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第一課時說課稿范文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的內容。
1、 說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過找規律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探索規律的能力。
2、 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讓學生探索簡單圖形覆蓋現象的規律,能根據把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解決相應簡單實際問題。通過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體會有序列舉和列表思考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培養發現和概括規律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3、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的規律,能根據把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和列表思考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培養發現和概括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努力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發現板塊移動的規律
教學難點:靈活的應用板塊移動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4、說教法學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理念:從生活情景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便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合作。分享思維成果,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探索生活問題中,在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中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創設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樣的'學習素材,化解教學難點。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情境問題一操作探索一發現總結一應用提高”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5、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課伊始,電腦先出示購物街中“妙手推推推”的視頻,讓學生觀察它的游戲方法。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再現與學生緊密相連的生活場景,便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知規律的特征。
(二)、初步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感知規律
1、學生參與“妙手推推推”的游戲
(1) 出示數字:1857463920,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數字?
(2)猜第一件商品的價格
首先出示的第一件商品,它的價格是兩位數,在這行數字中間,讓學生猜它的價格,教師追問:它的價格一共有幾種可能呢?然后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學具或者自己的其他方法交流一共可能出現的價格,并得出每次框了10個數中的2個數,通過平移8次,一共得到了9種不同的價格。最后電腦出示這個商品是一只小熊并給出它的正確價格。這樣設計學生參與度高,易于融于探索規律的過程中。
(三)、再次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發現規律
(1)猜第二件商品
出示第二件商品,它的價格是三位數,也在這行數字中間,你認為共有幾種可能的價格?學生操作并交流得出每次框三個數,通過平移7次,一共得到了8個不同的價格。接下來揭示這件商品,這是一款電子詞典,給出它的正確價格。在這兒情境的創設真正貫穿并服務于學生的學習過程。
(2)如果商品的價格是4位數或者5位數,分別需要平移幾次?得到幾種不用的價格呢?學生快速回答,然后操作驗證猜想的正確性。
(3)探索規律:讓剛才手舉的快的同學說說他們的什么秘訣,小組交流概括行里四個量之間的關系得到內在的規律。在這兒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索、討論來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參與意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學習有關知識,使他們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發展思維。
(四)、應用規律,升華認識
結合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天文臺參觀券和雙胞胎做座位的問題。盡管只有兩個練習設計,但我遵循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原則,呈現螺旋式上升,既面向了全體學生,又激勵了優生,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體現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數學新理念。
(五)、課堂小結,主題延伸
學生小結這節課我們探索了什么規律?有哪些收獲?并要求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發掘生活中有規律性的事物及現象,找出規律并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使得本節課的教學主題得以延伸。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在現實的、有趣的情境中探索數學問題,同時又充分利用電腦這一有利資源,讓學生認識規律、創造規律,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應用數學的樂趣。
【《找規律》第一課時說課稿】相關文章:
《找規律》第一課時說課稿06-23
《找規律》第一課時的說課稿08-02
《找規律》說課稿06-13
找規律說課稿06-01
《找規律》的說課稿05-13
《找規律》說課稿09-23
找規律說課稿02-22
《找規律》說課稿06-27
找規律說課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