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背誦不僅是學生一項重要學習活動,也是教師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分。背誦可以積累豐富知識,開啟心智,陶冶性情,修身勵志,增強記憶能力。三種背誦方法:一、整體朗誦法。二、吟誦法。三、結構背誦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背誦方法。
正文:
背誦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尤其是學習語文。沒有哪個人可以不背誦就把一門語言學好的。盡管人們都說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容易記、才記得牢,但我更認為,只有記牢了的東西自己感受才更細膩更真切,也只有記牢了才理解得更深透,從而促進一個人才能的增長和思想境界的提高!拔恼聽,秀才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些詩句強調的盡管是熟讀,但讀熟了自然就能背誦了,熟讀的過程其實也是背誦的過程。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家莫不重視背誦。我國現代文學大師茅盾先生背《古文觀止》《紅樓夢》,終有大成,被傳為佳話。而巴金、錢鐘書等人更是把古今中外的名著背得滾瓜爛熟,一舉成名。由此可見背誦的妙處。
那么,背誦究竟有哪些好處呢?具體說來,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1、可以積累知識。把古今中外的精華通過背誦牢記于心,天長日久,必生奇效。2、可增強語感,抑揚頓挫,節奏音韻,反復長吟誦讀,其味自明。不僅可以陶情冶志,還能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3、可以提高記憶力。記憶能力,后天訓練而成,不練不知道,一練生奇效。4、背誦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5、背誦還能激活學生思維,開發智力?傊,背誦好處多多,射出一箭,獵獲多雕。
一、 激發興趣,點燃學生背誦之火。
興趣是一個人從事一項活動并深入下去的泉源和動力,是取得成功的孵化器和催化劑。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粋人有了興趣,心中就能點燃一團火,就會對別人的奇才異能之舉表現出欣羨之情,并發生濃厚的興趣。利用這點,教師就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了。首先,教師可以講解一些古今中外博聞強識、過目成誦的奇聞軼事,務求講得繪聲繪色,學生必然聽得津津有味。然后,教師充分發揮自己作為老師的特長和優勢,以身示范,在學生面前大顯身手。比如,教師可以把古代文學中的精粹名篇如《蜀道難》、《滕王閣序》、《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篇目發給學生,自己一口氣背出來,絲毫不爽,以完美的表現打動學生,用美來感染學生,讓學生體驗背誦的樂趣。作為教師,還可以現場表演。讓學生隨便指定一段文字,教師爭取在很短的時間里背出來,背出水平,必能背出影響,讓學生口服心服。
二、化難為易,寓教于樂。
學生有了初步的興趣是不夠的,必須因勢利導把它轉化為一種樂趣。開展游戲活動不失為一種方法?梢宰寣W生隨意選定一首小詩或一段散文,誦讀三遍,學生聽了之后,比賽誰能背誦。通過老師渲染氣氛,一再鼓勵,自然有學生能當場背誦,并獲得滿堂喝彩。再抽幾位學生試試,重復多了,能背得學生也就越來越多。結果大家都能背,于是欣喜若狂,信心大增。
三、傳授方法,讓學生背有所得。
開展游戲活動僅僅是個引子,由于文字少,背誦難度不大,還不足以保質保量地完成背誦任務。以后的許多較長篇目均要全文背誦,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而且學生的水平也高低不等:有的敏銳,記憶力好,背起來較快;而有的盡管非常認真,非常努力,卻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償失。久而久之,信心就會受到嚴重挫傷,興趣全無。為什么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呢?稟賦不同固然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方法問題。為此,教師應采取一定措施,引導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背誦方法。實踐中我的做法是:1、讓背誦好的同學介紹方法,交流經驗;2、老師有計劃的傳授正確方法。
這里重點介紹三種方法。
第一種:整體朗誦法。
就是大聲朗誦多遍,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充分調動視覺器官的活動,在語感的帶動下將信息強有力地傳給大腦,達到識記的目的。同時,由于學生比較興奮,容易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熱烈氣氛。但大腦長時間處于亢奮狀態,容易疲勞。因而效果不是很好,較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第二種:吟誦法。
朱自清說:“古文和舊體詩詞都不是自然地語言,非看不能知道它們的意義,非吟不能體會它們的口氣。不像白話詩文有時只聽人家讀或說就能了解欣賞,用不著看。吟好像電影里的慢鏡頭,將那些不自然的口氣慢慢顯示出來,讓人好捉摸著!秉S仲蘇先生也說:“所謂吟者……聲韻應葉,音節和諧,吟哦之際,行腔使調,至為舒緩,其抑揚頓挫之間,極盡委婉旋繞之能事。由于吟哦舒緩,注重了節奏和語氣,特別注重了信息的細節,吟誦之際自然伴隨著理解和記憶!边@種方法有點是對需背誦的文字記得比較牢固,但記憶的速度比較慢,而且不適合大面積推廣。比較適合少數成年人和高年級的學生。
第三種:結構背誦法(重點推薦)。
這是本人在實踐中體會較深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理論基礎是格式塔心理學的心物同形論,也就是異質同構理論。格式塔認為,物質結構與人的生理結構之間是沒有因果關系的異質的東西,但結構的式樣是可以相同的,都是力的作用。當背誦文段以其整體形象和具體細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時,必然在人們的心理和大腦中留存非常深刻的“形”的東西!捌涓腥艘采,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神,其及人也廣”(陶曾佑《晚清文學叢鈔》)。就像臨摹一幅畫一樣,其線條的走向,其色彩的分布及至相互關系在大腦中能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并能把它較快的畫出來。因此,用這種方法來背誦,可以取得實效就不難理解了。其具體做法是:在大致熟識文段一至二遍的基礎上,一邊用筆在空白紙上依照文段的排版畫出填空橫線,一邊在腦海中默記橫線上需要背誦的內容,并在橫線上寫上一些少量的提示信息的文字?梢砸痪錇楸痴b單元,也可以以一個語言片段為背誦單元,邊畫邊背。每次背后面的內容都應適當的溫習鞏固前面的內容,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記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多。等背誦到最后一個句子時,前面的內容就都背熟了。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口手腦并用,調動了多種感官,既注意了對象的整體,又顧及了細節,背誦文段的所有信息均能儲存到腦海里。快而準,牢而固,特別適合背長大的文章篇目。其次,這種方法還避免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缺陷。不僅不會越背越疲憊,反而越背越清醒。如果采用誦讀法或默記法,大量的信息一下充斥腦海,哪里又記得牢呢?有時還弄得頭昏腦脹,精疲力竭。
三種方法比較,第三種效果最好。可以實踐檢驗之。有人會說,這不是死記硬背嗎?其實,兩者根本不一樣。這個是記牢記死,盡管也會出現不求甚解的地方,但沒有多大的關系,很多大家都是先拿來,后慢慢消化吸收的,而且受益匪淺。
四、開展背誦比賽,開掘潛力。
開展背誦比賽可以讓學生把個人行為變為集體行為,在緊張興奮激烈的氣氛中讓學生去體會成功的快樂和后進的沮喪,逼迫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氣氛下激發起爭強好勝的斗志,在情景之中通過多感官的共同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發掘最大的潛力,提高背誦的效率。這無論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還是從實際操作過程來看,效果都是不錯的。
開展背誦時,老師首先要給學生設置最佳的情景,使他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比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黑板的作用,每次背誦時在黑板的上方藝書大字:“***背誦比賽”,而兩邊則工整地書寫對聯,如“比誰背得快,看誰背得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每次不同,旨在鼓舞勁頭。黑板中間,數十個編號,排列有序,1----10號用紅色,旁畫金蘋果,這十位同學,便是本次比賽的“背誦十佳”。于是書聲瑯瑯,一會便有學生爭先來背,旋即一串名字就出現在黑板上了。由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他學生,目睹此狀,無暇評說,只好加油背誦。于是黑板上的名字越添越多,活動便在高效中緊張中有序地進行著。
在組織形式上可以設立背誦小組:課桌前后4至6人一組。這樣學生或同桌背,或轉身背,組長互背,老師抽查,從而確保了背誦有質有量。
實踐證明,用以上方法,即便大塊的文章,完成率也可大90%,有時人人能背,而且記得還相當牢固。
朋友,心動不如行動。何妨一試呢?相信你也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的。趕快行動吧!
黎雪堯
[中學語文教學背誦方法之探索]相關文章:
2.中學語文教學課件
4.經典美文背誦
8.中學語文教學計劃
10.探索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