一日為長對比;(1分)突出心理感覺上的'反差(或矛盾),(1分)表達了盛世遺恨和現實悲愁的傷感。(1分)
3.(3分)登樓所見,感慨漢、魏氣象,已為陳跡;(1分)故鄉淪落、輾轉漂泊、征戰思歸;(1分)將個人的坎坷命運和國家的衰敗動蕩結合起來,豐富了“自傷”內涵。(1分)
【《同崔邠登鸛雀樓》賞析及閱讀練習】相關文章:
同崔邠登鸛雀樓原文及賞析07-27
同崔邠登鸛雀樓_李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5
《登鸛雀樓》王之渙唐詩原文閱讀翻譯賞析10-04
《登鸛雀樓》的閱讀心得10-19
登鸛雀樓閱讀答案01-01
登鸛雀樓原文及賞析08-31
《登鸛雀樓》的對比賞析10-18
經典名著《登鸛雀樓》 賞析10-02
古詩登鸛雀樓的賞析11-05
經典古詩《登鸛雀樓》賞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