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
1、在班級群中點名批評孩子、公布成績、排名等信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發布優等生或表現優異的學生的照片,有些家長永遠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現在班級群中。
3、過度依賴班級群,學生日常的一舉一動都要發布到班群中給家長過目,卻忘記了其實面對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溝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學生的學習用品,大到獎品、演出的服裝道具……
5、不經考證隨意轉發網上信息,造成家長不必要的擔心。
6、“發號施令”式的說話方式,交代完家長就撒手不管了。
1、做好自我調節,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并對班主任充滿信心。
2、良性溝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圍。
3、曬娃要適度,畢竟班群是一個公共交流平臺。
4、理性對待班級群,只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信息,避免盲目點贊。
5、晚上盡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響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師直接聯系。">
2024-09-04
作為教師:
1、在班級群中點名批評孩子、公布成績、排名等信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發布優等生或表現優異的學生的照片,有些家長永遠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現在班級群中。
3、過度依賴班級群,學生日常的一舉一動都要發布到班群中給家長過目,卻忘記了其實面對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溝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學生的學習用品,大到獎品、演出的服裝道具……
5、不經考證隨意轉發網上信息,造成家長不必要的擔心。
6、“發號施令”式的說話方式,交代完家長就撒手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