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南郊中學 陳向陽
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說的話會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巨大的心靈震撼。寫作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例如寫話題作文,應當先確定好話題的中心,然后一定要想一想最能說明觀點的事例有哪些,在腦子里好好整理一番后再開始動筆。事例典型,會引發讀者的共鳴,會給人帶來溝通的愉悅;而事例不典型,則會給讀者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難,要么給人隔靴搔癢之感,要么令人費解,不知所云。
下面將以一次作文訓練為例來談談這個問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據說,凡是報考印度孟買佛學院的學生,進校的第一堂課就是由該校教授把他們領到學院正門一側的小門旁,讓他們每人進出校門一次。這個門只有1.5米高。0.4米寬,一個成年人想要進去,必須彎腰側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頭了。進出過這個小門的人幾乎無一例外的承認,正是這個獨特的行為,使他們頓悟,讓他們受益終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們彎腰側身才可以過去的小門。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自定立意,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和含義的范圍,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看過材料后,我們發現確定立意一點也不難,難得是選擇合適的材料。
下面,將從本次習作的例文中有選擇地摘錄一些事例來談談怎樣的事例是典型的,怎樣的事例不夠典型。
有一個同學在一開始舉了韓信當年忍了胯下之辱,彎腰側身之后終成大器的例子,先得貼切而生動,具有說服力。……接著這位同學又舉了蘇武牧羊的事例:“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嚙氈毛’,他‘掘野鼠藏草根而食之’,他用赤膽忠心奏響了千古絕唱。他就是蘇武,冰天雪地是他的考驗,饑寒交迫是對他的礪練,而他堅強地走了過來,彎腰側身進到門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這個事例給人感覺就不怎么典型,因為以上敘述,讓人感受到的不是“彎腰側身”在蘇武身上起的作用,而是“頑強不屈”的意志在蘇武身上熠熠生輝。
緊接著,他又舉了乒壇名將鄧亞平的例子:“……古人可以這樣做,今人為何不可。矮個子鄧亞平就是一個奇跡。經過不懈努力,她終于雄居乒壇,讓各國運動員發出了‘和鄧亞平生活在同一時代,簡直就是一種悲哀’的感嘆。有人說她是顛峰上的蝸牛,可是她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成功便成為必然。”
這個事例聽起來較為新穎,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細細一想,覺得與話題“彎腰側身”并無多大關聯。通過這個事例,讀者看到的不是鄧亞平“彎腰側身”之美,而是她“敢打敢拼、堅強不屈”之美,因而也不能很好地反映話題。
而接下來的一段話引用了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一段話,比較好的說明了話題和自己的觀點:
“同樣,在司馬遷的筆下,有這樣一段敘述:‘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他們都是生活中的強者,面對不同的困難,他們選擇了相同的應對方式--迎難而上,慎重考慮,能屈能伸。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彎腰側身經過這一道道小門,才會迎來人生全新的開始。”
以上事例中,這些人都曾經遭遇過非人的待遇,都曾走過一段屈身向前的曲折道路,與話題里的“彎腰”吻合,他們到最后又都尋找到了新的、更有效的前進方式,揭示了話題中“側身”的含義,是符合話題的一段論證。
下面附一篇優秀習作中的篇段,以供大家欣賞和比較。
人生的姿態
2008屆高三(4)班 賴莎
松柏挺直地站立,勇敢地面對風吹雨打,這是它生活的姿態;向日葵繞著太陽旋轉,積極樂觀,這是它生活的姿態。大千世界,五彩繽紛,萬物都有其生活的姿態,而我們人,也有很多種生活的姿態,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這樣一種姿態--適時地彎腰側身。
因為,人生路上常有需要我們彎腰側身方可過去的小門。
只有明白生命真諦的人,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姿態,才可以將生命經營得熠熠生輝。
面對潑給他的一盆又一盆冰冷刺骨的寒水,他彎腰攬起,不斷洗滌內心,磨練意志。被貶黃州,他東坡煮酒;被貶儋州,他潛心詩文,一心為民。“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他將惆悵、抑郁化作落英,躬身在林蔭道上撿拾,細細咀嚼其中的滋味。一根竹杖走遍云山、黃州、惠州、儋州,雪泥飛鴻一片。從蘇東坡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大智慧--彎腰側身的智慧。當困難、愁悶籠罩心間,要學會低頭,學會側身,讓困難爬過心間,磨勵意志。
﹍﹍
人生路上,我們需要面對的困難與挫折很多很多,屆時,只有選擇合適的姿態,勇敢地面對,我們才會看見生命如夏花般燦爛。
毛毛蟲想要變成美麗的蝴蝶,就會退回到小小的繭中,正如我們,退后有時是為了更好地前行,低頭有時是為了把頭舉得更高。所以,讓我們試著去領悟一種生命的姿態--彎腰側身的含義。
[事例必須典型作文指導教學設計(之正確篇)(人教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