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下冊《數字與信息》說課稿
聽了王建峰老師《數字與信息》,一課。我發現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提前知曉,提前參與。因為要在第二天的課上向小組內成員或者老師匯報自己收集的信息,所以,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欲望,并且這種客觀也“逼迫”他們必須帶著思考去預習。這樣的提前介入,使學生讓思考的時間得以延伸,空間得以拓展,在課堂上交流的話題變多、思維的碰撞變多,發言時切入主題的.能力增強。
2.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即是“質疑”的外在表現。王老師在課上要求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身份證號碼得是18 位?”“怎樣通過數字信息辨別身份?”。。。。。。盡管有些是有意義提問、有些是無意義提問,有些問題挖的深、有些淺,但相信,長期下來,學生的質疑意識必會增強,質疑能力必會得到提高,質疑習慣必會漸漸形成。一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3.年齡所致,學生預習達到的知識理解度,大部分還是停留在“鸚鵡學舌、表面模仿”層面。所以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王老師通過一組有梯度的問題作為交流的話題,通過這個環節,對知識進行梳理,會彌補學生腦海中原有的知識斷層,接續學生的思維脈絡,使之條理的重塑在學生腦海,并且讓數字背后的數學意義認識更加深刻。
4.了解了數字背后的信息,就是為了應用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于是,王老師給學生帶來了一系列合適的問題情境:幫飯店編房號、破案等。這個環節即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也是對所學知識的再反思和鞏固。 總的來說,這節課很好地對“生活性”和“數學性”進行了融合。學生學得有趣又學得深入!
【五年級數學下冊《數字與信息》說課稿】相關文章:
五年數學下冊《數字與信息》說課稿04-14
五年級下冊《數字與信息》說課稿06-28
五年級數學《數字與信息》說課稿范文01-17
中班數學:找數字的說課稿07-10
五年級數學《數字與信息》評課稿09-28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說課稿06-25
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10-12
幼兒中班數學《找數字》說課稿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