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后的原地踏步,都是二十歲時挖下了坑散文
不知道你到了三十歲之后,會不會突然生出許多的恐慌來,這樣恐慌不僅是來自于對于年齡的焦慮,還有更大的焦慮是來自你的年齡并沒有成為你經驗的優勢,而讓你淪為被挑剔和被選擇的尷尬局面。
你會發現,在二十幾歲的時候,連上天都愿意給予每個人犯錯的資本,因為知道你有時間去成長,也有時間來彌補這些錯誤?墒且坏┨と肓巳畾q的門檻,這些資本和優勢都將會離你而去。
三十歲,是人生的一道坎,這個時候的人壓力是成倍增長的,如果沒有能力上的提升或是過硬的技能,其實就在意味著是一種倒退,你會發現你和比你小著十幾歲的人站在同樣的平臺,拿著一樣的薪水,區別就是他們還比你少了N年的工作經驗,而這N年的工作經驗放你身上,好像也并沒有為你產生更多的價值,讓你活得更為光彩。
所有三十歲后的艱辛都是來自于二十歲時為自己挖下的坑,想一想你的二十歲,是不是臨街門面服裝店上了什么新款你都一清二楚?下了班回到家中抱著手機在淘寶上看得兩眼冒金星。二十歲的年紀,有著最多的學習時間和最大提升的資本,可是你都虛度在對自己未來十年毫無影響和提升的事情上了,二十歲的沒有目標和規劃,造成了三十歲的原地踏步,或是退化。
這樣的狀況是很多三十歲人的縮影,同樣的三十歲,有人已經是一個行業的領頭人物了,有人卻還在底層生存線上掙扎著,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多數就是沒有在一個行業里積累起自己的獨特優勢,當你去仔細發現,那些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多數都是在那個領域里研究了數十年的,掌握了那個行業的規律,琢磨出了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這樣的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真正實踐起來結果卻是千差萬別。
在一個行業里扎根并建立起個人品牌的人無疑是一直處于奮斗狀態當中的,而那些停滯不前或是越混越糟的人,只是在職場掙扎,是一種表面看起來的努力甚至是拼命,可卻不知道自己的優勢也沒有未來的方向,兩者的奮斗和掙扎,造成了結果巨大的差別。奮斗的人,只要堅持下去,不斷地積累,最終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掙扎的'人,在困難出現的時候,就會逃離,每次都是開始于興趣,卻總是逃離于困難,這樣的反復,并不能成為他的優勢,只代表他曾經經歷過而已,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個學徒期和一個入門期以及一個入行期,想要有一個耀眼一些的履歷必須要有三年以上的積累。沒有長期的積累,是很難觸到一個行業的核心的。
二十歲為自己挖下的坑,三十歲的你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三十歲后的你,沒有可以任性的資本,想要改變,只有自救,把二十歲欠下自己的努力都找回來,只有努力才能回報,現在的你,如果處于三十歲以后,確定好自己最喜歡的事,然后用盡所有力氣去努力,你一定要相信,一生之中只有努力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你讀過的書,學過的技能,都將成為你信心的來源,當你已不再有年齡上的優勢時,去鉆研一個可以受用一生的技能,當你掌握并受用時,你會發現,越是害怕年華流逝的人,其實就是因為能夠拿得出手東西太少。
愿三十歲以后的你,終于能看透這些成功的規律,能通過苦難的洗禮,把自己下一個十年訓練成一個強者,下一個十年,你將在哪里?做著什么樣的事情?是不是有了一個從容淡定的心態,是不是有了自己的驕傲,都取決于你今天和明天還有每一天的不放棄努力讓自己進步。你想要的,只有自己能成全。不要讓年老的自己后悔現在的沒有追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