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今天是重返校園的日子。下午2點,可愛的“高一(8)班”又集合在教室里了。又見到分別了一個月的老班和同學了,心中除了親切也平添了幾分生疏。但不一會兒,以前那溫馨的班級就回來了,同學之間相處又是那么的融洽了,說起話來又是那么自然、隨和了。同學之間正唧唧喳喳地談笑著,班主任開口了。
“親愛的同學們,新年好!假期過得怎么樣啊?一定有不少趣聞趣事吧!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應該把心收一收了,我想同學們對新學期一定有著美好的憧憬。今天,我們來開一個班會,主題為……”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報告假期生活;展望新的學期。頓時,教室里又是議論一團。唉!高一(8)班就是這樣,老師的一句話就會引起一陣騷動。
等了一會兒,老師接著說:“許多同學說,假期過得沒意思。其實快樂要我們每個人去發現去創造。”老師不緊不慢拿出幾張紙。原來那上面記錄了老師在假期的一件趣事:步行40里回太平城。“可惜”堅持到夕陽落山還是坐車了。老師的假期生活記實,時不時讓我們感到意外,之后是一片歡樂的笑聲。“好,現在也請你們講一講!”“嘎”的一聲,同學們停了口。竟沒人自告奮勇去講。還是老規矩吧,按座位一個個輪流說,誰也逃不了。
于是,笑聲再也不斷,雖有掌聲,但更多的還是善意的笑聲,似乎這已成為我們代替掌聲的方式。同學們的話發自內心:
我的假期過得不好,因為我期末考試沒有好成績。我要以史為鑒,記住過去對比現在,爭創佳績。
我借用爸爸的話,愿大家“把握現在,盡自己最大努力好好學習”。
假期里我每天堅持寫日記,希望同學們也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
春天是美麗的季節,希望大家在心中播種一個希望的.種子,用辛勤的汗水澆開希望之花。
同學之間的感情很珍貴,今天又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希望同學們相處得更好。
為高一(8)班加油,希望我們班能成為優秀班集體。
假期里坐車,我看見一個小伙子給一位帶著孩子的老人讓座。我很受感動。
我看到一位白發腿殘的老人在乞討,我把口袋里所有的錢都給了他。我不禁想問:為什么沒有人贍養他呢?他的子女呢?
最后,鄧仕奇——我們班的“笑星”,不慌不忙地上臺了。他用其特有的洋腔怪調慢慢地說:“我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正月的一天,我和哥哥走在天黑的山路上。突然看見不遠處有一個綠綠的身影,在路上一動不動,我用小石子砸過去它依然不動,我們嚇壞了。哥哥嚇得把錢包也丟在那兒了,我只好去撿,手里拿根棍子……那東西終于開口了:‘你滾開’。原來這是一個喝醉酒的人,不是鬼!”他那詼諧的語氣、調皮的語調、豐富的表情,讓我們不笑都不行!
就在這笑聲中,一堂生動有趣的班會臨近了尾聲!
班主任評語:
愿歡樂和諧積極向上的笑聲伴我們度過新的學期!
愿同學們新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今天的衷心祝福變成明天的現實!
愿今后我們班有更高素質的班會出現!
設計方案 篇2
一、受理地點
**區行政服務中心四樓
二、聯系電話
(021)56***84
三、受理時間
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
四、辦理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上海市城鄉規劃規劃條例》
五、審批條件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照城市規劃、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和市或者區、縣規劃管理部門提出的規劃設計要求,委托設計單位進行建設工程設計,并向市或者區、縣規劃管理部門申報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
六、申請材料
1、《上海市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申請表》紙質原件一份;(申請表在市局網站申報系統在線申請。);
2、1/500或1/1000(郊區1/20xx)地形圖,地形圖上應由設計單位用≤0.3mm的紅色或藍色實線標明下列內容并蓋章:
①建設基地用地界限;
②周邊地形(包括現狀和待建建筑位置);
③各項規劃控制線;
④擬建建筑位置(包括地下和地上建筑)、建筑物角點軸線標號;
⑤基地內外的建筑間距、建筑退界距離、后退建筑控制線距離、建筑物層數、綠化、車位、道路交通等;(地形圖劃示要求參見《報送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地形圖示意圖》)(一份);
3、市測繪院或指定代理點提供的電子地形圖(如前一階段已報送,則略);
4、1/500或1/1000建筑設計方案總平面圖(圖紙二份,市局審批三份、CAD格式光盤一份),總平面圖上應標明的內容及要求同地形圖,總平面圖應符合國家和本市方案出圖標準,并加蓋建筑設計單位的建筑設計方案出圖章和設計負責人、注冊建筑師印章;
5、建筑設計方案圖(含平面、立面、剖面、CAD格式光盤一份)及設計說明文本,圖紙應符合國家和本市設計方案出圖、文本制作標準,并加蓋建筑設計方案出圖章和設計負責人、注冊建筑師印章(二套);涉及文物保護單位或優秀近代建筑的大修工程以及涉及原有外貌或者基本平面布局的裝修工程,須加送反映建筑外立面的照片或圖片資料(二套);
6、分層面積表(二份);
7、屬市政交通、市政管線工程的,除總平面外,須加送橫斷面、縱斷面圖(各二套);
8、涉及屬高層建筑或者周邊有住宅、文教衛生建筑的.,須加送有相應資質部門編制的日照分析報告(原件二份);
9、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其他計劃批準文件(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文物保護單位或優秀近代建筑的大修工程以及涉及原有外貌或者基本平面布局的裝修工程除外);
10、《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通知》或《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求通知單》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同》文本及附圖(復印件各一份);
11、《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通知》或《建筑工程規劃設計要求通知單》或《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合同》等文件中,要求申請單位送審的其它相關文件、圖紙;
12、設計方案修改后再次送審所需的文件、圖紙以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前次審核意見要求為準;
13、因建設項目的特殊性需要提交的其它相關材料。
七、審批期限
辦理期限:20個工作日
八、辦理程序
提出申請→受理收件→審查辦理→審批決定
九、收費情況
該事項不收費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的:改變兩種傾向:變輔導員要我入隊為我要入隊,變老隊員給我佩戴領巾為我要榜樣來佩戴領巾。讓每一位新隊員在活動中扎實接受到隊前教育,在活動中更好認識少先隊組織,在活動中體驗到加入少先隊是一件無尚光榮之事,為正確引導他們樹立起健全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好鋪墊。
活動主題:給新隊員一次嶄新的入隊模式,讓新隊員在入隊中倍感光榮
活動準備:收集革命小英雄故事、教給被邀請人系紅領巾的方法、相機一部、特大號紅領巾若干、新隊章若干本、學校隊史照片
活動過程:
一、家校攜手建隊會課堂
通過家校合力,讓隊前教育看得見,摸得著,有意義。讓新隊員接受隊前教育后,能主動向組織遞交申請。
(一)學校隊課堂
1、舉行家長隊知識培訓會,聘請家長為少先隊家庭輔導員,確保家庭教育中能滲透隊的教育,從而達到家校隊前教育一致性。
2、帶領新隊員走進隊室,從認識紅領巾開始,讓他們一步步走近少先隊,學習隊章,了解隊史。
3、舉行新老隊員手拉手活動。通過結對,讓新隊員在老隊員的'現身說隊中,掌握隊禮,并由老隊員手把手、一對一教他們如何參加隊的活動、如何遵守隊的工作制度等。
4、舉行學校隊的榮譽展,讓新隊員在學校的隊史中接受榮譽教育,讓他們為能加入少先隊、能為少先隊組織添光彩感到自豪。
(二)家庭隊課堂
1、舉行革命小英雄故事會,讓新隊員在王二孝小兵張嘎、攀東子等小英雄事跡中,懂得有志不在年高,從小就樹立起使命感。
2、帶領新隊員參觀當地革命歷史博物館或是到革命遺址去,近距離了解中國的近代革命史,讓他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并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3、給新隊員創造機會,讓他們順利完成隊前一件好事的任務,并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做事中的光榮感。家庭輔導員以照片或記錄等形式反饋給學校少先隊組織,給新隊員存上第一份值得紀念的隊檔案。
二、尋找身邊的榜樣星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有值得新隊員欽佩的星級人物,或是教師,或是醫生,或是警察,或是清潔工人,或是務工農民……通過尋找活動,讓新隊員走近他們最敬佩的人,并邀請來給自己佩戴上第一根紅領巾。
(一)榮辱觀教育,讓隊員從小能能知榮明恥。
(二)說欽佩的人,找身邊榜樣,體驗榜樣之事(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
(三)新隊員請求榜樣星給自己頒發特殊獎勵(能出面佩戴紅領巾),然后有禮節的發出邀請函(由大隊部制作邀請函,新隊員進行填寫)。
三、光榮入隊
在莊嚴而又神圣的入隊儀式上,由隊員自己尋找的榜樣星為新隊員佩戴上鮮艷的紅領巾,給新隊員留下人生第一次美好的印象。
(一)邀請人和被邀請人一一見面。
(二)結對成形,佩戴紅領巾。
(三)互相祝福,彼此鼓勵。
(四)結對留影,完美定格。
設計方案 篇4
時下,幼兒園的競爭日趨激烈,只有擁有特色的幼兒園才能更好的立足并發展。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實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根據局領導“特色辦園”的指導思想,結合我園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具體方案:
一、本園實際情況及設計思路:
本園始建于19XX年6月,20xx年遷入新址,幼兒園占地面積6840平方米,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是一所環境優美、設施一流、師資雄厚、管理規范的省級示范幼兒園。目前設有17個班級,在園幼兒900余名,教職工66人。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較大,大約3800平方米,適合多開展戶外體育活動。
為了切實提高孩子的體質,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計劃以“陽光體育運動”為特色開展活動。活動過程本著積極落實“每天戶外鍛煉兩小時”的指導思想,從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鼓勵孩子天天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以下是我園對20xx年所要開展的一些具有特色的“陽光體育活動”的一點設想:
二、陽光體育活動的目標
以快樂為中心,以興趣為切入點,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潛移默化地激起幼兒從小喜歡運動、喜歡鍛煉的情感,努力踐行“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陽光體育目標,從而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營造自然溫馨、健康舒適的活動環境
優越的活動環境是發展我園體育特色的保證,為了使環境和陽光體育為一體,我們特別邀請了上海的專家,以陽光體育為特色專門為我們進行設計。設計的內容有樓體外觀、操場、大廳、各班教室、走廊、多功能教室。(具體部位再細說)
(一)自然環境的利用 我園規模大、占地面積廣,自然環境優越。根據我園戶外活動面積大且
場地分散的特點,我們對場地進行了優化布局,使空間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全園的戶外活動場地劃分為六大區域:跳躍區、平衡區、鉆爬區、攀登區、投擲區、球類區。我們將在各個區域配置不同功能的大中型器械及小型的'活動材料,注意材料的層次性、趣味性,使之能滿足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區都有不同的教育功能,讓每一件器械都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價值。
(二)運動空間開拓性利用 為了讓我園的室內外環境和特色教學“陽光體育”有一種整體統一的感覺,將創新精神與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因地制宜的創造出一些小項目,開拓性的利用園內空間。比如,我們將在操場的地面上畫上跳房子、小金魚等各種圖形。教學樓后面的種植園也將充分利用起來,根據季節變化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讓孩子進行觀察,探索,。餐廳西面我們打算栽一部分果樹,讓幼兒觀察各種果樹生長的規律,當果子成熟的時候,我們將讓孩子自己親手去采摘,體驗豐收的喜悅。
(三)豐富運動器械和材料
(1)購置大型戶外體育器械及用品
為了保證優越的教育環境保證陽光體育的正常開展,我園將及時購置各類體育用品和器械。例如:大型器械攀巖墻、攀爬架、爬網、單杠、籃球架等等。增添一部分小型的體育玩具。例如:鐵環、滑板車、搖擺車、翹翹板、竹竿、跳繩、小推車、跳跳球等等。操場的火燒板上畫上各種圖案的跳房子,充分利用操場空間。操場的左側我們
(2)自行制作活動器材
為了滿足幼兒的需要,同時使體育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老師們將開發利用廢舊材料,變廢為寶,自己動手制作很多體育活動器材。比如用可比克筒制作小推車,用易拉罐以及廢木塊制作的小高蹺、用飲料瓶和pp管制作高爾夫球桿、茶葉盒制作腰鼓、廢舊輪胎、拳擊袋等,各類活動材料將達到100多套,使體育活動更加多樣化,更加有趣。
(3)挖掘器械的多種玩法 我園將注重挖掘器械的多種玩法,一物多玩。如平衡木,可以一人玩、兩人玩;可以坐在上面玩,也可以站在上面玩,還可以排成一排從上面走;可以練習平衡游戲等。再如輪胎可以滾、推、拖、搬;還可以走、跳、鉆、爬。可以單獨玩也可以組合玩。呼啦圈可以滾著玩、可以跳圈玩,可以在腰上轉動著玩。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老師們將利用優厚的客觀條件,因地制宜的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快樂的一天將在運動中開始。確保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2小時)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與環境,深入的研究體育活動,科學的開展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向家庭延伸,培養孩子終身喜歡運動。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一)晨練
我們初步打算孩子早上八點入園后,教師將組織孩子進行晨練(家長也可以參加)。
(二)課間操
課間操是我園常規化的一項體育活動形式。根據幼兒的年齡段,大、中、小、托班分別選用不同的體操內容。
(三)戶外活動
我園將堅持全園開展幼兒基礎性項目的培養與訓練,各個班級每月以一種器材。
設計方案 篇5
活動名稱:
沙畫
目標 :
1、熟悉彩沙的性能,初步學習沙畫的作畫步驟。
2、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熱愛大自然,掌握簡單的搭配色彩的能力。
3、培養幼兒熱愛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重點:沙畫的作畫步驟。
難點:學習搭配色彩作畫。
準備材料:沙畫若干張、棉簽等。
過程:
1 欣賞討論 :
引導幼兒發現畫面中特別的.地方,說出畫面中采用的材料是什么?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
二、 操作演示
1、把部分畫面上的覆蓋紙揭掉,露出膠面。
2、選擇合適顏色的彩沙,并把彩沙撒在露出膠面的部分畫面上,然后用棉簽將彩沙抹勻。
3、把卡紙豎起,讓多余的彩沙回到大盤里。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衛生,注意色彩搭配。
四、展覽參觀幼兒作品,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尋隱者不遇》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板塊的第二課,這首詩寫的是賈島去訪問隱士沒有見到的情景。詩句淺顯精練,第一句從“問”開頭,后兩句省略“問”只寫了“答”,可見作者用詞巧妙。
二、 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雖然初步掌握了理解古詩的方法,但這首詩每句都有省略,這對學生理解詩句造成一定困難,教師要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本班學生好奇心強,為此要創設一定的故事情境來協助教學。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兩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理解重點字詞,進而理解詩意。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把詩的語言轉化成生動形象畫面,會用自己語言講述。
過程與方法目標:
隨文識字,鼓勵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朗讀、感悟、想象,進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再現畫面。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感情變化。
四、教學策略
本首古詩詩句自然質樸,通俗明快,為此在教學中努力渲染詩境,在教師生動的故事情境描述中、在古典的樂曲演奏中,學生隨同教師一起走進文本、一起探索感悟文本。由于三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為此在理解古詩時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不僅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更能達到預期目標。為更深一步感悟古詩內容、意境、情感,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填說,再現畫面、大膽吟誦,再悟情感,進而升華情感,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五、教學準備
1、教學環境:多媒體環境。
2、資源準備:自制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長大后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教師針對不同的價值觀進行評價)老師今天向大家介紹一種人----隱者(板書隱者)
2、體會隱者含義
請學生自由談對隱者的理解。可以結合注釋,教師適時引導。(隱者一般隱居在風景優美、環境幽雅的深山中。一般是有學問有品德的人。
3、引出詩人
有一位大詩人要尋找一位隱者(板書 尋 )。大家知道他是誰嗎?板書 賈島。(指生介紹詩人)教師:賈島是一個讀書刻苦的人,但經過幾年都沒考中,他心想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面做的不好,于是要請教高人。有一天他打聽到大山深處住著一位以采藥為生的高隱士這位隱士很有學問,正是賈島要找的人,于是他打聽好住址準備好干糧,上了路。
(二)、展開想象,創設詩境。
教師一邊播放優美民樂及山水圖片,一邊敘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三)、初讀古詩,明詩意。
過渡:我們隨同賈島跋山涉水終于來到隱者的家,賈島能不能找到他呢?
1、教師范讀古詩 (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詩人遇到隱者了嗎)
2、指生回答問題 引出“不遇”(板書 不遇)
3、引導學生質疑 (詩人為什么沒有遇到隱者,他的心情會怎樣呢?)
(四)、再讀古詩,研詞析句。
1、學生自由讀詩
2、動手標畫不理解字詞
(1)小組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2)各小組匯報結果
過渡:同學們通過各種辦法理解了字詞的意思,是否想嘗試一下把古人的話變成我們現在通俗易懂的話呢?
3、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意 (屏幕出示配圖古詩文)
(五)、研讀詩文特點 感悟作者心境
過渡: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和童子的對話,在理解和解釋詩意時,我們會發現詩句中少了些什么呢?
1、感悟寓問于答之妙
課件出示:
松 下 問 童 子 :()
( ):言 師 采 藥 去。
( ):只 在 此 山 中,
( ):云 深 不 知 處。
(1)學生在組內大膽暢想暢說
(2)各組代表匯報
(3)明確什么是寓問于答,感悟詩文的精妙。
(4)再次師生吟誦古詩
2、感悟作者心境,領悟古詩意境。
過渡:詩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找到這里,卻沒遇到隱者,心情又會怎樣呢?
課件出示填空
詩人來到山中尋訪隱者,見松下站著隱者的徒弟,于是( )地問:請問你師傅在嗎?童子答 :師父采藥去了。詩人有些( ),又問:去哪里采藥了?童子答:就在山里。詩人一聽,覺得還有( )找到隱者,于是又問:
在山里什么地方呀?童子答:山上云霧彌漫,我也不知道在哪。唉!詩人嘆口氣徹底( )。
(1)小組交流合作完成填空(培養合作意識及感悟能力)
(2)小組匯報
(希望——失望——一線希望——絕望)
(3)教師評價
3、師生共同吟誦古詩。
過渡:作者由希望 失望 一線希望 絕望,這是一種多么復而多變的心理狀態呀!這真是有些讓人難以承受,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復雜的情感,再一次吟誦這首詩。
4、再創情境,以感促讀,深化詩境。
教師配樂創情境:當賈島尋隱者而不遇,只好無奈地拖著疲憊的'雙腿往回走,邊走邊不時地回頭望望山谷,直到看不見了,他低頭吟誦道:
課件逐句有節奏地出示古詩
尋隱者不遇
松 下 問 童 子,言 師 采 藥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處。
(六)、教師總結
這一堂課大家表現特別好,可見大家對古詩文很感興趣,我們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異彩紛呈,請同學們課下再搜集幾首有關“尋人”的詩文,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古詩文的意境與魅力。
(七)、板書設計
尋 隱 者 不 遇
(唐)賈島
松 下 問 童 子, (希 望)
言 師 采 藥 去。 (失 望)
只 在 此 山 中, (一線希望)
云 深 不 知 處。 (絕 望)
《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
《尋隱者不遇》是一首淺顯易懂、通俗明快的古詩。那這樣的一首詩究竟有何獨特的魅力,會讓人們傳誦至今。
課堂上,我充分利用插圖。在導入時,我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又猜到了什么呢?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是一位年長者在向小孩打聽前方的道路,有的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說,詩人在向孩童打聽隱者的行蹤。這樣便很自然地過渡到對“隱者”的理解。
這首詩的詩意很容易理解,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在品味朗讀中,發覺歌詠的對象——隱者,竟然隱藏在看似平淡的一問一答之中,這體現出作者構思的精妙。為了讓學生更易體會在這短短的四行詩中,作者情感的變化,我創設了不同的情境,這樣,學生便很容易走近作者的內心,感受到作者渴望見到隱者的心情。同時,也更易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可以說,本課的教學目標已基本達成。但在某些環節上,還存在些許問題,比如:在對“云深”一詞的理解上,沒有將插圖運用到位。另外,最后對“隱者”的認識,應該將話語權交與學生,而不應該由教師小結。
今后,我將更加深入地挖掘教學內容,拓展同類同題詩歌,讓教學內容更豐富。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精選)設計方案08-06
設計方案(經典)08-14
(精選)設計方案09-04
[精選]設計方案08-24
(經典)設計方案08-30
設計方案(經典)08-21
(經典)設計方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