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蒼南成教中心學校 朱偉
長期以來,中學作文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口頭作文的訓練。這必導致大部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下降,學生中存在的“會寫不會說”的現象即是明證。為了解決學生的這種作文能力失衡問題,在教學中,我從傳統的“成語接龍”游戲中獲得啟示,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接龍法”。此法具體操作可概述為“經歷三個階段,堅守兩個原則和牢記一點注意”。
三個階段
在實施過程中,由易而難,“接龍法”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接詞階段。這一階段實質上相當于傳統的“成語接龍”:按自然組,把班級學生分成四組;在每堂語文課的前四分鐘,由教師出題,每組限時一分鐘分別輪流接詞;對每組在規定時間內接詞數進行統計,并在每周周未,按周接詞總詞數,評選出優勝組。需要說明的是,接詞中,學生所接的詞不限于成語,即只要能接上詞就行。本階段的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思維反應的敏捷性,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而最重要的是鼓勵學生開口,并讓學生體會到開口的樂趣,為下一階段的開展打下基礎。
接句階段。“鼓瑟不難,難于調弦;作文不難,難于煉句。”這句話道出了本階段的重要性━━既是前一階段的延伸,又是后一階段的前奏。訓練中,可采用如下方法:在每周的作文課上,用半節課時間,以當堂書面作文題為題進行分組接句訓練;接句規則類似接詞,但可忽略句未語氣詞,且所接句子必須圍繞主題并含有自己的看法;規定每次接句,每組接句員必須達到一半人數。現舉一實例片斷進行說明(括號為教師即時點評):
題目:假如我來教作文
師:“同學們,假如讓你來上作文課,你將怎么做呢?”
甲(1):“做法之一: 出好題,解清題。”(直接了當,干脆!)
乙(1):“提起筆,筆莫停--這是我的作文教法。”(運用倒裝,接句自然,聰明!)
丙(1):“罰抄罰寫,寫不出好作文,作文課要讓人心里想寫、愛寫才行。”(運用諧音,批評現實,中肯!)
丁(1):“行,你肯定行--這是我第一節作文課的主旨。”(大膽激勵,有見識!)
甲(2):“‘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要寫好作文,就必須多看、多想、多動筆。”(方法雖“笨”,但很實在)
乙(2):“比起別人,我的方法很笨,不說也罷。”(滑頭,記過一次)
丙(2):“說與寫并重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捷徑。”(忽略虛詞,觀點鮮明)
丁(2):“盡量放松,消除對作文的恐懼,應該是作文課的一大要務。”(好一個寫作心理學家)
……
限于篇幅,不能盡述。還需說明的是,本階段訓練教師要注意學生接句的思想性和邏輯性,并要及時地進行點評和必要的方法指導。
接文階段。接文是“接龍法”的最終目標,在經歷了前兩階段,特別是接句的訓練之后,教師應視情況及時地進行接文訓練。從形式上看,接文與接句相似,但接文是接句的延伸,二者要求不同:接文重在一個“文”字,即除了接話頭之外,還必須較清楚地闡明自己的觀點、立場,并對之進行證明,從而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實施過程中,接文可以按兩種形式進行:一是合作接文,即組內合作接文競賽,看哪一組接得最長、最好;一是組間競賽接文,即在組與組之間派出的代表進行接文對抗比賽。前者主要適合于課外學生自行訓練,后者用于課堂教學之用。在本階段訓練中,每月訓練量不應少于兩次,每次一課時。
上述三個階段不是簡單的直線遞升,而是呈現螺旋交叉上升。在實施中,接詞階段是一直在進行的,并不是一到接句階段就結束。相同地,接句階段的結束并不是在接文階段一開始,而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接文之后,并且,若學生的接文水平跟不上,接文就有可能變回接句。之所以分成三階段,主要是考慮到各階段訓練的側重點與目的不同而已。
兩個原則
在實施“接龍法”過程中,要堅守兩個原則:
一是激勵原則。由于長期以來的作文教學失誤,學生已經習慣于“守口如瓶”,因此,要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就要求有一系列的方法去激勵學生。在此,一方面可以大膽地采用“無錯激勵”,即只要是學生能說出的,就是對的;另一方面是“樂趣激勵”,即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發現自己,領略對抗中撞出地智慧的火花,對“接龍法”產生最大的興趣。
二是民主原則。在實施過程中,可以設置意見箱,讓學生對“接龍法”提出意見,并選取中肯的對其進行修改;可以讓學生參與作文題目的制定,使訓練更接近學生實際;可以讓學生進行了解評價的方法,學會評價等等。總之,要充分發揚民主,使“接龍法”成為學生自己的訓練方法,從而讓學生喜愛“接龍”。
一點注意
作文要靠兩條腿走路才行,一條是書面作文,另一條就是口頭作文--這是許多語文教育家的看法。因此,在實施“接龍法”時,要把它與書面訓練等量齊觀,要有計劃。一是在實施前,必須進行學生情況調查,了解學生特點,并針對所掌握的情況,安排相對應的訓練材料和訓練點,制定訓練計劃;另一個是在實施中,要根據訓練情況,不斷對訓練計劃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訓練時間上,必須給予充分地保證。
綜上,只要訓練得當,“接龍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思維能力是肯定有幫助的。同時,它對我們語文教師也提出較高要求,不但需要花大量精力查資料備課,而且對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是一次挑戰。當然,“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對學生有利就是好法。在此,期本文能起拋磚引玉之功用,讓社會都來關注學生口頭作文的教學。
[接龍法--口頭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生日祝福語接龍
4.簡單口頭自我介紹
5.初中口頭自我介紹
10.滿腔怒火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