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3篇[精選]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一、設計思路(解釋在童畫中家長,兒童,教師三者的三角關系)
萬圣節是西方的一個盛大節日,近幾年也流行于中國,我們根據萬圣節“妝鬼”的有趣特點,利用游戲維護老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老生帶新生的.招生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讓孩子認識萬圣節。
2.培養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默契,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感。
3.通過活動加深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引導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三、活動時間,地點,人數,收費等
報名日期報名地點活動時間活動地點人數費用
四、活動前準備(每一個準備事項對應工作時間,對應相應的責任人,對應分工明細,對應執行結果)
1、宣傳海報的制作。
2、報名學員的登記及繳費情況清點。
3、購買各種與活動相關的材料
4、制作各組活動及游戲的課件,老師在課堂中大力度的宣傳本次活動,確保更多的孩子來參加活動。
5、在QQ群、微信中,每天都要宣傳本次萬圣節生活動。
6、在課堂中與孩子溝通,宣傳本次萬圣節活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7、入場券、糖果,學員繳費登記。
8、音響設置及擺放。
9、走秀音樂查找。
五、活動流程及規則(每個流程對應相應的時間段,對應相應的規則,對應相應的負責人)
編號時間段 流程負責人
16:00---6:30家長與學員入場
26:30---8:00游戲活動時間
38:00---8:20服裝走秀時間
48:20---8:30小鬼討糖果
六、人員安排
游戲間老師攝影簽到后勤、衛生安全
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2、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給段落分層的能力。
3、理解本課“調兵遣將、自不量力、不計其數”等重點詞。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計策的依據及實施“火攻”計策的過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充分理解號稱八十萬的曹軍為什么會敗于僅三萬的周瑜的軍隊。
教學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第一段
展示赤壁之戰形勢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曹、周兩軍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現文章結構。
提問:
(一)赤壁之戰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樣做的呢?隨課文理解“奪取”、“調兵遣將”的意思。
(二)雙方作戰的兵力又怎樣呢?(板書:3萬,80萬)
二、學習第二段: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這次戰斗的勝利,戰前他們各自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請同學帶著這個總是齊讀課文第二段,學生讀后思考,小組討論后回答。
繼續追問:(1)曹操為什么“鐵索連船”?這樣做好不好呢?
。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據是什么?(板書:火攻)
三、學習第三段: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敗曹軍分哪幾步?讓學生邊讀邊用筆劃分層次用“/”線表示,并用簡短語言概括。(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多媒體逐步展示:寫信詐降、乘風行船、火燒曹船、曹軍大敗。
。ǘ⿲W習第一層
展示黃蓋給曹操寫信的內容(個人讀)
引導學生分析
1、曹操接到黃蓋的信為什么會歡喜得不得了?從信中找出原因。(理解“自不量力”)
2、周瑜既然準備用火攻攻打曹軍為什么還要寫信詐降呢?
3、要想使火攻得以實現,還需要什么自然條件?(東南風)
(三)學習第二層
展示兩軍對陣圖體現東南風對火攻的作用
思考討論:
1、課文中哪幾處寫到東南風?(用“ ”線在文中標出)它與火攻有什么關系?(先讓同座學生交流,再請一位學生到屏幕前用教棒敘述)
2、東吳乘風而來的船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大組討論,允許爭論)
分析比較句子:
、倮锩娌皇潜,也不是糧食而是蘆葦,……
、诶锩媸翘J葦,……
附問題:課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寫船里面是蘆葦,而要寫船里裝的不是士兵,不是糧食而是蘆葦,……
。ㄋ模⿲W習第三、四層
1、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激烈戰斗的意境之中。
這時候,黃蓋的二十條火船,乘著東南風,駛進了曹操的船隊,曹操的戰船正象黃蓋事先所預料的那樣,沒法散開,一下子都著了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越燒越猛,勢不可擋。同學們想不想看這精彩的戰爭場面?
2、觀看赤壁之戰的精彩片段,把“火燒曹船”、“曹軍大敗”的精彩場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演示,師生共同觀看)
問學生:從精彩的片段中都看到些什么?
3、①找出課文三、四層中寫火勢旺盛的句子,為了說明火勢旺盛,哪些字詞寫得好?(重點體會“都”、“封”、“竄”)
、谌、四層中哪些句子寫曹軍大敗的呢?哪些詞語寫得好?(重點體會“不計其數”、“丟盔棄甲”)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由字詞→句子→段落,讀出火勢旺盛的壯觀場面,讀出曹軍潰不成軍的慘殘情景,體會字詞對句子的表現作用。
朗讀方式:由個人讀到分組讀(或集體朗讀)
四、總結
提問:東吳僅三萬人,為什么能打敗號稱八十萬的曹操?(板書:勝、敗、知己知彼、驕傲輕敵)
五、課堂練習(略)多媒體展示
六、結束語
“赤壁之戰”周瑜取得了勝利,這一仗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果同學們有興趣,課后請閱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到第五十回。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反函數的概念;
2。使學生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反函數;
3。培養學生用辯證的觀點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反函數的概念;
2。反函數的求法。
教學難點
反函數的概念。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討論
教具裝備
幻燈片2張
第一張:反函數的定義、記法、習慣記法。(記作A);
第二張:本課時作業中的預習內容及提綱。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z查預習情況)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反函數(板書課題)§2。4。1 反函數的概念。
同學們已經進行了預習,對反函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復述一下反函數的定義、記法、習慣記法?
生:(略)
。▽W生回答之后,打出幻燈片A)。
師:反函數的定義著重強調兩點:
。1)根據y= f(x)中x與y的關系,用y把x表示出來,得到x=φ(y);
。2)對于y在c中的任一個值,通過x=φ(y),x在A中都有惟一的值和它對應。
師:應該注意習慣記法是由記法改寫過來的。
師:由反函數的定義,同學們考慮一下,怎樣的映射確定的函數才有反函數呢?
生:一一映射確定的函數才有反函數。
。▽W生作答后,教師板書,若學生答不來,教師再予以必要的啟示)。
師:在y= f(x)中與y= f -1(y)中的x、y,所表示的量相同。(前者中的x與后者中的x都屬于同一個集合,y也是如此),但地位不同(前者x是自變量,y是函數值;后者y是自變量,x是函數值。)
在y= f(x)中與y= f –1(x)中的x都是自變量,y都是函數值,即x、y在兩式中所處的`地位相同,但表示的量不同(前者中的x是后者中的y,前者中的y是后者中的x。)
由此,請同學們談一下,函數y= f(x)與它的反函數y= f –1(x)兩者之間,定義域、值域存在什么關系呢?
生:(學生作答,教師板書)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分別是它的反函數的值域、定義域。
師:從反函數的概念可知:函數y= f (x)與y= f –1(x)互為反函數。
從反函數的概念我們還可以知道,求函數的反函數的方法步驟為:
。1)由y= f (x)解出x= f –1(y),即把x用y表示出;
(2)將x= f –1(y)改寫成y= f –1(x),即對調x= f –1(y)中的x、y。
(3)指出反函數的定義域。
下面請同學自看例1
。↖I)課堂練習 課本P68練習1、2、3、4。
。↖II)課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反函數的概念,從中知道了怎樣的映射確定的函數才有反函數并求函數的反函數的方法步驟,大家要熟練掌握。
。↖V)課后作業
一、課本P69習題2。4 1、2。
二、預習: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象間的關系,親自動手作題中要求作的圖象。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經典)設計方案07-28
設計方案【精選】07-29
【經典】設計方案07-22
設計方案(經典)08-21
[精選]設計方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