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學習課文的寫法,能用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積累美好的語言。
2、整體感悟課文,體會文章所表現出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重點:體會文章中環境描寫的作用。
2.學習難點: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心理測試:1、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你一個人走在曠野里,你會產生什么感覺?
(恐懼、害怕、不安、焦急、憂慮)
2、在這種情況下,你最需要或渴望的是什么?
(燈光)板書
是呀,在黑暗里獨行,也許我們最需要、最渴望的就是燈光了。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跟著美國作家莫里斯吉布森一起去體驗他出診的特殊經歷;去感受那一道道迷人的燈光(板書)
二、 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到直接描寫“燈光”的語句。
1、 第八節:一路的燈光指引著我……
2、 第九節:沿途農家的燈依然開著,通明閃亮的燈光仿佛在向我致意……送我前行
㈠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燈光給了我溫暖和力量)
㈡在出診的路上,是燈光指引我,讓我找到了求醫的人家,挽救了嬰兒的生命;在回家的路上 ,是燈光送我前行,給我溫暖和力量。可見燈光的作用之大。但作者在描述燈光的時候,三言兩語,同樣,巴金在寫《燈》的時候,描寫得就較仔細。讓我們一起欣賞《燈》片斷
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描寫我出診路上燈光亮起后的美麗圖景。六七十字
三、 這樣美麗的圖景又是在怎樣特定的環境里出現的呢?
請同學們劃出相應的語句。
第一節:荒涼、偏僻、很冷
第七節:危險
第八節:漆黑
第九節:黑暗
當時小鎮的環境我們可以概括為 寒冷、黑暗、危險
這樣寫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寫小鎮的荒涼,冬夜的寒冷、黑暗、危險和小鎮人們的熱情、善良形成鮮明的對比)
四、 回到課題,“哦”,是一個嘆詞,現代漢語的解釋是表示領會和醒悟。我們看文章的結尾部分,作者說我開始領悟到了幾句詩的意境,你認為,我領悟到了什么?作者在感嘆什么?
領悟到了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美好和溫暖。西部農民的熱情和善良讓我感動,同時我冒著生命危險的敬業精神同樣讓他們感動。
面對這樣有詩意的題目,讓我們在理解作者寫作意圖的基礎上,現場學寫小詩《哦,冬夜的燈光》
要求:哦,冬夜的燈光,
你是黑暗里的一團火,
照亮你,
也照亮我。
五、 作業布置:
1、 幾天之后,我又回到小鎮,碰到了農民,他們會交談些什么?(150字左右)
2、 改寫《火柴天堂》,使之內容充實,有故事情節。
3、 賞析老舍作品關于環境描寫的語段。
[哦!冬夜的燈光(滬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冬夜隨筆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