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說課稿模板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對人物的動態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本節課旨在通過給同樣動態的人物添加不同的環境,產生截然不同的畫面內容及視覺效果,從而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了解繪畫中人物和環境的關系,掌握利用環境襯托人物已達到更加完整的畫面效果的繪畫方法。提高學生的畫面掌握能力,為以后的相關學習活動打下基礎。
二、 說教學目標。
本著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我設立三維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繪畫作品中人物與環境的關系,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特點。
2、 技能目標:能夠根據任務的動態變化想象活動內容,添加適當的背景。提高學生美術的表現力。進而發展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和表現生活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對想象力,加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對新課程理念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理解,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條件下我設定了一下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并掌握表現人物動態變化的基本特征,通過給同樣動態的人物添加不同的還擊,訓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豐富的想象力。
難點:根據相同的人物動態,設定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情節,并添加適當的環境,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四、 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我在研究教材,了解學生后,結合新課程理念,設定了一下教學方法:講授法,
提問法和發現法。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學,一切教法和學法的確立都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最終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 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首先(出示)(播放-----嬰兒)一般思維下,學生會認為嬰兒的周圍應該有媽媽爸爸等,后來展示卻用了一片荒地讓學生認識到環境與人物之間密切的聯系,進而揭示主題——《人物與環境》
在這一環節中,多媒體可以更直觀,更便捷,讓學生一目了然。選擇嬰兒作為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在過程中使用了能激發興趣的猜謎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了訓練,為學生提供展示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幫助他們開闊思路,豐富想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結果學生深切體會到相同主體不同背景的畫面,背景對主體的說明關系。學生興趣濃厚,寓教于樂。
(二):講授新課
1. 認識主體與背景的關系:繼續播放,出示人物,我用激將法再讓他們猜,并讓學生模仿,學生的思路大開,結果也是五花八門。通過以上對畫面的逐步認識學生已經懂得,背景并不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而是對主題的表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環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欣賞比較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加透徹。
2. 動作相同,位置不同,聯想到的畫面內容不同
展示書上所提供的.一對人物的圖片,是他們的位置發生變化,引導學生聯想這是我們可以通過背景的變化得到怎樣不同的畫面效果。留給學生思考時間然后提問。提問后結合書上給出的范例進行講解。
在本環節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即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未來服務,以學生的一生的發展為落腳點。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3.同樣姿勢的人物通過旋轉得到的不同效果。
展示出一個跳躍的小人的圖片,讓學生思考,這個小人在干什么?在之前的基礎上學生會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這是我用將這個任務旋轉不同的角度,再提問“現在你們再思考一下這個小人在干什么?”答案便會變得更加五花八門。欣賞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得出,同一個姿勢旋轉一下角度,添加適當的環境,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一環節中,運用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積極思考,是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自由創作教師輔導
在學生創作前,給出作業要求。讓學生有創作的大方向。
在學生的創作時,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并走下講臺,個別輔導。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
(四):作業展示、評價
作品完成后,進行評價。在此環節中,對學生的優點及時肯定,可以維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其他的學生做適當的補充。鼓勵具有創意的學生作品則是為了給學生樹立榜樣,提供發展方向。
六、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識規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點,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的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小學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3A Mdule 2 Unit 3 Failies第一課時.
根據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改革的精神,本套教材從視聽說入手,注重培養聽說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本單元是圍繞“家庭”這個主題展開的,以描述和介紹為活動的主線,引導學生介紹家庭成員,感受家庭溫暖.需要學生具備一定家庭稱謂的詞匯,一定描述性的形容詞.
本單元分為六個課時,現在我就介紹一下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①鞏固學習有關家庭稱謂的單詞:father,ther…
②能用Wh’s he/she?詢問人物的身份,并能用She’s/He’s….正確回答人物的身份.
③通過學生介紹家庭成員的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有關職業,高矮胖瘦等描述性的形容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④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合作的樂趣,并通過介紹體會家庭的自豪感.
為落實以下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①日常口語交際.
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讓學生融入英語學習氛圍中,慢慢走進英語課堂,并利用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展示如何自我介紹,如何認識新朋友,并引入家庭這個主題.
②歌曲<>
交際活動后進行一小段歌曲的環節,使得課堂氣氛活躍,為學生后面的大膽說做好鋪墊.
二.新授:
①介紹Super b.
老師和電腦之間進行對話,通過這個形式,把這節課的新授內容做了一個展示,同時通過這個環節練習了學生聽的能力,并為后面學習這些句型和單詞埋下伏筆.
②練習新單詞及句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模仿每個單詞的讀音,并采用升降調培養學生的語調.讓小組里開火車讀一讀,個別練習,老師糾錯,幫助學生學的更加扎實.生與生之間互相傳遞圖片練習句型更加真實有效.
③出示Super b 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力介紹Super b的情況.這是為后面的小組活動做個范例,鼓勵學生帶上動作表演出來.
④個個小組根據老師提供的不同圖片介紹Super fail中的成員,小組合作完成介紹,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得到展示.
三.擴展訓練:
①出示一張學生的全家福照片.請這位學生起來介紹一下她/他的家庭成員.老師引導其他學生提出問題,可以問問家庭成員中喜歡的顏色或食物,年齡,職業等等……,起到示范作用,引導其他學生在接下來的小組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說得更加好.
②欣賞學生拍攝的DV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練習學生聽和理解能力.
③小組活動:學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小組里說一說,并小組里選用不同的表演形式上來展示.
學生通過整堂課的說與聽的訓練,基本完成了教學要求與目標,最后老師設計了讓學生課后向自己的朋友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并制作一份家庭圖譜,使得學生在課后能夠繼續把所學運用起來,并且做到既有動手的作業又有動嘴的作業,讓學生的課后學習也變得有趣味性了.
小學說課稿 篇3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究竟讓孩子學點什么?這是我一直在追問自己的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是我有幸聽到全國特級教師吳琳的課,在那次聽課中,我這個一直困擾我多年的問題被吳老師那入情入境地講解解開了。語文課堂,除了對基礎知識的講授外,還應挖掘文本背后的東西,把它變成通俗淺顯的語言在回歸到文本。也就是說“走入文本,領悟內容;走出文本,感悟生活。”根據這一想法,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
教材分析:
本文寫的是媽媽讓我帶著她的希望開始一步一步地學會飛翔,走好我的人生之路的事。【(如不考慮板塊主題媽媽的希望,我覺得從行文的每個角度看都是以主人公“我”開始的,結尾也落到“我”的理解上。)也可以概括為:寫的是 “我”一點一點地飛行著,一步一步地實現著媽媽的希望,終于飛出大山,成為了一顆會飛的蒲公英的事。】但是由于第二板塊的主題是“希望”。我確立了“1、 抓住媽媽的希望,女兒的成長著兩條線理解內容。”的.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
由于這節課的位置靠前,我想學生都已經學過了,再加上付老師示范課上的講解,學生的課文內容的掌握已經不是問題。那在我的課堂再交給學生點什么呢?如果再一味地分析課文,學生肯定不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感興趣的東西有誰會全身心投入呢?因此我大膽的把我平時的教育理念溶入這節課,讓孩子在讀書中學到以外的東西。用我的話說“就是讀別人的書,想自己的事。”在與文本對話中走入文本,在與文本交流中再走出文本,讀出自己的味道。因此我確立了“2、 走入文本,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走出文本體會中蘊含的“自己的味道”。
課標分析: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因此我確立了自己的第三個教學目標“3、 在讀與悟中感受到作者母親的殷切希望同在我們媽媽的心中,應該理解媽媽對兒女的希望,在生活學習中積極進取。”
設計流程:
根據上面的剖析,我設計這樣一節以感悟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品讀、想讀為輔的教學流程。
在上課伊始我就問孩子們這樣的問題:在家里誰對你學習最關心?自己將來長大想做什么?表面上看這是漫不經心的一問,實際我是想把孩子帶進對自己親人希望之中,為下文的講解做情感的鋪墊。然后由學情地詢問順情而導,引出媽媽的話。然后提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新課的講授中我根據學段的教學目標,分別采用“瀏覽、默讀、悟讀、引讀……”的方法加深學生的的理解。然后我又用層層追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文字背后的東西,讓學生在讀書中感受自己的樂趣。激發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人文熏陶的效果,潤物無聲。讓學生在一讀一品中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從而學著理解自己母親的良苦,積極進取。明確自己的理想,堅定自己的信念。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在此,我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于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著學生美麗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著成功的喜悅,追求著創新的價值,走向創新的人生。此時的閱讀,成了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成了心靈的對話。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力量來自于動力,借此機會激活學生的潛在的意識,為他們理想的種子澆灌、施肥,為理想插上的翅膀,使其展翅翱翔!這是教書育人,潤物細無聲。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學會寫作,因此我在結束時,用一首小詩回顧全文。這里沒有買弄的意思,而是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為下節課本文的寫作特點分析、寫作手法的運用的講解進行預熱。
【小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說課稿模板 小學英語說課稿優秀11-19
小學音樂說課稿11-17
小學《跳繩》說課稿06-27
小學《足球》說課稿06-06
小學安全說課稿07-12
小學音樂說課稿08-26
小學體育說課稿06-17
小學《趙州橋》說課稿06-01
小學說課稿08-24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