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回顧有關議論文的知識點。
2.了解議論文的考點及常見題型。
3.掌握答題的技巧,從容應對中考。
重點:以議論文三要素為切入點,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難點:議論文閱讀題的答題技巧應用
教法:1.啟發引導法;2、整理歸納法。
學法:“自主--合作--歸納--應用”。
復習思路和內容
1、明確議論文的文體知識:
(1)議論文的概念; (2)議論文三要素; (3)議論文的論證方式;
(4)議論文的結構; (5)議論文的語言特征。
2、進行知識點的專項訓練。
3、進行完整的議論文語段綜合訓練。
復習過程
一、導入
在模擬考試中,同學生們對議論文的失分是比較嚴重的。覺得比較難的是對文章的論點的把握,有時問同學們,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運氣瞎猜的呢?其實不然,對議論文論點的把握還是有規律可循的,今天我們就要進行這方面的復習訓練。
二、復習議論文的一般常識
試試你能做多少
1議論文是以 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可兼用其他表達方式;對某種問題或現象表明自己的 的文章。
2、 、 、 是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論點必須正確、鮮明;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可分為兩種類型 和 ;論證是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如果說論點是解決“需要證明什么”,那么論據是解決“ ”,論證是解決”“ ”的問題。論點與論據之間是 的關系。
3、論證方式分為 和 。 從正面論述其觀點,說明其觀點的正確。 批駁錯誤觀點,然后確立其正確觀點。駁斥錯誤的、常見的反駁方法有三種: 、 、 。
4、常見的論證方法有 、 、 、 ,采用什么論證方法要根據文章來決定。
5、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引論)- (本論)- (結論)。
6、議論文的語言要求: 、 。
三、議論文的考點歸納。
1、論點:標題;開頭;中間;結尾;自己歸納。
①通過歸納總結論據的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
②總結性的詞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論題,然后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類似的論斷性的話,
2、論據:事實論據(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道理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怎么做(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
3、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舉例論證: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道理論證: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的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或道理進行鮮明的對比。
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比喻論證: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引用論證: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語等,論證了……(論點),進一步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4、議論文的語言特征
準確性、嚴密性、鮮明性、概括性
5、分析-關鍵詞語、關鍵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答這類題一要聯系文章內容,尤其是要聯系文章的中心論點;二要結合語境,結合上下文揣摩其具體含義。
四、綜合訓練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無不充滿坎坷。如生活困難,高考落榜,升職無望,體質不佳,辦事受阻,無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隨時都可能降臨。
②應該怎樣看待挫折,怎樣去面對挫折呢?
③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發憤著書,寫出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音樂家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難以形容的。他17歲失去母親,26歲耳聾,接著又陷入了失戀的痛苦之中。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這打擊是多么的大啊! 可貝多芬不消沉, 不氣餒,他在一封信中寫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他始終頑強地生活,艱難地創作,成為世界不朽的音樂家。
④挫折雖給人帶來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練人的意志,激發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學會思考,調整行動,以更佳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目的,成就輝煌的事業。科學家貝佛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可以說,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種特殊環境。
⑤當然,挫折并不能自發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經歷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練,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 有刪改 )
1 、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采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⑤段加點的“絆腳石” 和“墊腳石” 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答: 絆腳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墊腳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本文所論述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請針對這一論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堂小結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相信我們對議論文已經有了深刻的理解,希望我們能認真復習,從容應對中考。
六、布置作業
完成系統復習的相關習題
板書設計
議論文復習
論點:標題;開頭;中間;結尾;自己歸納
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論證方法及作用: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語言特征:準確性、嚴密性、鮮明性、概括性
郭續虎
[議論文復習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選修)]相關文章:
3.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拼讀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