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競爭性談判案例
競爭性談判案例1
(1)案例背景
因某市風景管理處停車場建設工程項目預算在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50萬元限額標準以下,該風景處委托該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組織了一次競爭性談判。參加談判的三家施工單位第一輪報價分別為:39. 73萬元;37. 93萬元;38. 83萬元。經過三輪談判,三家最終報價分別為:39. 73萬元;36. 80萬元;38. 83萬元。因參與談判的施工企業串通合謀,且最終報價均超過了采購項目的資金預算,談判小組當場宣布該項目競爭性談判失敗。
(2)談判失敗的原因分析
1)采對個別施工企業"內定"采購項目
因前期工程拖欠了個別施工企業的工程款,采購人被逼無奈,事先承諾并指定后續工程為該企業施工承建。然而,為確保政府采購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履行政府采購程序,采購人走過場,裝樣子,采取掩耳盜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蒙混過關等手段,一方面按采購程序報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審核并確定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后,與采購代理機構簽訂委托代理協議,另一方面與這家施工企業私下通氣,給對方吃"定心丸",做到心中有數。
2)資格審查走過場
按照《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采購人根據法定的供應商條件和采購項目對供應商的特定要求,對供應商的資格進行審查。然而,該風景管理處出于償還前欠工程款等考慮,怕得罪債主,對報名參加談判的三家施工企業的資格審查工作流于形式,在委托代理協議中也沒有對采購代理機構就資格審查工作作出具體要求。事實上采購人被這家施工企業"牽著鼻子走",暗地里默認了這家施工企業邀請另外兩家同行來"湊份子",一家做主,兩家作陪,以達到參與競爭性談判不少于三家施工企業的法定數,從而把資格審查一并推給談判小組,對不具備資質條件的施工企業開"綠燈",從而達到了逃避資格審查的結果。
3)談判文件雷同
該項目談判小組為滿足采購人的需求在對三家施工企業的`談判文件進行符合性評判時就發現,三家施工企業的談判文件出現雷同的現象,有串通一氣的嫌疑,這是明顯的不公正行為。
4)施工企業合謀抬價
參加談判的三家施工企業事先有"攻守同盟"與幕后交易,就惡意串通一氣,合謀抬價。令談判小組吃驚的是:三家報價相差僅幾千元不等,在經營成本、管理費、材料費計價等方面出奇的相同,甚至連分項子目也十分相近,其目的在于抬高成交價格,進而一家開腔,兩家附和,造成談判報價一家說了算,乃至在最終報價上只有一家在第一輪報價的基礎上稍作下調,而另外兩家不作絲毫讓步,形成"一邊倒"、"一言堂"的現象,使競爭性談判失去了現實意義,極其明顯地出現了壟斷行為,有失公平競爭。
5)采購代理機構敷衍塞責
采購代理機構基于采購人是"上帝"、"我們靠采購人吃飯的"的意識,就著采購人的"意思"辦,害怕給采購人設障礙,出難題,無形中有協助采購人撞"紅燈"的行為。競爭性談判公告發出后,僅有三家施工企業前來報名,采購代理機構就及時通知了該風景管理處對其進行資格審查。至于審查資格條件,按《政府采購法》的規定,采購代理機構認為那是采購人的事,自己無權過問,以致在發現三家施工企業報名時間一致、聯系電話不通、談判文件同時送達等一系列問題時,沒有在第一時間向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報告,從而將所有問題集中到了談判桌上。
鑒于三家施工企業具有談判文件相同、合謀惡意串通、抬高價格等行為,且最終報價突破了采購項目的資金預算,超過了采購人的實際支付能力,根據《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該項目談判小組慎重地綜合評議之后告知該風景管理處。該風景管理處當場宣布本次競爭性談判失敗。
競爭性談判案例2
安局為落實奧運期間緊急安保任務,急需采購一批安保巡邏用車。在未取得市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情況下,采用了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采購,分別向A、B、C、D四家車倆供應商發出競爭性談判文件。在文件中規定,包括談判文件上的報價在內的兩輪報價為最終報價。采購人組建了五人談判小組,其中采購人代表一人,采購代理機構代表一人,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建的評標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三名。成員情況為:
采購人代表:成本會計,有注冊會計師資格;
采購代理機構代表:工民建專業,有高級工程師資格;
抽取專家1:電梯工程專業,工程師;
抽取專家2:汽車制造專業,高級工程師;
抽取專家3:工程機械專業,工程師。
在進行競爭性談判當日,由公安局領導組成的.談判小組與各供應商進行了談判。第二輪封閉報價結束后,該項目的負責人口頭通知各供應商因為價格均超過采購預算,所以要進行第三次報價。各供應商都表示同意,并進行了第三次報價,最終B因價格方面略占優勢,成為排在第一的預中標人。
【競爭性談判案例】相關文章:
談判的案例05-08
談判的案例(優)08-02
經典談判案例10-26
簡短談判案例05-03
談判與推銷案例03-07
談判的案例(精選12篇)10-31
溝通談判案例10-20
采購與供應談判案例06-14
談判的案例【集錦13篇】08-03
與美國人談判的案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