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數學》第九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一課——《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為大家說課。
這一課時的內容是讓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等概念,并且能判斷哪些平面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找出它們的對稱軸。這是我對教材的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徒刑,了解對稱軸,培養學生探究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采用小組合作、動手驗證等學習方法,使學生經歷認知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想象力。)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教學難點為能辨別哪些平面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對稱軸。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確定本課在多媒體環境下進行教學。下面我重點說說本課的教學流程及媒體應用效果。
在引入環節,學生憑空想象,難以很快感知對稱的特征,進入到學習狀態。所以伴隨優美的音樂,一幅幅大自然中的漂亮圖片展示在學生眼前。觀察后,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這些事物的共同特點是對稱”。隨后借助楓葉、蝴蝶平面圖的動態演示,學生初步感知了對稱的內涵 ——左右兩側完全重合。在語文課上經常看到老師進行思想教育,數學課上這種情感目標往往被忽略。因此,借助課件出示由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具有對稱美的事物的圖片,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和沖擊,進而觸動學生的內心。在看到這組圖片時,學生的自豪感溢于言表,愛國情激蕩心胸。在學生情緒高昂之際,教師一句“讓我們也來創造一些美麗的對稱圖形吧!”將大家帶到下一個教學環節中。
新授環節,考慮到抽象的概念教學,枯燥無趣,學生很難深入理解。我就把美術課中的手工剪紙和多媒體課件演示結合起來,突出概念的本質特征,化抽象為具體,縮短了認知過程。活動前,我們先交流創作對稱圖形的方法,然后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各有創意地剪出了不同的圖案。就在剪紙“玩” 和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認識了對稱軸,并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引導學生以學生小組合作、動手驗證、辨別爭論等學習方法突破難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學過的平面圖形名稱,讓學生在頭腦想象每種圖形的形狀、特征等,大膽猜測哪些屬于軸對稱圖形。此環節設計意圖在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猜測只有通過理論的推理或實驗的證明才能加以證實其正確性。隨后,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利用學具驗證猜測。交流時,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學生對屬于軸對稱的那些圖形在頭腦中劃分出清晰的范圍。在學生探究這些平面圖形的對稱軸數目時,利用課件演示這些平面圖形的對稱軸數目,避免了實物對折不清晰的弊端,使學生一目了然地觀察到每種平面圖形的對稱軸數目,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了其工具性。
練習環節中,常規教學存在練習形式單一、訓練容量不大、難以把握交流時間等弊端。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習題,增加訓練密度,減少無效時間。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各個國家的國旗、交通標志,再次讓學生感受到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然后,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讓學生猜只出示一半的國內外著名的標志,。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學生意猶未盡之時,課件出示漢字、英文字母,讓學生繼續尋找軸對稱圖形。這個過程中,師生共同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共同感受由對稱字母組成的單詞“MATH”(數學)帶給我們的神奇,做到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
在提高環節中,我讓學生在由4個小正方形組成的L形圖中添上一個小正方形組成一個軸對稱圖形,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能力。黑格爾曾說過“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一切事物倘能與美相接便立即會煥發出動人的光彩,引得主體躍躍欲試,產生追求的強烈愿望,這正是美的神奇力量之所在。因此在結尾環節,我利用視頻,學生欣賞舞蹈《千手觀音》。在形象直觀的影像面前,學生感悟對稱的美及不對稱的美,體會正是有了對稱的美和不對稱的美,這個世界才變得完美。至此,學生的認識得到提高、升華!
以下是我的教學反思,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2-08
《軸對稱圖形》 說課稿04-07
軸對稱圖形的說課稿04-11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4-25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8-20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4-25
《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6-22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范文04-13
認識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