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鋒日記:讓學生們發現真善美
對于出生在2000年以后的孩子們,雷鋒叔叔對于他們熟悉又陌生。“頭戴軍帽,手持槍,比較瘦,笑起來很質樸。”這就是403班學生小佳佳(化名)頭腦中雷鋒叔叔的形象。
“我們經常閱讀有關雷鋒叔叔的課外讀物,我覺得雷鋒是一個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的人。”小佳佳的同學嘉欣小朋友這樣評價雷鋒。
在鄞州首南第一小學內,三、四年級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雷鋒形象,在他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他們都以雷鋒作為自己的榜樣。
首南第一小學校長蔡岳偉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接觸的社會信息越來越多,同時不好的思想也開始侵擾他們,如何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如何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一直是首南街道和學校考慮的問題。”
蔡校長介紹,于是“小雷鋒”培養計劃應運而生,它的目的是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著力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級關愛網絡。
蔡校長介紹,三級關愛網絡為,在學校方面:開展“小雷鋒日記”評議活動,如“感謝我的同學”、“文明好少年”、“好爸爸、好媽媽”等道德欄目,進行評議并授予文明積分;在家庭方面:鼓勵家長參加各項公益活動,讓孩子充當小記者,去發現、記錄父母的美德行為;在社區方面:建立讀書郎驛站,精心開展四點鐘學校和假期未成年人道德實踐活動;開發組建公益性社會組織,吸引家長根據自身特長參與各項活動。
“通過小雷鋒培養計劃,我們想達到三方面效果,”蔡校長說,在學生方面,通過“吾學、吾思、吾議、吾行、吾悟”,激發未成年人對道德的思考和實踐,使學生從小樹立文明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長方面,通過鼓勵參與各項公益實踐活動和親子互動活動,進一步培養和發揮典型的示范、引導和帶動作用;在社區方面,有助于積極培育和發展社會公益組織,擴大公益隊伍,活躍社區文化,增進鄰里感情。
“00后”續寫雷鋒日記
從今年3月份開始,首南第一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們有了一門新的課程寫“雷鋒”日記,經過幾個月的學習,記雷鋒日記已經成為學生們的習慣,他們將自己學雷鋒的活動、做好事的感想,用自己質樸的話語寫在日記里。“身為班干部,我總是幫助同學補習功課,下課了,同學們都積極擦黑板,生活中的這些小事讓我感受到雷鋒精神無處不在。”四年級的高同學告訴記者。
現在,每周五的主題班隊活動中,各班的班主任都會選取“小雷鋒日記”在班級里閱讀。
“當我聽到彎腰拾起地面垃圾的一瞬、乘公交車時主動引導小同學們排隊的一個行動、給老師送上潤喉片的溫暖……我突然發現在新雷鋒日記中同學們不僅關心著他人,更在向我們傳遞著幸福,這也讓我開始留心生活。”四年級2班李同學說。
雷鋒精神:在“00后”身上傳承
“我真沒想到,身邊不經意的小事竟然能發現如此大的光芒,”四年級的小佳佳深有感觸,自從記“雷鋒日記”以來,她發現其實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多,比如,她發現地面走廊很臟,于是就當了一回小清潔工。班主任老師說,雖然極其普通的一件小事,但小佳佳既得到了實踐,也讓她知道,好事不分大小,做好事也不難。
學校也為此建立了成長效機制。在學校的宣傳欄上,“小雷鋒日記”貼滿整面宣傳欄,鼓勵孩子們記錄身邊的好人好事;每個班級的通訊員收集班里小雷鋒的事跡,及時向學校大隊部匯報;學校還將先進事跡通過QQ及時向家長發放喜報,讓家長也分享孩子們的喜悅。
四年級一班學生家長關注到女兒最近的變化。“以前她老嫌我們嘮叨,現在好像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了。晚上洗漱時主動幫我們打洗腳水,當我們準備亂扔垃圾時,她會主動提醒不遠處有垃圾箱。”這位家長說,"小雷鋒"培養計劃悄悄改變著孩子,也時刻提醒大人要保持好的習慣。”
一名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告訴記者:“當下,有一部分人視追名逐利為首要任務,雷鋒,在他們眼中已經像一個過氣的明星。但是,我要讓我的孩子了解雷鋒,記住雷鋒,好好學習雷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