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百天沖刺的號角已經吹響,緊張情緒一點點漫進考生和家長的心。梁志杰老師就如何保持最佳的沖刺狀態,有條不紊地開展復習,穩步提升考試能力,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指點迷津。
高考百天沖刺的號角已經吹響,緊張情緒一點點漫進考生和家長的心。本周,商報邀請到鄭州七中高中部教務處主任、高三年級組組長梁志杰老師,就如何保持最佳的沖刺狀態,有條不紊地開展復習,穩步提升考試能力,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指點迷津。
把握節奏
抓好三個階段著重點
目前距離高考只剩下99天,制定合理的復習進度,抓好每一階段的著重點,對提升復習的效率十分重要。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梁志杰總結了不同階段的復習重點:現在起到二模以前,也就是第二輪復習階段,考生要著重把握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系以及重難點的再次突破;二模后到三模(一般在4月底、5月初進行)之前的這一階段,重點在與查漏補缺以及應試技巧的訓練;三模之后到高考之前,則要回歸課本,對基礎知識進行重新把握。
“當然,這三個方面的復習策略要貫穿于整個復習,只是每個時期的著重點不一樣。”梁志杰說。
自我定位
“放養”還是“圈養” 因人而異
除了每一復習階段的差異化策略外,梁志杰還建議,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程度選擇相應的備考思路。
程度好的考生,在第二輪復習結束后,比較適合“放養”,也就是說,要給他們更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結合自己的知識漏洞和不足,進行相應的拓展。中等生需要老師的拐杖起一定的支撐作用,建議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復習。程度比較差的考生,要緊貼課本,緊抓基礎知識。
“總而言之,程度好的考生,復習思路可以比較靈活;程度較差的考生則要‘循規蹈矩’,緊跟老師的步伐。”梁志杰說。
心理調節
離高考越近 越要模糊目標
除了對知識點的把握外,復習階段的心理調整也是決定高考能夠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離高考越近,學生的心理壓力越大,及時的心理疏導十分重要。”梁志杰建議考生,離高考越近,越要模糊目標,更不要把目標帶進考場。
另外一個比較普遍的心理問題是應試心理素質,“應試心理素質通過空談、座談是無法解決的,必須通過實戰,把平時的作業、小考當做高考來對待,在適度緊張的狀態下,鼓勵進行定時訓練,這樣,在高考應試時才會有良好心態。”
梁志杰還提醒考生,心理健康要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越是到最后,越不能忽略身體鍛煉,體育課該上還要上。
家長守則
和孩子一起備戰
高考對考生是一種磨煉,對家長也是一種考驗。家長在孩子備考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后援軍”角色。除了鼓勵并幫孩子建立自信外,梁志杰還對家長提出了一個要求:多抽時間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備戰。
梁志杰說,高三下學期,除了周末,家長很少有機會跟孩子共處。即便是在周末,除了做作業,不少孩子還想睡個懶覺、看看新聞等,進一步擠占了家長跟孩子交流的時間。但家長要擠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讓孩子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盡量鼓勵孩子周末從學習桌上挪開,比如適當帶孩子逛街、散步、鍛煉身體,借機與孩子交流,交流時多聽孩子說,切忌以指責、命令、教育的姿態跟孩子對話。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適當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也是幫孩子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梁志杰說。
[百天沖刺:離高考越近越要模糊目標]相關文章:
3.高考臨近隨筆作文
4.穿越時空的高考
5.夸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
7.形容模糊的成語
10.越來越越來越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