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生產實習報告(精選6篇)
艱苦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這次實習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實習報告吧。在寫實習報告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養殖生產實習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 篇1
通過實習,使學生既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驗方法,又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與生產技能,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并初步建立水產養殖業的總體概念。根據水產養殖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要求,東北農業大學動方案的基本精神,《高等農林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 物科學技術學院水產養殖系99~01級學生(每年)進行為期28周(4月12日至10月10日)生產(14周)和畢業(14周)相結合的實習,取得了可喜效果。
一、生產實習基本思路
根據高等教育應培養具有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復合型專門人才的綜合素質教育總目標的基本精神,結合東北農業大學“面向黑龍江省經濟建設主戰場培養人才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全面培養、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的原則,全方位、多層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通過構建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切實加強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的總體規劃,將生產和畢業實習作為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堅持教學實習與養殖生產生態環境相結合,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水產養殖生產經營方式及其設施,以水產養殖技術、土著特產魚類資源評估與利用為主要內容和結合點,堅持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多門主要專業課緊密聯合與協作,經過周密策劃與科學組合進行生產與畢業實習。通過實習,使學生既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驗方法,又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與生產技能,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并初步建立水產養殖業的總體概念。
二、實習方式與方法
實習學生(5~12名)分為8~13組,每1~3組1名實習指導教師。實習前指導教師結合實習單位所從事研究或生產任務,給實習學生進行3~7天專業知識、生產技能或試驗方法進行講授與培訓。在實習過程中,每一個試驗或生產環節由指導教師或特聘實習指導教師(技術職稱為副高職以上)進行講解和培訓,并針對上一個環節進行技術總結 實習內容盡可能由實習學生親自操作,對當地漁業資源情況進行調查,并寫出評估與利用的報告。實習結束時,撰寫實習報告;實習單位結合實習期間學生綜合表現和所掌握知識與技能情況,給出學生生產或畢業實習業績。
三、實習課程范圍、水域和參觀內容
生產實習的課程包括:魚類增養殖學、甲殼動物增養殖學、 冷水魚養殖、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水產動物疾病學和水產餌料生物學等6門專業課。參加生產實習的指導教師8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講師2名),其中魚類增養殖學1名、甲殼動物增養殖學1名、冷水魚養殖1名、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2名、水產動物疾病學2名和水產餌料生物學1名。
實習地點:東北農業大學科技園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松浦試驗站和冷水魚試驗基地(牡丹江寧安市)、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黑龍江省鱘鰉魚試驗站(鶴崗市蘿北縣)、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產分院、哈爾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齊齊哈爾市金三角漁業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房山冷水魚試驗基地、哈爾濱市魚苗繁殖場、佳木斯市農墾佳南養殖場等12處長期實習地點,其中東北農業大學科技園區、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產分院和齊齊哈爾市金三角漁業公司為“掛牌”長期合作實習、試驗、試訓、教學基地。
四、教學目標及其要求
教學目標:復習和鞏固所學的魚類增養殖學、甲殼動物增養殖學、冷水魚養殖、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水產動物疾病學和水產餌料生物學等6門專業課的基本內容和實驗方法;學習養殖水域漁業資源調查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養殖水域漁業資源調查方法與漁業合理利用的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初步建立水產養殖業的總體概念。
教學要求:魚類增養殖學、甲殼動物增養殖學、冷水魚養殖、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水產動物疾病學和水產餌料生物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生產技能;初步具有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綜合分析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熟悉養殖生產的主要環節和基本設施。在研究制定水產養殖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的基礎上,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水產養殖系先后多次召集有關人員進行研討,并撰寫生產和畢業實習大綱與實習指導書印發給學生,同時相應作好各種物質準備和實習地點、參觀地點選定工作。實習前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印發實習工作計劃并召開全體師生動員大會,實習過程中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水產養殖系定期召開指導教師總結會,研究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與難題,這是作好生產和畢業實習工作的基礎條件。
五、結語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招生數量大幅度增加和單門課進行教學實習存在的弊端等實際問題,教師們以深刻地認識到水產養殖專業(本科)“教學實習的目的是復習與鞏固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方法”的舊觀念已不適應教學和教育發展的要求,必須將單門課獨立實習改為多門課聯合進行綜合教學實習(即生產和畢業實習),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生產技能。轉變教育觀念、增強改革意識是生產和畢業實習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 篇2
為了了解水產生產一線情況和海南紅樹林生態環境,我們水產養殖全體同學在趙老師帶領下到三亞水產養殖基地進行學習參觀,水產養殖專業實習報告。
我們到過的參觀地點有:
(1)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2)沿途參觀了馮家灣蝦苗基地。
(3)螺旋藻養殖基地;
(4)南海水產研究所海潤珍珠養殖場;
一、首先到達參觀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位于海口東南方向瓊山境內,紅樹林在這里的海灘上綿延50公里,面積達3337.6公頃,海南的紅樹林以瓊山、文昌為最,其中瓊山市的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是游人去得最多的景區之一。面積4000多公頃,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是中國七個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保護區之一。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樹種屬于紅樹科,生態學上通稱為紅樹林,是能生長于海水中的綠色植物。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里的紅樹林生態環境極好,適合各種生物繁殖生活,水中有多種生物,包括各種魚類諸如血蚶、蠔、對蝦、青蟹、血鱔,各種蛇類等。生物資源及其豐富。據介紹,這里的紅樹林生長良好,漲潮時分,茂密的紅樹林樹干被潮水淹沒,只露出翠綠的樹冠。我們到時,正處于漲潮前期,能看到水已經淹沒樹根,只有氣生根還露出水面。有經常性腿潮漲潮,有利于生物生長發繁殖,因此這里生物物種繁多。
二、參觀紅樹林后,汽車開到馮家灣,沿途參觀蝦苗基地。
這里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蝦苗培育基地。這里實際形成了馮家灣——椰林灣地區對蝦種苗產業帶擁有種苗廠家400多家,蝦苗總數占全省80%左右,成了遠近聞名的“蝦苗谷”。但是,從沿途參觀來看,這里的基地雖然總體規模大,但都是小規模個體養殖較多,技術力量也很薄弱,競爭力不會太大。需要引進大量技術人員提高育苗技術和技術創新才是出路。
三、到達三亞后休息一晚上,晚上我到三亞海灘看看,這里的海水比海口的海水干凈多了,說明三亞市的生態環境確實很好。
次日上午(五月十七日)到螺旋藻基地參觀。我們主要參觀了螺旋藻的室外水池培養:
看到的轉動的是為了防止螺旋藻沉積在池底,加快流速。
下面是螺旋藻培養完成后進行過濾獲得螺旋藻液,此時獲得濃度極高的螺旋藻,再加工后可以生產了。螺旋藻目前在海南大規模養殖的只有一家,原因是不好養,同時市場需求不是很大,沒有穩固的銷路。
四、緊接著我們到南海珍珠研究所參觀珍珠養殖,這里有專門解說為我們講解:
這是我們看到的幾個珍珠貝:
珍珠貝在海里稱貝,在淡水中叫蚌,海水珍珠的價格一般你淡水高,他們的區別在于: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區別
珍珠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幾千年期就已經開始使用珍珠作為貴族和皇家權威的象征。明代有人把用鉛塊做好的佛像放入蚌殼中,形成佛像珍珠。現在的幾個超級珍珠都分別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知名收藏家手中,價值上千萬美元。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水產養殖或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實習,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已學的知識,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知識面,提高工作適應能力,促使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畢業后更好地適應當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與實習點的領導、技術人員、工人、群眾的接觸,學會社交和開展群眾工作,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奠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習內容
仙桃胡場魚類繁育場擁有二十余年的繁殖經驗,養殖繁育魚類包括四大家魚、鯉鯽鳊等常規魚類以及斑點叉尾鮰、鱖魚、黃顙魚等名貴魚類。多年的實踐經驗給我們學習搭建了一個 很好的平臺。實習期間,我們主要學習內容包括:親魚的培育、催產整個過程以及魚苗的培育和成魚的養殖,學習魚病的診斷及防治,借鑒繁育場的經營理念和銷售方法等。
該繁育場共有19個親魚養殖和魚苗培育池塘。9個約6畝的大池塘,其中有兩個相連的池塘作為孵化用水的蓄水池,其他大池主要養殖四大家魚親魚。中號池塘(2畝)主要養殖鯉鯽鳊親魚,還有5個小池塘(0.8畝)主要養殖鯽魚和鳊魚。同一池塘可以進行親魚的混養,一般大池塘養殖親魚的量以三次產完為準,每次催產白鰱25-35組加草魚20-30組,每個大池約養殖白鰱160尾、草魚120尾,雄魚略多余雌魚,每個池塘再套養花鰱3-5組,青魚1-2組。每次拉網選魚時,如果拉到青魚,雌魚注射2ml白鰱或草魚催產劑后并到中間4號池,不馬上進行催產,因為青魚性腺發育得晚,水溫穩定在25℃以后才能進行人工催產。在大池進行拉網時,第一次拉網用密眼網(網目長約2mm),第二、第三次拉網時用稀眼網(網目長約1cm),因為第一次拉網時親魚數量多,拉網密集一起親魚堆積在一起,活動范圍小應激反應強烈,如果有稀眼網會讓你容易造成親魚鱗片脫落刮傷。拉起親魚以后,馬上稱重,雌魚依重量注射第一針催產劑。草鰱鳙青的催產配方見下。
草魚:
第一針:lrh-a2 5ug/kg
配水 0.3ml/kg
注時:9:00-11:00(依拉網時間而定)
第二針:lrh-a2 20-22ug/kg
dom 1mg/kg
配水0.3ml/kg
注時:16:30-17:30(依水溫和第一針注射時間而定)
針距:7-8h
白鰱:
第一針:a混合物(白鰱催產專用類似物混合物) 100單位/kg
配水 0.5ml/kg
注時:9:00-11:00
第二針:a混合物 20ug/kg
dom 1mg/kg
配水 0.5ml/kg
注時:16:30-17:30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 篇4
前言:4月30日下午,我院召開09級水產養殖技術專業五月實習動員大會,施振寧老師和09級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全體學生等參加大會。
會上,施振寧老師著重闡述了本次專業實習的意義、目的、任務,強調實習期間的紀律和注意事項,希望同學們珍惜實習機會,踏實學習,吃苦耐勞。接著,又分別就實習主要內容、具體安排、實習報告撰寫等作了具體部署,強調實習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等。
本次實習動員大會為實習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讓同學們對專業實習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這次機會,在實習過程中虛心學習,把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去,展現海院學子的良好精神風貌。
一、實習目的:
根據學院對09級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實習要求,我在學院的實踐基地進行了為期2周的實習。實習的目的是:接觸實際,增強勞動觀點和責任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鞏固所學理論,獲取本專業的實際知識,培養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具體要求如下:
理論聯系實際,學會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去參與到具體的實習中。
培養艱苦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形成熱愛專業、熱愛勞動的良好品德。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1日到5月12日
三、實習地點:
浙江海洋學院蕭山科技學院實踐基地
四、實習過程與體會:
5月1日,我開始了我的水產養殖實習的過程。
實習期間,我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先后學會了水產養殖中必需的基本技能,包括給魚苗潑豆漿、如何攪水、如何控制水位、如何給魚苗打包等。這過程中出現了好多個難題,比如:本來自以為給魚苗潑豆漿是相當的簡單,卻沒發現我原來有這么多基本的技能不會操作。看著同學熟練的撒潑,真是很羨慕,而我只能從一點一點潑起。還時不時的灑到池塘邊或者迎風潑到周圍同學身上、臉上。對于攪水,剛開始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么要去定時地去攪動,直到后來慢慢才了解,原來定時地去攪動魚卵孵化池壁,是為了避免魚卵結塊而缺氧死亡,同時使得黏在池壁的魚卵能夠散開以獲得充足的溶氧。說到給魚苗打包,那又是不得不提的'一項了,原以為就是簡單的打個結就是了,可是看著指導老師用嫻熟的技術,認真的態度來給魚苗打包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個操作也是非常值得學習和掌握的。
這次實習,除了讓我對水產養殖專業的基本信息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進行基本操作外,我覺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獲也是挺大的。作為一名一直生活在單純的大學校園的我,這次的實習無疑成為了我踏入社會前的一個平臺,為我今后踏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通過這次的實習,首先,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對一個多學期以來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
其次,我覺得在實習中任何人都必須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適應不斷進步著的社會。
最后,我虛心學習經驗,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多思考,多總結,多請教,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實習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周,但是我感覺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當我在實際操作上遇到什么不懂的問題請教他們時,他們都會悉心幫我演練解答,使我大大提高了對水產養殖的熟悉程度,這對我的實習經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體會到,如果將我們在大學里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實踐結合在一起,使一個專科生具備較強的處理實務的能力與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才是我們實習的真正目的。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水族科學與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性專業。這次水產實習主要以四大家魚的人工育苗為主。通過教學實習,使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已學的理論知識,培養獨立工作和處理生產中有關問題能力。同時通過這次實習也能夠拓寬我們的知識面,提高工作適應能力,學會社交和和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為將來我們的就業、深造等做好準備,展現我院學子的良好精神風貌。
二、實習時間
20xx年4月28日到20xx年5月22日
三、實習地點
湖北荊州大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泥港湖基地
四、實習單位
大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五、實習安排
1.熟悉和了解漁場規模、經營管理、人員組成、經濟效益等。
2.熟悉并掌握各種孵化設備的使用、管理和操作技術。
3.熟悉和了解親魚的飼養,管理方法。
4.熟悉并掌握實習點繁殖魚類的雌雄鑒別,人工繁殖的雌雄配比及對環境的要求。
5.學會并掌握四大家魚及鳊魚的人工繁殖技術:
1).了解各種人工催產和藥物種類及使用效果;
2).了解人工催產的藥物使用情況,注射方法和注射時間;
3).掌握各種魚類的自然受精與人工受精方法;
4).掌握魚卵的管理、孵化、魚苗飼養的方法;
5).掌握育苗的銷售、運輸環節。
六、實習內容
(一)黃顙魚的飼養
黃顙魚,俗稱昂刺魚(嘎魚、黃臘丁),屬鯰形目,魚嘗科,黃顙魚屬,該屬5種中個體最大的種類是瓦氏黃顙魚。主要分布于長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是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淡水水體中分布較廣的小型經濟魚類。通常個體在0.25公斤。
1.池塘選擇與清整消毒
選擇水質良好、水源充足的池塘,水深要求在1.2-1.5米,面積根據養殖規模確定,通常2-10畝均可,本次實習面積為10畝。 對于池底淤泥過多的池塘,必須清除部分底泥,池泥雖有供肥、保肥和調節水質的作用,但過多則耗氧、并易滋生有害病菌;清除過多底泥后,不要立即進水,而應在陽光下曝曬數日后再進行消毒。
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50-75公斤/畝化漿全池潑灑,以殺滅病原和野雜魚等,此次實習單位多用黃粉,效果更佳。
2.魚種放養與品種搭配
(1)苗種質量:所放苗種要求品質純正,無病無傷、體表光滑、活動敏捷、健壯有力。
(2)魚種規格:投放15-25克/尾的健康黃顙魚魚種;同池的魚種規格要求一致,盡量避免大小混放。
(3)放養密度:苗種投放前用2-3%的食鹽水進行浸泡消毒,魚種的放養密度根據池塘條件、苗種來源、苗種規格、放養時間、餌料供應、養殖者技術水平及上市規格要求而定。通常條件下為4000-6000尾/畝。
(4)苗種運輸及浸泡消毒:運輸,黃顙魚體表無鱗,皮膚嬌嫩、胸鰭和背鰭上有鋸齒狀硬刺,用常規的充氧運輸時易發生因硬刺刺破尼龍袋或氧氣包漏氣而導致大量死亡,此外,在運輸過程中,由于運具內水體搖晃震蕩,黃顙魚因極度緊張而將各硬刺豎起,互相劃破皮膚或刺穿表皮, 即使進行消毒,也因感染嚴重及水溫較低而患上水霉或潰爛,引發大量死亡,成活率極低,為解決這一現象,提高成活率,建議:在起運前將捕到的黃顙魚苗種在網箱內暫養1-1.5小時,使之吐盡口中、鰓中的污物,將浸泡水的海綿或稻草或絲草鋪于有孔的塑料薄膜上,厚為5厘米,以保持其溫度及濕度,再將黃顙魚苗種平鋪在海綿或稻草上,厚度及多少以不相互擠壓為宜,最后封箱裝運。此法運輸效果甚佳。實習漁場中選用自產魚苗,運輸方便,在這方面要求不高。
3、飼料配制
黃顙魚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食“活、腥、軟”的飼料,可將小魚、小蝦、螺蚌肉、畜禽加工廠下腳料等動物性餌料絞碎后,用土面粉(次粉)作粘合劑,充分攪勻成團狀后,放在餌料臺上投喂,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投飼要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日投喂量占魚體重的2%—8%,并按水溫、天氣及魚的攝食情況而靈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9—10時和下午4—6時各投喂一次。
4、日常管理
黃顙魚屬底層魚,喜高溶氧,清新水質,注意水質調節能促進其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5—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質過肥,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半夜,池水溶氧較低,有時會缺氧,此時會發現不斷有黃顙魚跳離水面,應馬上采取措施,注入新水,開動增氧機,增加水中含氧量,調節水質,使魚不再浮頭。平時要勤巡池塘、勤觀察生長情況、勤撈雜草污物、勤做記錄。
5、經濟價值
一畝可產黃顙魚1000~2000斤,以每斤15元記,扣除各種開支后,每畝收入可達5000~10000元。
(二)四大家魚的繁殖
四大家魚:四大家魚都屬于鯉形目,鯉科。由于這四類魚生長迅速,抗病力強的共同特點,適于作為大眾食用魚。“四大家魚”指草魚、青魚、鰱魚、鳙魚。目前,魚的養殖新品種雖然日漸增加,但“四大家魚”仍是養殖的主要品種。剛孵出的仔魚,一般叫魚苗、魚花、水花等。待長至3.3厘米長以后,就叫做魚種了。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 篇6
前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即將畢業的水產養殖學專業在校生而言,為了能更好的適應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后能夠盡快的融入到社會,同時能夠為自己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畢業實習是必不可少的階段。畢業實習能夠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水產養殖學專業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使我認識到將所學的知識具體應用到工作中去,為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在實習期間盡快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方式,適應社會,才能被這個社會所接納,進而生存發展。
剛進入實習單位的時候我有些擔心,在大學學習水產養殖學專業知識與實習崗位所需的知識有些脫節,但在經歷了幾天的適應過程之后,我慢慢調整觀念,正確認識了實習單位和個人的崗位以及發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們立足于現實,改變和調整看問題的角度,銳意進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斷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機遇就會紛至沓來,促使我們成為水產養殖學專業公認的人才。我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水產養殖學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因此,我作為一名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學生,有幸參加了為期近三個月的畢業實習。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
經過了大學四年水產養殖學專業的理論進修,使我們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基礎知識有了根本掌握。我們即將離開大學校園,作為大學畢業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專業發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個任務。本次實習的目的及任務要求:
1.1實習目的
①為了將自己所學水產養殖學專業知識運用在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鞏固自己的理論知識,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反過來檢驗書本上理論的正確性,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通過水產養殖學的專業實習,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提高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并且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實習,更廣泛的直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要,加深對社會
的認識,增強自身對社會的適應性,將自己融合到社會中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縮短我們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工作人員之間的觀念與業務距離。為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③通過實習,了解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工作流程,從而確立自己在最擅長的工作崗位。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起到關鍵的指導作用。通過實習過程,獲得更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擴寬知識面,增加社會閱歷。接觸更多的人,在實踐中鍛煉膽量,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養更好的職業道德,樹立好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1.2實習任務要求
①在水產養殖學崗位實習期間,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畢業實習專業指導老師的安排,做好實習筆記,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善于發現問題
②在實習過程,有嚴格的時間觀念,不遲到不早退,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積極主動完成實習單位分配的任務,與單位同事和諧相處;
③每天都認真總結當天的實習工作所遇到的問題和收獲體會,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學校畢業實習要求及時撰寫畢業實習日記。
二、實習單位及崗位簡介
2.1實習單位簡介
浙江XXXX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一家專注于XX產品和XXX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的高科技企業,總部及研發基地設立于xxxx科技創業園,并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公司技術和研發實力雄厚,是國家863項目的參與者,并被政府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浙江XXXX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才為本、誠信立業的經營原則,薈萃業界精英,將國外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方法及企業經驗與國內企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產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競爭力,實現企業快速、穩定地發展。
公司人才結構合理,擁有多名博士作為主要的技術骨干,具有碩士、學士高中級技術職稱的員工達800多人。為了開發出真正適合企業需求的XXXX產品,企業特聘請水產養殖學專業專家(中科院院士)作為咨詢顧問,緊密跟蹤水產養殖學行業發展特點,不斷優化。
2.2實習崗位簡介(概況)
A. 參與水產養殖學崗位的日常工作,參與組織制定單位水產養殖學崗位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包括年度經費使用計劃,儀器設備申購計劃等),并協助同事組織實施和檢查執行情況。
B. 協助主管領導科學管理,貫徹、實施有關規章制度。確定自己在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的工作職責與任務,定期進修和業務相關的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C. 在工作過程,跟同事一起通過與客戶的洽談,現場勘察,盡可能多地了解客戶從事的職業、喜好、業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風格等。努力提高客戶建立良好關系能力,給客戶量身打造設計方案。
三、實習內容(過程)
3.1舉行計算科學與技術專業崗位上崗培訓。
我很榮幸進入浙江XXXX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開展畢業實習。為了更好地適應從學生到一個具備完善職業技能的工作人員,實習單位主管領導首先給我們分發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從業相關知識材料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自主學習,并安排專門的老同事對崗位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專項培訓。
3.2適應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工作。
為期兩個多月的畢業實習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校園與職場、學習與工作、學生與員工之間存在著思想觀念、做人處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異。從象牙塔走向社會,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人的觀點、行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適當的調整和適應。我在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漸進入工作狀態,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務按時按量的完成。在逐漸適應崗位工作的過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艱辛與獨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處過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瑣碎小事也不能有絲毫的大意,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細節決定成敗。
3.3學習崗位所需的知識。
在實習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的深刻內涵。在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上實習,要不斷學習與自己業務相關的知識。在課堂上,老師傳授給我們水產養殖學專業的理論知識,教給我們專業技能。但是,這些都來自課本,源于前人的研究總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授的有太多是抽象的東西,沒有經過實踐,不易理解把握。有句名言“大學老師給予我們的僅是一棵魚竿,如何釣到魚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的確,在知識經濟迅猛騰飛的今天,在終身教育時代已經來臨的時代,一個人要想在走出象牙塔、跨入社會后有所作為,那么現在就得學會求知,自覺主動去求知,敢于去探索鉆研,特別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水產養殖學專業。因循守舊,得過且過,不思進取,胸無大志,注定要在轉眼間被時代淘汰。反之,與時俱進,自主探索,自覺學習,不斷創新,才是成功必由之路。為了能夠融入到職場、融入到社會,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多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敢于去艱苦的地方磨煉自己,挑戰自己,造就自己。
在實習過程,實習單位安排的了技術指導杜老師,杜老師傅是個和藹親切的人,他先帶領我們熟悉工作環境和水產養殖學專業崗位的相關業務,之后他親切的和我們交談關于本部門的工作性質,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務、本部門的主要工作同事以及我們的未來的工作安排,同時帶領我們認識本部門的工作人員,并讓我們虛心地向這些辛勤地在水產養殖學專業工作崗位上的前輩學習,在遇到不懂得問題后要積極請教前輩。
四、實習心得體會
如果大學比作象牙塔,那么社會就競技場,而畢業實習便是大學生從象牙塔走進競技場的預熱階段,通過這次畢業實習讓我認識到了真正的職場,帶給我很多難得的社會經驗。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提供的社會實踐鍛煉大舞臺,上演學生向職場人士的轉換的舞臺劇,在這場舞臺劇中我學會了如何轉變角色、如何為人處事,而我學到的這些經驗,相信會讓我終生受益,并使我在大學畢業后更好更快的融進新的社會環境做好了強有力鋪墊。
【養殖生產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養殖實習報告01-23
養殖場實習報告01-17
水產養殖專業實習報告02-26
禽養殖公司實習報告02-27
養殖類實習報告八篇07-26
養殖實習報告范文(精選5篇)04-02
水產養殖的實習報告(精選6篇)04-24
生產車間生產實習報告06-12
生產的實習報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