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認知要求:
1) 學習說明文中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2) 學習抓住說明事物特點,采用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來說明事物的寫法。
情感要求:
1)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多種說明方法在一篇文章中的綜合運用
難點:對本篇說明文所表達的對祖國山河熱愛之情的體會。
[教學時數(shù)] 四課時
[教學方法] 提問法、小組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語]
我國幅員遼闊,山川秀美,有許多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觀,同學們都知道那些著名風景點?……
今天,讓我們跟隨著作者,去看看祖國自然風光中的瑰寶--瀑布。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有代表性的名瀑。這些瀑布雖然形態(tài)不一,成因各異,但都呈現(xiàn)出富有特色的自然美和藝術美。
一) 檢查預習(重點字、詞)
狂放不羈(jī,原指馬籠頭,后有派生意:停留,如羈旅;和束縛,這里指后者)
強悍(勇猛、兇狠) 軒然大波(高之貌) 聳峙(聳立、屹立) 斷壑(hè,山溝)
狂飆(biāo,暴風) 凌空 匠心 佇立(zhù,長時間站著) 舉不勝舉(完,盡)
做練習冊上練習(p364,第一、二、三題)
二)梳理文章結構
請同學快速閱讀文章
(提問)文章分幾段?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說明瀑布名稱的由來。這里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并指出“瀑布”這個詞用的是比喻義。
第二部分(第2至第7自然段)具體介紹我國南方和北方著名瀑布的特色,以及歷代文人對它的贊譽。這部分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2至第6自然段)寫南北瀑布的自然美。先寫南方的,再寫北方的瀑布。
第二層(第7自然段)介紹歷代文人騷客游覽名瀑后留下 的“千古絕唱”。總說后再分說,分說時著重引用了詩人描寫 廬山、黃山、泰山瀑布的詩句,增強了說明效果。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說明瀑布和山相輔相成,交相輝映。既構成了自然奇觀,又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重要的水利資源。
(第二課時)
繼續(xù)梳理文章結構(第二部分)
集體朗讀第2自然
(討論)第二段的寫作順序?使用什么說明方法?修辭方法?
第2自然段寫貴州的黃果樹瀑布。交代它的地理位置,再把說明和直接描寫結合起來,寫出瀑布“寬約30米”,造成了“狂放不揭的身姿1強悍粗獷的氣勢”,寫出瀑布“從如多米的層崖之級猛撲下來,噴出如雹急雨,掀起軒然大波,發(fā)出轟然巨響”。這里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段末用徐霞客的地評價作結。
地理位置--形象的姿態(tài)--名人評價
舉例字、列數(shù)字、打比方 擬人、比喻
朗讀、分析第3自然段:寫貴州灞陵橋瀑布的“有名”。說它的高度,把它比作“千百條蛟龍騰飛”,然后從游人角度把它譽為種種“奇觀”,十分貼切。
朗讀、分析第4自然段:寫雁蕩山中的瀑布。先點出其以“飛瀑取勝”的特點,然后舉“名瀑十八處”中的六個例子,指明都是“奇麗無比”的。接著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介紹其中“最負盛名”的大龍漱瀑布的“高”和“隨著風力、晴雨、季節(jié)的變化”而不斷變幻英姿。最后引袁枚詩句寫出大龍揪瀑布的美妙之處。
做練習冊語段練習
[作業(yè)]
1) 朗讀全文
2) 口頭作文:介紹一處名勝
(第三課時)
一) 檢查口頭作文:
二) 梳理文章結構(第二部分)
回顧上課內容。
第5自然段寫云南的瀑布。先點出云南的瀑布“最多”然后寫“馳名中外”的騰沖瀑布和大疊水瀑布,以及龍洞垂簾瀑布,分別說清它們的地理位置和有關別名,最后寫“令人注目”的金沙江畔的瀑布群,用排比句式寫出其特色。
(提問)第5自然段各句之間層次關系怎樣?(練習冊練習)
1
2 總分
總分
3
承接 并列
4
5
轉折 分總
6
7
朗讀、分析第6自然段:寫北方的瀑布。由于北方瀑布少,所以黃河上的壺口瀑布顯得“難得”。再用具體數(shù)字說明瀑布獨特的“壺形”,是它使得滾滾黃河水奔流到此,倒懸傾注其內,造成驚濤聲數(shù)里外便可聽到。隨后描寫了春秋季奇麗無比的景觀。最后引明人陳維藩評價作結。
做練習冊相應語段練習
(第四課時)
一) 請同學概述第二部分結構:
二)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第8自然段,舉例說明瀑布依山而成,而山也借名瀑增勝添異,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第9自然段,先承上說明瀑布“為人們提供游覽的去處”,再用“然而”轉折。用“更為重要的是”強調指出它對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三)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
1)運用直接描寫:
本文的說明對象是瀑布,要把瀑布的形貌、狀態(tài)、變化說清楚,就要用形象化的手法進行描寫。本文較多地用了介紹式的直接描寫,例如:“以狂放不羈的身姿、強悍粗獷的氣勢,……發(fā)出轟然巨響。”作直接描寫時,文中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例如擬人,寫黃果樹瀑布時用了“身姿”,寫大龍湫瀑時用了“英姿”;用了比喻,“如雹急雨”、“如乳白色縐紗”、“像淡青色煙霧”,、“蛇一般奔竄、飄散”等;用了排比,寫金沙江瀑布群時用了“有的……,有的……”。文中接描寫與說明相結合,例如寫大龍湫瀑就先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說明它的高度“高約190米”,再作描寫,“凌空而下,像天公拋下的白色長練”。
2)抓住特點作說明:
文中寫了我國各地的瀑布各具特色。黃果樹瀑布既高又寬,氣勢最大。灞陵橋瀑布具有“山舞銀蛇、金水拍岸……”奇觀。大龍湫瀑布的特點是“我國最長的瀑布之一”。黃河上的壺口瀑布“此處河底的石巖上被沖出一條巨大的壺形溝壑形狀獨特。不抓住特點說明,就顯示不出千姿百態(tài)的瀑布引人人勝之處。
[作業(yè)]
1) 口頭回答書后練習
2)復習學期內所學課文
[后記]
關于文章段落劃分可不拘泥于一種思路,有同學認為最后兩段可各自成為一部分;有同學認為最后三段可合并為一部分。只要能自圓其說,都應肯定。
[大瀑布攬勝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黃果樹瀑布教案
4.望廬山瀑布教案
7.三峽大瀑布導游詞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