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方案模板集合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方案 篇1
一、評選目的
為全面了解、評價公司員工的工作成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激勵表現優秀的員工并為員工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弘揚企業文化精神,充分發掘人才、留住人才,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合適的儲備人才;樹立公司模范,從而提高企業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樹立你爭我趕創一流的競爭意識,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評選對象
濱江區和東方通信全體員工
三、評選名額
評選年度優秀員工3名。
五、評選流程
1、成立“優秀員工評定小組”,確保評選活動在公平、公正下進行,評定小組由各部門負責人組成,有意向參與評定小組的同仁可到人事部報名。
2、由各部門篩選出符合評選條件的1名候選人,對滿足條件的人員投票進行推薦。要求各部門在總結員工工作的基礎上,注重實績的考核,確保優秀員工得到應有榮譽。
3、推薦上來的候選人通過部門負責人填寫《優秀員工推薦表》上報人事部進行匯總;經公司優秀員工評定小組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4、由評定小組根據候選人匯總,民主評選,確定人員后報總經理;總經理根據上報的結果,確認最后的年度優秀員工。
六、入選資格
凡經公司批準入職,至20xx年12月31日工作時間達到半年的公司正式員工,均有資格參加評選。參加評選的員工,必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方可獲得參評資格。
設計方案 篇2
活動時間:
9月8日——9月10日
活動地點:
xxx
活動目的:
1、幼兒通過參加活動知道9月10日是老師的節日。
2、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老師的親切。
3、幼兒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愛心花環以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活動內容:
活動一:兒歌《幼兒園像我家》
要點:幼兒在通過背誦兒歌的同時,再次感受到老師媽媽對他們的關愛,萌發喜愛老師的意愿。
活動二:歌曲《老師,老師,我愛您》
要點:幼兒在感受3/4拍的音樂的同時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在歌曲中變現出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活動三:《美麗花環送“媽媽”》
要點:幼兒用涂色繪畫小花的形式,表現出對老師媽媽的喜愛及尊敬。知道在幼兒園里應該聽班里老師的話,每天應該主動和老師們打招呼。
設計方案 篇3
第1課 美麗的大自然
(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使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美,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和聯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發現美的愉悅,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欣賞、感受、了解大片段的美,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
如何啟發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愛護的方法。
課前準備:師準備一些自然風景的圖片
生準備油畫棒、彩色水筆等繪畫工具
課堂教學:
一、引導、欣賞階段:
1、問:小朋友們,爸爸媽媽經常帶你們到大自然去玩嗎?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風景有哪些?請小朋友來說說
2、生發言
3、師小結:大自然的風景里藏著許許多多的顏色和形狀,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4、師引導學生從圖片中找顏色如樹的綠、天的藍、太陽的紅、沙的黃等;另外啟發學生說說景物中隱藏著的形狀和形狀,生表達不清師可提示。
5、美麗的風景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你會用什么辦法來保護它呢?
二、發展、創作階段:
1、大自然中有這么美麗的景色,你們想不想把他們畫下來?
2、用我們的油畫棒和彩色筆就可能做到,你們找找哪些顏色可以用來畫大自然的景物?(組織學生找出顏色并說說可用來畫什么)
3、學生創作: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一畫你喜歡的景物,也可以畫課本里圖本中的景物,可以一邊畫一邊小聲說:我用什么顏色畫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形狀的,用什么線來畫等等。
4、生創作,師指導
三、欣賞、展評:
1、請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畫,說說自己畫的是什么
2、師出示一些繪畫風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3、師小結:我們在美術課中可以學習很多種畫畫的方法,不同的方法畫出的景物者有美的方面,小朋友畫的也是美的,希望大家今后認真的學,勇敢的畫
四、布置下課課用具
沒有油畫棒的小朋友一定要買,跟彩色水筆一起結合用
五、下課。
教學反思:
第2課動物的花衣裳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動物,讓學生初步體驗到用線條和色彩來造型的方法。
2、豐富學生的感受,體會花紋的美感,從中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通過看看、想想、做做、議議,讓學生大膽自由地把所感所想、所見所聞的事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的創作力。
教學重點:
觀察并了解動物身上花紋圖案的規律,嘗試用不同的繪畫工具繪制動物。
教學難點:
有創意地表現動物的“花衣裳”
課前準備:生準備繪畫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紋的動物的圖片資料;師準備動物花紋的范畫及動物形象的白描圖,點狀、條狀、塊狀花紋各一張。
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1、上節課我們在大自然中看到許多美麗的風景,在大自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也是人類的好朋友,你認識哪些動物?(生答)
2、今天有幾個動物朋友來到我們的課堂上(出示動物外形白描圖),它們遇到了困難,想請小朋友幫幫忙,他們把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脫下來后弄亂了,找不到,請小朋友們幫它們穿上。(請生花紋貼在相應的動物白描圖中)
二、發展階段: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動物的花紋有什么特點
師啟發:斑馬的花紋是一條條的,瓢蟲的花紋是一點點的,長頸鹿的花紋是一塊塊的。
2、在其他的動物中,有誰的花紋長得像它們呢。
師生歸納:老虎是條形紋;斑點狗、梅花鹿、豹子是點狀紋;蛇和魚、龜身上有塊狀紋(盡可能出示說到的動物圖片)
3、有哪些動物身上的花紋是它們都沒有的?(小鳥、蝴蝶等)
4、這些動物身上為什么會長花紋?是因為漂亮才長的嗎?誰能說說花紋的用處
生:為了保護自己
5、讓我們來幫助它們,把它們的花紋變得更美麗好嗎
三、創作階段:
1、說想法:你打算用什么工具來畫?準備畫怎么樣的動物花紋
2、提要求:A、學生可由畫自己喜歡的有花紋的動物
B、選擇一個教師提供的動物外形,給動物添加花紋
3、學生創作:可獨立、可合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評價
五、小結:小朋友們畫的動物真美,可是真實生活中動物越來越少,我們要怎么保護它們呢?生發言
六、下課
教學后記
第3課 大地是張大畫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身邊各種材料進行組合,繪制等方法表現自己感興趣的造型。
2、嘗試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在室外進行美術游戲活動和造型活動。3、初步感受不同媒材的美,培養學生快樂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樂于與他人合作,增強探究意識和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如何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造型活動,并有一定的創意。
教學難點:組織學生在室外有序地開展活動。
教學過程:
1、 觀察與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范圖,了解美術創作形式的多樣。利用各種廢舊物品在地面上擺成各種造型,有的在地面上畫畫,有的堆砌成形。通過觀察,引起學生興趣。
2、 思考與討論
教師把學生分為若干組,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開展積極想象,怎樣利用手中材料擺出新穎的造型,怎樣用彩色粉筆畫出豐富飽滿的畫面。
3、 學生實踐
教師把學生帶到操場,并提出作業要求:用手中的工具,身邊的物品,如:易拉罐,水瓶,鉛筆,筆盒等排列組合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或者造型。采用比賽的形式看哪一組最有新意,想象力最豐富。
教師參與學生實踐活動,隨時給予指導。
4、 作品展示與評價
學生相互觀摩,看哪一組有創意。
5、 小結。鼓勵學生多實踐,體驗學習活動的樂趣
教學后記
第4課 撕紙動物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外形特征,從中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能巧妙運用紙材表現動物。
2利用紙材自由探索、自由創作表現動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手腦協調能力。
教學重點:欣賞、感知、探索、表現動物的形、色和動態的美。
教學難點:巧妙運用紙材,撕出有創意的`動物形象。
教學難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 引導新課。教師引出話題:同學們,大自然里有老虎、獅子、大象、兔子、狐貍等許多動物,咱們去認識一下它們。和它們交個朋友吧。
2、 觀看大自然的錄象。如《人與自然》電視記錄片的部分錄象, 可以出示一些關于動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從視覺上對動物的形象有所了解。
3、 概括動物的外形輪廓。老師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他所喜愛動物的形象特征,并表達自己的感受。老師給予及時的鼓勵。
4、 試一試,玩一玩。(學生作業)小組合作玩“走進自然”撕紙畫競賽游戲。
5、 作品展示。學生相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并談感受和建議。
6、 課后拓展。跟父母到動物園走走看看,感受自然美。
教學后記
第5課 送給老師的愛
1、通過用紙做花體驗各種紙張的特性,初步掌握用紙做花的基本方法。
2、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表現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做花,學習掌握紙造型的基本技巧。
教學難點:合理用材已經在制作過程中把握形的完整與美觀。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觀察導入,激發興趣。
2、 教師和學生一起做猜節日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3、 引導學生觀察花的特征,喚起學生參與本課學習活動的興趣。
4、 小組討論,看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們的外形和色彩與真花有什么區別。
5、 老師講述和示范一種花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6、 學生分組進行花的制作,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探索,在花的外形處理上可以突破真花的造型。
7、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之間交流感受。
8、 大膽創作,表達情感。
9、 學生互評,誰做得好。裝飾我們的教室。
10、下課小結,收拾整理。
教學后記
第6課泥巴真好玩
教學目的:1、學生把玩各種泥制材料,體驗并掌握揉、搓、捏、團、壓等玩泥的基本方法。
2、通過學生的親手體驗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手腦并用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泥塑的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將泥塑造成各種有趣的立體造型。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1、 摸一摸。引導學生摸一摸泥巴,感受泥巴的特性,以提問、對話引導學生互相交流玩泥巴的感覺。
2、 試一試。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比比哪個小組的玩法多。在學生動手時,教師進行適時點撥、講述泥巴的玩法如揉、搓、團等。
3、 想一想,做一做。制作時,可以個人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讓學生綜合各種泥塑技法,隨意捏一個造型,進行創作。
4、 賞析作品。看看誰的作品有創意、有趣味,玩的花樣最特別,讓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進一步設計出更有趣味的形象。
5、 課后總結,課后拓展
教學后記
第7課 《讓小棒立起來》
1、了解本課學習所需的自然材料的特性,學會使用材料。
2、嘗試用自然材料制作一個簡單的立體造型。
3、通過看看、想想、做做的創造活動,體驗設計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如何讓小棒立起來,并能利用材料設計制作一個簡單的造型。
教學難點:如何通過奇妙的設計和制作,使立起來的造型形象成為有意思的作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示和引導
1、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和森林,我們用泥巴和木材可以制造些什么?
2、 你玩過小棒嗎?你是怎樣玩的?玩時有什么感想?
3、 你玩小棒時用它做了些什么?
4、 你玩小棒時,有沒有嘗試讓它立起來?你想過用泥巴把小木棒連接起來嗎?
二、討論和交流
1、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示范作品?
2、 要使小棒立起來,需要借助什么材料?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合理利用小棒和泥球制作造型。
三、造型與創作
1、 學生以小組合作或個人創作的形式進行造型創作。
2、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告訴學生不必刻意強調具體的形,可以在表現過程中隨意定型,隨型想象,隨型賦意。
四、交流與評價
引導學生說一說本課學習活動的感受。
教學后記
第8課 我給同學畫張像
教學目標:1、在繪畫活動中學會觀察記憶的良好方法,能將觀察到的同學個性特征大膽的畫出來。
2、在繪畫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討論、交流和表現活動,體會到用美術手段抒發情感的快樂,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增進同學間的友情。
教學重點:人物臉形特征的觀察及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觀察記憶的方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具。
二、導入新課
1、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點鼻子”的游戲。
2、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給同學畫張像。(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
1、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幾位同學的臉形、五官。
2、 請學生欣賞課本提供的學生作品,看看同齡人是怎樣畫人物像的。請學生說一說。
3、 教師給一位同學畫像做示范,請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畫人像的。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臉形特征一邊說一邊畫,這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
四、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方案 篇4
一、主題
課堂教學特色教案(教學設計)要求:充分體現學科教學特點,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充分體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有效結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說服力。
二、具體要求
課堂教學特色教案(教學設計),必須是本人認真設計的真實成果。在設計中要求做到《標準》、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符合學生及小學學科教學實際,符合新課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特色。
1.特色教學設計應以課堂活動事實為基礎,貼近學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學設計應對課堂活動作出具體敘述,能夠體現出教學思想、教學觀點、教學原則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報送的課堂教學特色教學設計,稿件文責自負,嚴禁抄襲,一經舉報或被發現抄襲者,將取消其參評資格并進行通報。
4.教學設計封面頁請提供以下信息:課題、年級、作者姓名、工作單位、
5.內容格式不作統一規定,但一般應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學目標(3)教學準備(4)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等。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3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消防設計方案07-29
設計方案范文08-02
音樂設計方案08-02
實用的設計方案10-08
教室設計方案07-25
網絡設計方案07-20
設計方案模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