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十多年了,初中語文教學還一直在這場偉大的變革中摸索前行,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要努力探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個人認為,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重點做好“培優轉后進”工作,矯正優生的驕傲情緒和毛糙特點,克服后進生的自卑心理。鑒于我校學生人數較多,班額較大,如何進行培優轉后進尤為重要,如何進行培優和轉后進工作呢?因為我是班主任兼任語文老師,我迫切想通過本次學習尋找強有力地理論依據來更新我的教育理念,優化我的教學模式(特別是閱讀教學)。
培優工作相對好做,在此我就不再贅述了。培優固然重要,然而素質教育的首要標志是學校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后進生的轉化就更為重要了。那么怎么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
第一,用真情去感化他們。愛,對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陽光。由于后進生往往有一種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對老師處處設防、時時戒備。在這種逆反心理的驅使下,老師所有的努力都會顯得“蒼白無力”。俗話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尊重和關愛每一個學生,用溫暖的愛去消融他們心中的冰山,用真摯的情去點燃他們自信和進取的火種;只有不徇私情,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消除他們與老師之間的隔閡;只有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才能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關系,才能將后進生那緊閉的心門打開,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才能收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奇特效應。
第二,給后進生回答課堂提問的機會。課堂提問是老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學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優生往往是教學提問活動的主角,而后進生只能充當看客。久而久之,后進生聽課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出現了“身在曹營心在漢”尷尬局面。我認為教學過程中優先提問后進生是使之得到轉化的一個很好途徑。由于他們的基礎和能力都比較差,所以教師設計問題時要講究層次性,讓后進生也能跟著老師的提問而積極思維,做到后進生經過思考能回答的問題絕不讓優生代勞。充分給予后進生自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每節課上都能體會到成功與收獲的喜悅。這樣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就會逐步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
第三,優先批改后進生的作業。作業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業批改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優生的作業書寫規范,正確率高,批改起來心情舒暢。但我以為,后進生的作業應該受到特殊的優待才對。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根據他們的實際水平,布置和設計一些簡單的、模仿性的作業;其次,對于他們的作業盡量做到當堂批改,隨到隨改,優先批改;最后是作業的評價,在作業的評價中,對的打對號,錯的只畫一條橫線,提醒學生紅線上面有錯誤,必須改正。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后,會做了,就將錯誤的擦掉,填上正確的,老師看到改對后,在紅線的末尾填上一個較長的不太規范的對號。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又養成了有錯就改的好習慣,也便于老師監督學生對錯題的修改。經過這樣反復的訓練,一個個錯題的被改正過來啦,成績也會一步步提高,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第四,隨時給他們學習的暗示。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贊美,尤其那些正在轉化過程中的后進生更是如此。所以我們杜絕在大庭廣眾之下點名道姓地揭發、批評,甚至惡語傷人,這樣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只能適得其反、事與愿違。那么后進生的教育轉化過程中應該采取一些怎樣的方式方法呢?我覺得精心設計安排一些環境和場合,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醒和暗示,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第五,及時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后進生雖然缺點多,但他們同樣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表揚,如果這種期待長期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自暴自棄,破罐破摔。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和捕捉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后進生和其他學生做了同樣的好事,取得了同樣的進步,教師應優先表揚后進生,借此機會增加其自尊心,確立其自信心,強化其正確行為,并且將這方面的優勢或進步遷移到其他方面。他們的每次進步都得到及時表揚,就會產生成功的情緒體驗,從而使他們更加信心十足地實現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這樣利用及時表揚,就可以喚起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逐步形成變后進為先進的內驅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培優轉后進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我們教師能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做扎實。就肯定能使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開出鮮艷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成果!
史文秀
[如何進行大班額條件下的初中語文培優轉后進工作]相關文章:
2.培優轉差總結
10.高二培優補差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