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冬農歷幾月幾號
2023年立冬是陽歷的11月8日00點35分23秒,農歷的九月二十五。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的11月7日到8日之間,也就是說太陽在黃經225度。冬季開始后,中午的日照時長會縮短,太陽高度會繼續降低。中國人把立冬視為冬天的開始。
立冬了氣溫一般多少度
不同地方溫度差異較大,立冬后,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早已進入冬季寒冷;海南、廣東等地氣溫仍在28度左右,在以氣溫變化劃分的立冬標準上,屬全年無冬;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早晚溫差較大,可相差十度左右
2023年立冬是冬天的開始嗎?
立冬是冬天的開始,立冬是每年陽歷的十一月七日左右,預示著冬天的開始,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古人說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但是,農歷上的立冬并不是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通常人們往往以為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實兩者不是一回事兒。
立冬吃什么
餃子
北方有句老話“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立冬必吃餃子,因為餃子寓意“交子”,立冬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時節,即交子之時,同時,也意味著人們開始儲備熱量,應對寒冷的冬季。
大蔥
南京民間有“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的說法,意思是每天吃半根生蔥,冬天也不會出現老寒腿等腿疾,走路腿下生風。中醫認為,蔥性溫味辛,可通陽活血,發汗解表,對風寒感冒,陰寒腹痛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肉類
肉類富含脂肪,可以幫助人們補充熱量,應對冬季的寒冷。
湯類
以羊肉湯為例,立冬這天燉一鍋香噴噴的羊肉湯,既能達到為人體補充熱量的目的,又能感受到秋季豐收之后的喜悅。
立冬有哪些風俗習慣
1、迎冬
在過去的社會,朝廷會在立冬的時候舉行郊外迎冬的儀式,同時還會賞賜給各位大臣冬天的衣服,會給大臣的孤寡妻兒送上更多資助。
2、祭冬神
在古代,立冬時節皇上會穿上黑色衣服同時騎著鐵色的馬,帶領朝廷百官去祭祀冬神。
3、準備冬天的衣服
立冬時節還沒有真正寒冷,但是人們也開始準備著冬天的衣服了,天子可能會在立冬時候穿著皮襖,賞賜給大臣也是有可能的。
4、吃餃子
對于中國人來說,餃子是一種比較重要的食材,它主要是中國古代十大圣人之一張仲景發明的,最初是作為藥物來治療傷寒,后來演變成為一種經常吃到的食物。餃子形狀和耳朵有些類似,也有著保護耳朵的寓意,有人會選擇在立冬時候吃餃子,希望自己的耳朵冬天不會凍傷。
5、吃肚皮雞
南京人在立冬的時候會吃肚皮雞,這是一種廣東菜,實際上就是用豬肚子包住整雞進行烹飪制作,這是一道相當有營養的菜肴同時也是比較滋補的。
立冬天氣比較寒冷,很多戶外運動都要注意。可能有人喜歡冬泳,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太強迫自己,避免在游泳的時候發生抽筋甚至于有什么意外事故。
【立冬農歷幾月幾號】相關文章:
立冬具體是幾月幾號04-12
天蝎座是幾月幾號到幾月幾號12-17
霜降是幾月幾號03-30
白露是幾月幾號02-28
清明農歷是幾月幾日10-01
寒露農歷幾月幾日03-24
今年幾月幾號白露03-03
入伏時間是幾月幾號01-20
【通用】白露是幾月幾號04-12
【經典】2023年白露是幾月幾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