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日記范文(精選29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蝸牛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蝸牛日記 篇1
10月13日晴今天,我繼續養我的小蝸牛。我拿出飼養盒一看,小蝸牛一點動靜也沒有,躲在它的殼里,怎么也不肯把頭伸出來。咦!我的小蝸牛怎么了?我再仔細一看。
呀!原來飼養盒里太干了,連我給它喂的葉子都全干了,一捏,葉子就碎了。我馬上在飼養盒里放了一點水,小蝸牛立刻就把頭伸出來了,而且好象很餓的樣子。唉!現在已經太晚了。小蝸牛,這些葉子你就將就著吃吧,等明天一大早,我再摘新鮮的葉子給你吃。
蝸牛日記 篇2
一只小蝸牛住在港口附近的石頭縫隙里。它光禿禿的,沒有花也沒有草。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他拿起小房子,開始了一段個人旅程。
小蝸牛爬上一棵大樹,看見一只喜鵲在樹上蓋房子。它撥弄著它的兩根觸角,羨慕地看著喜鵲說:“你的房子真漂亮!”喜鵲一邊蓋房子一邊回答:“謝謝你,歡迎來到我家!”小蝸牛告別了喜鵲,爬啊爬,爬進了五顏六色的花里,看見一只蝴蝶在花里跳舞。小蝸牛不禁贊嘆道:“你真的很擅長跳舞!”蝴蝶搖著美麗的翅膀:“謝謝你的贊美。我們下次可以一起跳!”
小蝸牛爬啊爬,氣喘吁吁,筋疲力盡。它會繼續前進嗎?它猶豫了。然后喜鵲飛過天空,喊道:“來吧,小蝸牛!”前方還有更多美麗的風景!聽了這話,蝸牛恢復了信心,休息了一會兒后繼續向前爬。最后,它爬上了一座小山。
看著清澈的河水、綠草和五彩繽紛的花朵,它很開心。這時,喜鵲和蝴蝶也飛了進來。他們一起唱歌跳舞,度過了快樂美好的一天。
蝸牛日記 篇3
今天我寫完作業不久,下起了傾盆大雨。可我卻下去玩了。
我一下去,哇!映入眼簾的是“蝸牛大軍”,這些蝸牛像打仗的戰士,四面八方分布在各個地方。在草叢中的,像是草叢兵。在墻上巴著的,像是狙擊手。周圍的幾顆大樹像是高高升起的國旗……我仿佛也是一只蝸牛,巴在墻上要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我忽然打了一個寒戰,這才從想象中醒來。忽然從我的大腦中蹦出了一個想法。養蝸牛這種事易如反掌,而且老師還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想完便把一只蝸牛帶回了家,還總回頭看著那不可思議的一幕。
回到家,我把那只小蝸牛放進一個寬敞的紙盒里,給他們一些菜葉和黃瓜片。第二天,菜葉們“傷痕累累”,黃瓜片中心被掏了一個大大的洞。我還知道了蝸牛一般不吃變質的東西。可是今天蝸牛不動了。爸爸說它是野生的,不能在家里養。
今天我們把蝸牛放回了大自然。這才戀戀不舍的回了家,我希望它們在大自然中快樂的成長。
蝸牛日記 篇4
星期六上午,陽光燦爛,我配合著這樣的好天氣,去公園里看花。在花池邊兒的草叢旁,竟然發現了一只灰色的小蝸牛正在吃草葉。我驚喜起來,如此機會,怎能失去,忙小心翼翼地把它帶回了家。
回到家里,我仔細觀察,它的一對觸角竟然不一樣長呢,左邊稍長,右邊的短些。眼睛像小米粒似的。小嘴巴在觸角的下方,只是一個很細的小縫兒。媽媽說過,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25600顆呢!牙齒很小,肉眼無法看到,但卻十分厲害,就是把蝸牛放入一個比它的身體還硬的紙盒中,它也能咬破紙板鉆出來。
仔細看了一會兒,我覺得,小蝸牛的殼兒最讓人喜歡。那硬硬的殼兒上有一圈一圈的花紋,像陀螺一樣,很好看。我伸出手去,想再去摸摸這美麗的硬殼,但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的觸角,這只蝸牛就立即把身子和頭都縮到殼兒里去了。哈哈,真好玩兒!
隨后,我又發現,小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有一條水漬般的痕跡,一摸感覺很黏。這是怎么回事?拿起《十萬個為什么》一查,原來呀,蝸牛的肚子下面有很多小“腳”,這就是蝸牛的腹足。腹足會分泌黏液,像潤滑油一樣,使得蝸牛爬行的時候不那么吃力。別看蝸牛小,可蝸牛有自己的獨特本領呦!
這一天觀察小蝸牛,讓我越發喜歡觀察事物,知道努力學習,才會增長自己的知識。明天開始,我要更加細致地去觀察周圍的一切,發現更多的不同。
蝸牛日記 篇5
昨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找蝸牛。我想蝸牛的外形應該是這樣的,它背著一個像房子一樣的殼,細長的觸角,小眼睛……但是,我還是很想看看蝸牛真的樣子,我猜它一定很可愛、很聰明、很天真。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要不先去花壇找找看,沒有的話我幫你買。”我和爸爸在樓下找了很久,連蝸牛的影子都沒看見。原來我忘了,蝸牛下雨天才有,不下雨是找不到的。于是,我們上樓告訴媽媽沒找到蝸牛。媽媽爽快地說:“我給你買。”我實在太開心了,內心很期待。今天放學,媽媽把蝸牛帶給了我。看著這幾只大大的蝸牛,我心里好激動,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白玉蝸牛個頭很大,身體肉白色,軟軟的,如白玉一樣。它背著螺旋形貝殼,殼硬硬的,頭部有兩對細長的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一對上有兩個小黑點。你肯定不知道,讓我告訴你吧,那就是蝸牛的眼睛。
我把蝸牛放在一個大玻璃缸里,我發現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粘液。蝸牛爬得好慢好慢,就像放慢鏡頭。
雖然蝸牛很可愛,我也很喜歡它,但是它屬于大自然的,我想等觀察完了,一定要把它放回大自然,讓它回去找媽媽,因為它有自己的媽媽,就像我有我的媽媽一樣。
蝸牛日記 篇6
去年暑假,我去外婆家玩。那天剛下過大雨,我正在院子里玩,突然發現菜葉上有幾只小蝸牛。我開心極了,像發現了寶貝似的。
小蝸牛可真趣!瞧,它們的身體上都背著一個個淺棕色的硬殼,就好像一個小房子。硬殼上那一圈圈的螺紋,看上去像蚊香,又像是棒棒糖。蝸牛一對觸角長,一對觸角短,好像是電視機上的天線。我的好奇心萌發了:蝸牛難道只喜歡吃菜葉嗎?蝸牛有視覺、嗅覺、觸覺嗎?
為了證明我的猜想,我把一只蝸牛捉到盤子中央,四周分別放著一片蘋果、一顆糖、一塊餅干、一片菜葉和一瓣大蒜。接著我就在一邊觀看蝸牛的反應。蝸牛并沒有做出什么驚人的舉動,它徑直慢慢地向菜葉爬去,大口大口地啃吃起來。
我大失所望,正當我垂頭喪氣時,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我把蝸牛對著餅干放,它會不會去吃餅干呢?我一拍手:“對呀!我怎么剛才沒想到呢?”
于是,我把蝸牛對著餅干,放開手讓它去爬。只見蝸牛先爬到餅干旁,用觸角碰了碰,突然扭過頭往回爬去。它來到大蒜旁,只用觸角在空氣中揮了揮,馬上轉過身子爬走了。它又來到糖前面,圍著糖轉了幾圈,失望地回過頭。正當它灰心地爬著時,抬頭一望,是菜葉!蝸牛爬了過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時,空氣中飄來蘋果的香氣。蝸牛有點動心了,爬到蘋果前又貪婪地品嘗起來。
看到這兒,我心里似乎有了結論,便去查了資料。果然不出我所料,蝸牛的視覺很弱,靈敏的是嗅覺和觸覺,而且只喜歡蔬菜水果類。
從這件事情中,我知道了動物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研究,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蝸牛日記 篇7
今天,我上完一堂好課回家,發現已經有兩只小寵物了,————蝸牛和蝸牛嚕嚕。
他們第一次住在我們家,對所有陌生人都很感興趣。他們很快就鉆進了殼里,不讓我們看見。一會兒從殼里出來,伸展他柔軟的身體。
露露似乎屬于一只“豬”。他總是吃他喂的東西。他非常喜歡“爛蘋果”。他總是用他巨大的身體擠壓蘋果并吃掉它們。他不知道如何下手。他熱切地看著他們。它也喜歡吃“肉”。每次我遇到不能咀嚼的肉渣,我都會“獎勵”它吃。它吃的“油膩的臉”充滿了美味。我從我的眼睛里看到它,我喜歡它在我的心里。
此外,沒什么。這是一個“隱藏的專家”為什么說它是“藏東西的大師”?標題來自它的頭部。每次我做“蝸牛記錄”,它總是“滾動”它的頭。我上下左右看了看,但是我找不到它。這是我的“偉大”發現之一。當我第一次見到它時,我以為是海螺,我喜出望外:哈哈,我媽媽送我一只海螺來玩,真是太好了。我正要拿它,突然“海螺”動了。我連忙縮回手,慢慢地“海螺”伸出了它的頭。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我發現蝸牛的頭躺在地上,沒有高高抬起,所以我知道不是所有的蝸牛都抬起頭來。
這是蝸牛“白白”和“陸璐”。它們是多么可愛和有趣啊!
蝸牛日記 篇8
一天,我在花園里發現了一只蝸牛。
今天老師正好要求寫一篇觀察日記,我不就可以寫蝸牛了嗎?反正科學課上我們也學過,對!就寫這個,我抓起蝸牛三步并作兩步地跑回家里。
我把蝸牛和菜葉放進瓶子里,可是這個蝸牛受到了驚嚇,就縮進殼里不出來了。這時坐在旁邊的爸爸開口說:“放點水進去,它就會出來了。”我按爸爸說的做了,果然,不到一會兒小蝸牛就小心翼翼地探出了身子,我高興極了,趕緊觀察。它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長的一對上面,觸角長在短的一對上面。它的嘴巴就像圖釘眼一樣大小,不過你可千萬別小看它,里面有成千上萬顆牙呢!再看看,蝸牛雖然有腳,但是它是靠腹來前進的。
另外,你知道怎樣準確的區分雌的和雄的嗎?其實呀它們是雌雄共體的。蝸牛最喜歡吃青菜葉、果實;還有它喜歡在陰涼的地方待著;如果你用小木棒輕輕地碰它的眼睛等部位,蝸牛就會立刻縮回殼去。
啊!小蝸牛可真有趣呀!
蝸牛日記 篇9
20xx年9月9日星期三陰
用盡最后的力氣打開門鎖,門剛推開,我就倒在了沙發上,心里搜索著所有能抱怨的句子:無情、冷血的電動車呀,你為什么偏偏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啊?
下午,媽媽接我放學,可是車子才騎到半路,便傳來一陣提示鈴:嘀嘀嘀!過了幾分鐘,它又叫起來,老媽一看,都露出“啊哦”的表情。哎喲,我的老天爺!才剩1格!我一看車速越來越慢,從一頭跑得飛快的馬,轉眼便成了一只蝸牛。我見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媽媽轉過頭笑著對我說:“不著急,今天我們騎蝸牛回家。”
老媽的話,讓我哭笑不得,就這樣挪,猴年馬月才能到家呀。我們雙腳點地,猛地一蹬,車向前了一步,我越用力,它叫得越大聲,哎,感覺我美好的一天毀了。
蹬著蹬著,腳給蹬麻了,沒辦法,只好下來一會兒推一會兒蹬。可屋漏偏逢連夜雨,陡路、紅綠燈都成了我和老媽回家的障礙。路人看見我們這樣子,紛紛投來同情的目光。后來,我和老媽實在沒力氣了,只好打電話求助。忙活了一陣,才把電動車這尊大佛“搬”走了。原本10分鐘的路程,卻被我們推遲了整整半小時!
電動車呀,你別的時候沒電不行嗎?干嘛偏偏在這時候停電。下次,你可別再掉鏈子了。
蝸牛日記 篇10
我家里養了一只大蝸牛,長得很大,有兩對觸角,還有一個象田螺一樣的殼,非常美麗。它的身體很柔軟,乳白色,可分三部分:頭、腹、尾。
我給鍋牛安置一個舒適的家,陰暗、潮濕的地方。每天給它吃青菜葉子,鍋牛吃得很快,還拉出黑呼呼的大便。它喜歡晚上出來運動,慢慢地爬,伸出長長的觸角,兩個眼睛圓圓的,逗它一下立即縮回去,真有趣!鍋牛是靠氣孔呼吸,它爬過的地方還會留下白白的痕跡。
我非常喜歡這只鍋牛,我還想開一個蝸牛農場呢!
蝸牛日記 篇11
今天我上好課回家,發現家里已經住下了兩只小寵物——-蝸牛白白和蝸牛露露。
它們第一次住到我們家,對一切陌生的都很感興趣,它們一會兒鉆進殼里,不讓我們看;一會兒鉆出殼外,舒展著自己柔軟的身體。
露露好像是屬“豬”的,喂進去的東西向來都吃,它非常喜歡“爛蘋果”,總是用自己龐大的身子壓住蘋果,再吞食,弄得白白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在一邊眼巴巴地看著。它也喜歡吃“肉”,我每次碰到咬不碎的肉渣時,都會“賞”給它吃,它吃的“油光滿面”,津津有味,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再說白白,它是“躲藏能手”。為什么說它是“躲藏能手”呢?這稱呼是因它的頭而來的,每次我做“蝸牛記錄”的時候,它總是把頭“卷”進去,我上下左右看了個遍,也找不到。我的一個“偉大”的發現就是因此而來。剛開始認識它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個海螺,心中暗喜:哈哈,媽媽真好,還送個海螺給我玩。我不由分說就要拿,忽然,“海螺”動了一下,我慌忙收回了手,慢慢地,“海螺”伸出了頭,我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發現這只蝸牛的頭是趴在地上,而不是高高揚起的,所以知道了不是所有蝸牛都是揚起頭的這個發現。
這就是蝸牛“白白”和“露露”,它們是多么可愛,有趣呀!
蝸牛日記 篇12
十一長假的一天早晨,我看見我家的院子里有一只蝸牛,我就盯著蝸牛仔細的觀察起來,我發現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它的殼是土黃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點,固定在腹部上,輕輕一碰,它的觸角就立刻縮進去,三秒鐘后觸角慢慢變長的時候它會縮下來一點。
為了觀察蝸牛,我便把它放到一個透氣的盒子里養了起來,蝸牛白天有點懶,不怎么愛爬行,經常躲在菜葉下一動也不動。小蝸牛的殼上有螺旋形的花紋,它是用腹來爬行的,統稱腹足,小蝸牛爬行的速度很慢但非常有趣,它先把前半身往前一挪,再把后半身“拉”向前方。小蝸牛的身后拖著一條短短的小尾巴,爬行起來小尾巴就像女孩的辮子,一搖一擺的。小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粘乎乎、亮晶晶的白色濕痕,別看蝸牛小,它吃起菜葉可快了,沒多大功夫葉子就被咬了幾個大洞,幾天內竟然能吃掉好幾片菜葉。
通過幾天的觀察,讓我覺得小蝸牛非常可愛。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能傷害動物,因為在生物里面少了那一種動物都不行,所以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能傷害動物。讓我們為人和動物能夠和平相處出一份力。
蝸牛日記 篇13
昨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一只蝸牛,我本來想和同學下課去抓蝸牛的,可是我們找哇找哇,一只蝸牛也找不到,我們只好失望地回教室了。
晚上,我和媽媽說起了蝸牛。媽媽說:“最近的天氣可能蝸牛比較少,所以只能用淘寶來購買了。”
今天傍晚,媽媽下班的時候,把蝸牛拿了回來。我興沖沖地接過裝著蝸牛的盒子,仔細地觀察起來。
蝸牛是一種軟體動物,它長著一對觸角,一只長,一只短。觸角上兩個圓圓的東西就是它的眼睛。這些內容都是我在科學書上看到的,為什么媽媽買來的蝸牛就好像一個螺絲殼,壓根就看不到小腦袋呢?我猜想:它可能換了環境,感到害怕,才和我玩捉迷藏的吧!于是,我耐心地等呀等,還用小棒輕輕地去觸碰它的殼。過了一會兒,小蝸牛慢慢地伸出了觸角,探出了小腦袋,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就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終于看清了它的模樣。
小蝸牛挪動著胖乎乎的身體,在菜葉中間一步一步慢悠悠地爬行,背著它特有的“小房子”,開始了自己愉快的旅行。
小蝸牛真可愛,我好喜歡它。
蝸牛日記 篇14
10月28日晴
我把中秋節找到的蝸牛養了起來,它們跟我已經熟悉了。
它們有一個軟軟的身體,伸縮自如;它們有一個圓圓的頭,柔軟光滑;它們還有一個螺旋狀的殼,褐色的殼上還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它們還有兩個長長的觸角,一碰到東西就會“躲”回去,有趣極了!
我一共找見了4只蝸牛,后來有一只“不幸身亡”了,剩下一只殼跟玻璃球一般大的蝸牛,一只食指指甲蓋那么大的蝸牛,一只兩粒大米那么點兒的蝸牛。不管大小,它們都很可愛。
他們還有點挑食吶!一天,家里的白菜吃完了,我就給它們切了幾塊黃瓜吃。小蝸牛一見有吃的,不管叁七二十一,爬過去就大吃特吃,中蝸牛爬過去嘗了幾口,不知因為什么,它又不吃了,大蝸牛一看不是菜葉,理都不理。過了一會兒,媽媽買回來菜了,我就拿了一些菜葉給蝸牛,中蝸牛和大蝸牛一看到有菜葉就趕緊爬過去吃了個精光!這不是挑食是什么?
我聽別人說蝸牛還要喝水,我就往瓶蓋里放了些水,給蝸牛放到了窩里。之后我就經常見蝸牛往邊上爬,還低著頭,好像在喝茶。
時間一久,它們就不會像以前一樣往外亂爬了,就是爬到頂端也不往外翻,轉頭就往下走。
我跟蝸牛之間已經有了信任,我要把它養下去。
蝸牛日記 篇15
今天我在學校發現了一只蝸牛,我把它帶回了家,我寫完作業后,找了一個罐子,在里面鋪了一層土,然后把蝸牛放進去,這樣蝸牛就有了自己的家。
晚上把蝸牛拿出來觀察,我把他放在了桌子上,找了一片綠色的葉子放在它的面前,這是媽媽叫我有事情出去了,等我回來后發現葉子沒有了,我很奇怪蝸牛這么小有沒有牙齒,它是怎么吃掉的呢?我上網查了一下,蝸牛的牙齒有25600多顆。這讓人吃驚呀!我想這要讓他咬一口應該會很疼的,哈哈!
蝸牛真是太奇怪了!
蝸牛日記 篇16
我們家有兩對蝸牛,一對是我自己從花壇中捉來的,一對是我老爸幫我從花鳥市場買來的。自從我們家有了兩對蝸牛之后,我就細細地觀察起蝸牛來了,我很想知道蝸牛究竟是怎么樣飲食、活動和起居的。
為了使這兩對蝸牛互不干涉,都有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我把它們分別放到了各自的玻璃缸里,并把兩只玻璃缸緊按在一起,放在了陽臺邊。從此,這對大哥哥和這對小弟弟相安無事地做起了鄰居。
通過初步觀察,我發現這兩對蝸牛還挺有趣的:我自己捉來的那對蝸牛,還是野生的呢!可是個頭長的特別的小,小到只有像黃豆那么一點大!我稱它們為小弟弟蝸牛;而老爸從花鳥市場給我買來的一對蝸牛,大得簡直像圓乎乎的土豆!我稱它們為大哥哥蝸牛。
大哥哥蝸牛畢竟是人工養殖的吧,吃得香,睡得好,所以長得也肥!
據說蝸牛是素食動物。一天,我把大小差不多的兩片菜葉分別放到了兩個玻璃缸里。想不到的是,剛放下不久,一對小弟弟蝸牛就慢慢地往菜葉爬了過來。它們剛爬到菜葉上,就美滋滋地吃了起來。想想它們也許是饑餓了吧,看起來還真的是狼吞虎食!而另一對大哥哥蝸牛卻正好相反,它們都一動不動地趴在原地,像是還沒有反應過來,探著頭,伸著觸角,呆呆地望著小弟弟們在享受的美餐。
第二天我又去觀察了蝸牛,我驚奇地發現這么小的一對蝸牛竟然把這一片菜葉吃的差不多了!再去看看大哥哥蝸牛,菜葉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奇怪,小的反而比大的會吃?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請教了老爸。
老爸看了看兩只玻璃缸里的蝸牛,笑了笑對我說:“其實這很正常。野生蝸牛的個頭就這么點大,再長也長不到什么地方去,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好養得很!而這對大蝸牛是人工養殖的,嬌生慣養,據說還要吃飼料,就算給它吃菜葉,也要鮮嫩一點,你給它吃的這種老的菜葉,它能吃嗎?”“哦,原來是這樣!”我點了點頭,“那就給它吃鮮嫩一點地吧。”
大概貪吃的動物應該喜歡好動吧。通過進一步觀察,我發現小蝸牛整天忙忙乎乎地沿著玻璃缸不是爬上爬下,就是來回兜圈,餓了就停下來吃,吃飽了又接著爬,像是兩位永遠不知疲倦的勇士!
再看看那兩只大哥哥蝸牛就大不一樣了,畢竟它們出身名門,嬌生慣養。早上,當初升的太陽剛把一縷淡淡的、幽幽的陽光灑進玻璃缸里的時候,兩只大哥哥蝸牛就緩緩地爬到了陽光底下,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玻璃缸中的沙石上面。它們都快要把整個身子伸出來了,胖乎乎的,晶瑩剔透﹔翹得高高的兩根觸角就像兩根豎著的旗桿,好不威風;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總是聳立在它們的身后,形影不離,兄弟倆像是在表明:我們還是這兩座房屋的主人呢!
它們清閑地享受著陽光給它們帶來的溫暖,美滋滋、甜蜜蜜
幾天來的觀察,我還發現小蝸牛才住了幾天的家已經臟兮兮的,房子的四周布滿了一點一點黑不溜秋的東西,底下的水也變得渾濁不清;而大蝸牛住的家要干凈得多了,四壁通亮,底下的水也清澈透明!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我又苦思冥想起來……
“這會不會是蝸牛的糞便呢?”我想,大蝸牛別看它大,但它整天躺著,運動量小,吃得少,當然拉得也少;小蝸牛勤勞,運動量大,吃得多,拉得肯定也多。“對呀!”我一下子醒悟過來,馬上揭開了玻璃缸上面的蓋子,把手伸了進去。一摸不得了,粘乎乎的,臭氣也撲鼻而來,令人惡心!
果然是糞便!我終于又一次搞明白了蝸牛的這個奧秘。其實,同是蝸牛,它們也跟所有的動物一樣,在飲食、生活、居住,甚至個性上,都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通過科學老師給我們講授的知識,結合這段時間自己對小蝸牛的觀察,使我逐步認識了小動物的一些特性。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去觀察小動物不僅僅是去了解它們的衣食住行,更主要的還是要去關心它們,愛護它們,讓它們也擁有一個安靜、舒適、溫暖的家!
蝸牛日記 篇17
在科學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觀察蝸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園里去尋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這種小東西。最后,在爺爺的幫助下,終于在一個潮濕的墻角里找到了兩只小蝸牛。
本來在課堂上聽了老師講蝸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現在看到了真的蝸牛,我要把它仔細地觀察一番。
它們的背上背著一個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里。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里開始觀察。
我發現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濕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里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才發現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里,把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去睡午覺了。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吃驚地發現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一看,盒子里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并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特別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蝸牛日記 篇18
一天,科學老師讓我們捉幾只蝸牛來觀察。于是,我和爸爸一起來到菜園里仔細尋找,可連半只蝸牛的影子也看不到,最終,我們在一個潮濕、陰暗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只小蝸牛,我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放進瓶子里。
回到家,我把蝸牛從瓶子里抓出來,把它放在桌子上仔細觀察。蝸牛的身上有一個灰色的小殼,那是它的“避難所”。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一對上有兩個小黑點,聽爸爸說,那是蝸牛的眼睛。我伸出手,輕輕地摸了摸它的身體,感到軟綿綿,粘乎乎的。過了一會兒,小蝸牛開始爬行了,它爬過的地方,留下了一道透明的粘液,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白光。
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我看著小蝸牛,腦海里浮出一個問題。于是,我拿來一片青菜葉、一瓣蒜頭、一塊餅干和一些巧克力,放在蝸牛身邊,看它會吃什么。不一會兒,小蝸牛便爬向了它的“目標”____餅干。小蝸牛爬得慢,好不容易才爬到餅干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可我并沒發覺它吃了餅干。不久,一個小洞出現了,我這才覺得它吃了餅干。小蝸牛吃了餅干后,又把所有東西也都吃了個遍,但在青菜葉上停留的時間最長,在三個小時后,小蝸牛竟把三片青菜葉全吃光了!
通過這次實驗,我知道了蝸牛是雜食動物,最喜歡吃青菜葉。
蝸牛不但可愛,而且能讓人增長知識。
蝸牛日記 篇19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丁嘉鯤一起去捉蝸牛,鯤先發現了一只蝸牛,我馬上又發現了一只蝸牛,爸爸找了好幾只蝸牛后媽媽才發現一只蝸牛。雖然媽媽很晚發現的蝸牛,但是這只蝸牛很小很特別,是黑色的。
回家路上我們發現蝸牛在比賽,兩只蝸牛小小蝸牛爬最快,小蝸牛像黑炭,爬很快。等小小蝸牛爬到瓶蓋頂,它回頭一看,發現大蝸牛還在后面慢吞吞的。
到家以后我們給小蝸牛做了房子,小蝸牛一看到自己的新房子樂得嘴巴都要裂了,急忙往瓶子外面爬,結果掉進一個黑色的盒子里,它想爬出去又被我們捉了回來。
后來我們看了百度秒懂百科,蝸牛丟了殼就會死,因為他的呼吸孔和內臟都在蝸牛殼里。所以我們不能把殼給他弄掉。鯤在蝸牛家里加了水,結果一只大蝸牛淹死了。我想起來丁嘉鯤回來路上把一條蛞蝓丟進了水里也淹死了,我的蝸牛家里沒有放水,蝸牛們在里面舒舒服服的,我還給蝸牛們在家里設置了一個餐廳,他們好像都沒發現。后來我在餐廳里放了葉子,他們就進去了。
真是有趣的一天。
蝸牛日記 篇20
這幾天,爸爸媽媽一有空就陪著我尋找蝸牛。
我們在小區的花壇里,文理學院的草坪里,還有環城河邊的草堆里尋找,卻始終沒有發現蝸牛的蹤影。當我得知班上許多同學找到了蝸牛后很傷心,納悶自己為什么就沒有找到呢?是不是我的運氣太差了?
媽媽笑著跟我說:“也許我們的運氣是比較差,但是有可能我們找的地點和方法不對。如果我們能到一片菜地里找,如果我們能在一下過雨之后就去找,如果我們的觀察力再敏銳一點,說不定我們就能找到蝸牛了。所以做任何事情講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是呀,我不能因為做不好事情就埋怨運氣太差了,這樣是不對的。
正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卻無意間在金時代廣場附近的草堆里看到了一只蝸牛,當時我很興奮。可惜的是,這是一只沒有窩的蝸牛,我真好奇它怎么就沒有待在像“螺螄殼”一樣的窩里呢?那樣我就能把它抓回家養幾天了。這只蝸牛脖子伸得很長,尾巴也拖得尖尖長長的,它的眼睛長在觸角上面,好像兩盞探照燈,爬起來很慢,但是卻一直向前爬著。
我沒有把蝸牛捉回家,希望它能早點找到它的殼,可以給它遮風擋雨。
蝸牛日記 篇21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我看著它,想著蝸牛是怎么呼吸的。蝸牛吃什么?蝸牛沒有腳,為什么能爬?所以我要好好看看。
首先,我想知道蝸牛吃什么。我把蝸牛放在瓶子里,然后在瓶子里放一些蚊子、面包屑和樹葉。這時,蝸牛慢慢爬到葉子上,然后蝸牛開始吃葉子。我知道蝸牛喜歡吃樹葉。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為什么能爬?我把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杯子里。仔細觀察,原來是蝸牛在肚子上和腳上爬行。接下來的問題是蝸牛是怎么呼吸的?我去問爸爸,爸爸說:“蝸牛有一張嘴,它是通過那張嘴呼吸的。”我在里面找到了嘴。原來它是通過它呼吸的。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蝸牛在睡覺。我想叫醒它,但不知道怎么叫醒它。我又問父親。父親說:“你把它放在水里。”我把蝸牛放在水里。蝸牛慢慢醒來,爬出了水面。
蝸牛真的很有趣。我喜歡看蝸牛!
蝸牛日記 篇22
今天,我和姐姐去鄉下玩。我們在菜地里抓了很多蝸牛。我決定讓蝸牛進行一場賽跑,就把它們放在地上排成一排。
有一只蝸牛跑得很快,它拼命地加速,很快超過了其他的同伴,它就是這場比賽的冠軍!還有一個特殊的選手,是蝸牛媽媽背著小蝸牛參加比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第一,她爬啊爬,一步也不停。可惜等快到終點的時候,蝸牛媽媽突然轉彎了,我們只好讓他們退出了比賽。
這場蝸牛賽跑真有趣!
蝸牛日記 篇23
今天,我在窗臺上看見了一只蝸牛。
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輕輕一碰就縮了回去,它的身子滑滑的、濕濕的,背著一個淺棕色的圓殼,殼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花紋,它慢慢地爬行著,我等蝸牛爬了幾厘米后,才發現在它身后有一條銀色、長長的線,我跑去問爸爸,為什么會有一條銀色線?爸爸讓我自己找答案,通過查找,我才知道原來蝸牛留下的銀線是它的分泌物。
那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把饅頭渣、白菜葉、小蚊子放在蝸牛面前,只見蝸牛對饅頭渣和小蚊子都不理睬,慢慢地向白菜葉爬去,不一會兒,就把白菜葉咬了個大洞,原來,蝸牛是害蟲呀!
我把蝸牛從殼中拽出來,摸摸它的腹部,感覺有凹凸不平的“小米粒”一樣的突起,原來,蝸牛就是靠這些“小米粒”爬行的!
我以后要多觀察小動物,多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使我能更好地認識它們,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
蝸牛日記 篇24
X年X月X日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見了幾只蝸牛.我便觀察起它們來了.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直直的觸角上.它的背上背著一個又圓又大的“房子”,卷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有一只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去了.我連忙跑下去,心里在為它擔心:它會死掉嗎?等我到了臺階邊,我看到它淘氣地貼在臺階的邊沿上.我慢慢把它們拾起來,裝進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們一起睡覺去了.
蝸牛日記 篇25
今天,我們上了科學課。科學老師給我們講述了蝸牛的身體結構及特性,我就對蝸牛感興趣了。
放學了,我抄好作業要回家的時候,我突然有一個念想在我的頭腦里一下子穿梭了過去,你們都想知道這個念想是什么吧!嘿嘿,答案揭曉。謎底就是:“我還不如自己去抓一只蝸牛,放在家里的飼養箱里飼養,順便可以觀察觀察科學老師所講解蝸牛的各種特點與習性,比如蝸牛有沒有牙齒,蝸牛會在哪里出現等等問題。”我帶著問題和好奇心去捉蝸牛。
我來到一個地方,那就是學校校牌后面的草叢中,我的許多同學都是在這里發現蝸牛的,真的我才沒費幾十分鐘的勁就抓了一只蝸牛,我發現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它的殼是棕色的,全身濕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里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我把它抓到家里的飼養箱內,我先把飼養箱內放一層粗沙和土壤再加水,飼養箱就做好了,蝸牛就被我放進去了,我還把綠色的菜葉散在了飼養箱內。第二天,我早上起來去看蝸牛,一個問題在我腦海里浮出了。咦,菜葉怎么一夜之間就被蝸牛啃掉了這么多的洞,我就覺得蝸牛應該有牙齒。我上網查了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蝸牛是世界上擁有牙齒最多的動物,它有25600顆牙齒,還有一條更讓我吃驚的是:蝸牛的牙齒有135排,每排有300—350顆!看到這兒,我想:好厲害呀!有那么多牙齒。不過它真幸運,那么多牙齒,肯定不怕吃糖把牙吃壞了,哎——我該幫蝸牛換食物了,我把蝸牛昨天吃剩的菜葉給拿了出去,蝸牛在一旁點點頭好像在跟我說:“小主人你終于來幫我換食物了,一夜沒見了,好想念你啊!”菜葉拿出來了之后我發現了蝸牛排出來的糞便,怎么是綠色的呢?真奇怪。后來我知道了為什么?因為蝸牛吃什么顏色的食物,排出來的糞便也將會是什么顏色。
這就是我捉的蝸牛,它可愛嗎?觀察身邊的東西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好玩!如果不信你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觀察的樂趣。
蝸牛日記 篇26
11月11日星期六陰
我家養了七只活潑可愛的蝸牛。
蝸牛的背上總是背著一個巨型的螺旋狀房子,行動非常慢。這讓我想起了一句歌詞:“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它們的頭上還長著兩對觸角,那對長一些的觸角上,還長著一雙小圓點似的黑眼睛。當它們想觀察事物時,就會仰起頭,伸出長長的脖子,那對長的觸角左右搖擺,四處張望,好像在打聽消息呢!
他們也很膽小呢!有一次,我不小心用筷子碰了一下正在爬行的蝸牛,它的頭立刻“嗖”的一下沒了蹤影。咦,怎么只剩下個殼了,蝸牛呢?不會是長了腿丟下“房子”跑了吧?我邊看邊想著。過了一會兒,蝸牛居然從那殼里鉆出來了,搖晃著觸角,好像在說:“嘻嘻,我在這兒呢!”然后,又開始緩慢地向前蠕動。
不要以為蝸牛都很膽小,其實玩起來也是很瘋狂的喔!我還看到過他們玩疊羅漢呢!他們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一個一個爬到對方的背上,有些甚至爬到對方頭上來。一次,有五六只小蝸牛一只疊著一只地趴在一只大蝸牛的“房頂”上。大概是因為太重了,這歪歪扭扭的“高墻”壯烈地倒塌了下來。小蝸牛的自我保護意識還很強哦,眼見大事不妙,馬上把頭縮進殼里,以免受傷。才稍緩了口氣,它們又一只只伸出頭來,各自爬去找玩伴了。
你看,我家的這七只蝸牛可愛不?
11月15日星期三陰轉小雨
昨天下午放學了,我一回家,就抽出點時間,給一些小懶蟲蝸牛們做“健身活動”。
我往蝸牛的窩里一看,一眼就瞧見了“房頂”上有三只縮頭蝸牛。而它們的伙伴們,有的在散步,有的在玩背背游戲,有的在吃美味的點心呢。我拿筷子敲敲這三只“小懶蟲”的殼,它們卻依然一動不動地縮著。于是我把它們放到一個圓柱形的、裝滿了水的瓶子里,看它們會怎樣呢?
過了一會兒,當我再去看它們時,奇跡發生了。縮頭烏牛們把頭伸出來了,脖子伸得很長很長。趁它們還伸著脖子,停留了一下,我趕緊把尺子拿來量。啊!不得了,脖子長度竟然有三厘米兩毫米這么長,一般情況下可只有一厘米多呢。
它們是太怕水了吧,拼命地往上爬。其中一只蝸牛寶寶太小了,只能爬到一只大蝸牛的背上,讓大蝸牛背著它爬上去!
原來把縮頭蝸牛放到有水的瓶子里,它們還是會自己爬出來的。
11月18日星期六天氣陰冷
早上,我還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突然傳來媽媽的大叫聲:“你們快來看,蝸牛怎么脫殼了?”聽了媽媽那難以置信的叫聲,我立刻爬起來,套件外套,就沖到大廳,看看蝸牛是怎么了。
當我看到那只蝸牛時,嚇了我一跳。原來,蝸牛脫了殼以后,背上的肉就掉到下面來了,它爬動時,后面就像拖著一個螺旋狀的大石頭,看起來爬得很吃力,比原來背著房子爬動還辛苦。
這時,我還發現這蝸牛旁邊的一個角落里,有一堆又小又圓的小顆粒,好似米黃色的小珍珠,這些是什么呢?難道是那只脫了殼的蝸牛生的小寶寶?難道蝸牛生了小寶寶就會脫殼?脫殼了后還會長出殼來嗎?我不禁疑惑起來。后來爸爸告訴我,螃蟹脫了殼會再長出來,我猜測蝸牛也是一樣的。
哈哈,我又想捉弄蝸牛啦,看看它在沒有殼的情況下受到危險是怎么自衛的,還會不會把頭縮起來呢?于是我把筷子拿起來,往他眼睛旁一碰,你們猜會怎么樣?告訴你們,它還會像原來那樣把頭縮回去,而且整個身子縮成一團,一動也不動。
呼——我的這只蝸牛,你居然變成了一只“縮頭無殼”的蝸牛了。我會繼續觀察你的,期待你再一次長出殼來!
蝸牛日記 篇27
10月2日陰
我家里養了一只蝸牛,它的殼是土黃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點。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觸角頂端是它的眼睛,至于短觸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當我用手指碰它的觸角時,它的觸角就會馬上縮回去。過一會兒,覺得沒危險了,又伸出來了。
蝸牛白天很懶得,經常躲在菜葉下一動也不動,肯定是在偷懶睡午覺呢!我拿來水盆,把它放在水里,它馬上快速地用它的腹足爬出了水面,爬的還挺快啊!上了岸,還有節目等著它呢,我和爸爸找來一根棉線,拉直了橫在它的飼養瓶口上面,然后我把蝸牛放在棉線上。蝸牛用兩邊的腹足緊緊地夾住棉線,身體倒掛在棉線上,慢慢的向飼養瓶邊爬過去,到了瓶邊,它很快地向菜葉下爬過去了,原來它又想去睡懶覺了啊。
10月3日陰
蝸牛在沒伸出殼時,口朝底部。
蝸牛主要吃綠色植物的葉子,它先用觸角碰一碰食物,覺得周圍安全了,就吧嘴完全張大。
蝸牛有四個觸角,上面一對比較長,是用來探路的;下面的一對就是用來感應食物味道和探路的。我還發現蝸牛群喜歡疊在一起行動。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至于為什么要這樣我也不知道。
10月4日晴
蝸牛的殼是有不同顏色的,大的蝸牛的殼是棕色和條紋組成的;相反,較小的蝸牛的殼的顏色比較淺,不過條紋的顏色和大蝸牛的相同。
蝸牛長得越大,它的殼就會越大,殼上的螺紋圈就越多。而且,一旦遇到敵人攻擊,殼就成了蝸牛最有力的“保護傘”了!
10月5日晴
蝸牛喜歡到潮濕的地方活動。下雨后,蝸牛就會出來透氣,因為雨后的地面很潮濕,適合蝸牛活動。
我還觀察到,蝸牛的大便是棕綠色的,為什么有綠色呢?因為蝸牛主要吃的菜葉是綠色的呀!
如果蝸牛吃東西,一天就會大便1~2次左右。
10月6日晴
我觀察到蝸牛一般是合起來行動的,它一邊走,一邊留下自己的氣味,以防萬一。如果自己找不到同伴了,那同伴也可以由氣味找到自己。
蝸牛有一種透明的液體,邊走會邊流出來,可能是一種記號吧!假如自己迷路了,看到或聞到自己的透明液體,便知道自己走過這條路!
10月7日晴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的走路。我想,蝸牛沒有腳,怎么會走路呢?
原來,蝸牛就是靠身體的蠕動來走路的,不過走得很慢。
蝸牛的殼也是它走路的工具哦!因為殼可以讓蝸牛的身體保持平衡。
蝸牛日記 篇28
我家里養了一只蝸牛,它的殼是土黃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點。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觸角頂端是它的眼睛,至于短觸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當我用手指碰它的觸角時,它的觸角就會馬上縮回去。過一會兒,覺得沒危險了,又伸出來了。
蝸牛白天很懶得,經常躲在菜葉下一動也不動,肯定是在偷懶睡午覺呢。我拿來水盆,把它放在水里,它馬上快速地用它的腹足爬出了水面,爬的還挺快啊。上了岸,還有節目等著它呢,我和爸爸找來一根棉線,拉直了橫在它的飼養瓶口上面,然后我把蝸牛放在棉線上。蝸牛用兩邊的腹足緊緊地夾住棉線,身體倒掛在棉線上,慢慢的向飼養瓶邊爬過去,到了瓶邊,它很快地向菜葉下爬過去了,原來它又想去睡懶覺了啊。
蝸牛日記 篇29
還是小蝸牛有意思。每當我把菜葉子放進盒子,它們就好像聞到了香味,一波一波歡快地吃起菜來,沒多久菜葉子就被咬了幾個大洞。吃飽后,它們還圍成圈,做起游戲來。
而最有意思的要數疊羅漢了,那次我們給蝸牛清理房子,媽媽就把它們全部搬到了一張餐巾紙上,不一會兒,我發現有四個小蝸牛爬到了一起,還互相疊了起來,嘴中還吐著粘液,把同伴裹了起來。真是太好玩了。
飼養蝸牛的過程很有意思,雖然大蝸牛性格比較“沉默”,小蝸牛相對活潑點,但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我要繼續觀察下去,讓自己能更了解蝸牛。
【蝸牛日記】相關文章:
蝸牛日記05-06
蝸牛日記05-07
蝸牛的觀察日記10-09
蝸牛日記范文10-13
描述蝸牛的日記07-03
蝸牛觀察日記精選06-11
蝸牛心情日記06-20
捉蝸牛日記01-24
蝸牛觀察日記02-10
觀察蝸牛日記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