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多媒體教學。以優美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形成強烈的求知欲望。在視聽想象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讓學生懂得可以利用圖書館、網絡媒介等來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培養學生利用資料解決問題意識。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模仿運用。
教學共分三個板塊:
板塊一:走近三峽(以課下的預習和課上的檢查來完成,主要是要學生借助工具書疏通文字,把握課文大意)
1、 布置預習:①反復朗讀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利用資料翻譯全文。②預習課后練習一,準備與同學們交流。③用行楷抄寫課文。
2、 搜集有關三峽的資料以及作家作品知識
板塊二:賞讀三峽(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主要是通過分析詞句來品位三峽的美,并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達到背誦)
板塊三:描繪三峽(在賞讀的基礎上感悟了三峽的美,要求學生自己的筆抓住三峽的一個側面展開想像,描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峽,可以用“三峽之秋、三峽之夏、三峽之春、三峽之山、三峽之水”等擬題)
板塊四:展望三峽(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讓學生談談未來的三峽應該是什么樣子。)
教學過程:
一、欣賞長江三峽風光,以長江之歌為背景音樂(課件一)
二、導入:同學們剛才聽了歌頌長江的歌曲,欣賞了三峽的美景,你有怎樣的感受,請用一個最簡潔的詞語說出感受。長江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長江一瀉千里,氣勢磅礴,長江之美,美在三峽,它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向往。今天我們就隨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做一次三峽之旅。
三、板塊一:走近三峽(課件二)
首先我們來一個小測試,(請把你課下積累的有關三峽的材料展示給大家)
資料平臺:三峽知識知多少?(課件三)
1、三峽大壩工程資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到2009年三峽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將抬高175米.
2、三峽的組成: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3、作家作品簡介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時的地理學家,散文作家。據記載,他一生好學不倦,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對人民比較同情,對權貴有所不滿;對祖國河山十分熱愛,對地理風物精切鉆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經注》四十卷。
作者對祖國的雄偉江山、秀麗風光作了形象的描繪,記述了不少生動的故事,抒發了愛國胸懷,文筆簡潔精美,對后代山水游記文學起了先導作用,影響很大。
四、板塊二:賞讀三峽
(一)分析三峽的特點
1、師導入:同學們對三峽的知識了解的真不少,我相信同學們通過課下的自學,借助工具書,已經把握了課文的內容,同學們在自學的過程中有沒有困難,讓大家一起幫助解決好不好?(要學生指出不懂的問題)。哪位同學想領大家做一次三峽之旅?(指名讀文,正音)
(提要求:讀的同學注意讀音,并注意停頓之處,聽的同學認真聽,然后點評)
2、賞讀評析正音、點評(課件四)
略無闕( )處 重巖疊嶂( ) 不見曦( )月
沿溯( )阻絕 素湍( )綠潭 絕巘( )多生怪柏
飛漱( )其間 屬( )引凄異 哀轉( )久絕
3、聽課文錄音,再次領略三峽之美(課件五)
邊聽錄音,邊欣賞畫面,看三峽的美究竟體現在哪?準備用“三峽的 美。你看 ”說一句話
例如:如:“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4、導入:同學們說得都不錯,的確三峽的山美、樹美水美、四季美……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那些特點呢?你能說嗎?然后找出能表現這些特點的相應的語句加以分析,看誰分析的透徹。(分小組進行,先劃出相應的語句,理解意思,再分析特點,然后交流。)
5、交流總結:分析是抓能表現景物特點的重點詞句
三峽 的 山: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壯美
三峽的夏水: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壯美
三峽的春冬: 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秀美
三峽 的 秋: 林寒澗肅,凄涼哀婉 凄美
注意幾個側面表現山水特點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山高)
2、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夏水湍急)結合李白的詩歌《早發白帝城》
3、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秋景凄清)
(二)背誦課文
1、導入,這么美的三峽不賞遺憾,這么美散文不誦遺憾,剛才我們已經感悟了三峽的美,下面就讓這美妙的畫面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吧。自由背誦課文。
2、指名背誦、齊背
3、師導入下一個板塊: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奇神,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古今許多文人墨客也都對三峽進行了描述。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道出了三峽水之壯美;劉白羽的“碧波雪浪,海鷗翩飛;水天柔和,江船寧靜……”畫出了三峽少女般的柔情……三峽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們之所以不到三峽就能欣賞三峽的美景,我們應該感謝誰呀?賞讀完酈道元的《三峽》,老師來了點靈感,擬寫了一幅對聯:大自然鬼斧神工塑三峽,酈道元丹青妙筆成美文。你也一定有展示一下文筆的沖動吧。現在就盡情的展示吧!
五、板塊三:描繪三峽
1、對對子:
師:若是讓你在山的恰當地方鑿一副對聯于其上,你寫一副怎樣的對聯呢?(提示:就課文內容進行新的組合)。
(1)、上聯:山巖連疊,隱天蔽日,七百里不見日月。
下聯: 。
(2)、上聯:湍素潭綠,柏怪瀑飛,三峽處處多生趣。
下聯: 。
2、片斷描寫:(抓住三峽的一個側面展開想像,描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峽,可以用“三峽之秋、三峽之夏、三峽之春、三峽之山、三峽之水”等擬題)
3、寫完后讀
六、板塊四:展望三峽
1、師小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怎么變,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2、拓展延伸
討論:三峽工程正在實施中,有人認為這將會破壞三峽的美,那么,你認為三峽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呢?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板書設計:
三 峽:
酈 道 元
兩岸連山,重巖疊嶂 (正面描寫:山多峽長)
山
隱天蔽日,不見羲日 (側面描寫:山高峽陡)
夏: 襄陵阻絕
王命急宣 (兇險疾 正面描寫)(抓住景物特點)
朝發白帝,
暮至江陵
水: 春 冬: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恬靜幽美
秋: 林寒澗肅, 凄清哀婉→水枯谷空
高迎春
[《三峽》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學案設計)]相關文章:
3.《三峽》教案
10.《三峽》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