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朵花一定能開得更美
知識與能力:1、了解信中父親對兒子的情感。
2、從信中解讀父親的形象特點。
過程與方法: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父子間的感情
教學重點 1、了解信中父親對兒子的情感 2、從信中解讀父親的形象特點。
教學難點 對文中關鍵性語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
教學思路
1、獨立預習,掌握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檢查預習情況
3、整體感知課文
4、體會作者感情
二、導入新課 投影展示目標
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投影練習:
簡介作者傅雷及其兒子傅聰: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一生所譯世界名著達30余部,其中巴爾扎克的名作占了14部。由于他對巴爾扎克深有研究,曾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協會吸收為會員。
三、課文學習
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是父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結合注釋了解寫作背景
《傅雷家書》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信中訴說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感情?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
指名朗讀,體會文中情感:
1.表達對兒子的思念之情。
2. 表達對兒子深切的愛。
3. 表達對兒子的鼓勵和殷切希望。
第一段:表達父親對兒子的真情。
第二段:為父子倆有共同的人生境界和崇高感情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重點、難點理解、探究:
1)“昨兒整整一天若有所失。”這里“若有所失”是什么意思?對于這句話你怎樣理解?(注釋見練習)
表現出兒子走了自己有些空落、有些思念之情。
2)怎樣理解“你得千萬愛護自己,愛護我們所珍視的藝術品!”
這句話既表達了對兒子的愛,也體現了對兒子的嚴格要求。希望兒子對待自己就像對藝術一樣,追求完美。
3)“你的將來對中國音樂的前途……對祖國的感情。”這里的“戰戰兢兢”是什么意思?作者期待兒子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作者把對兒子的情感上升到了對藝術對民族的情感,希望兒子把對藝術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放在第一位。
4)“父子之間能有這樣的境界”是怎樣的境界?這一對父子之間的關系像什么?父子之間有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崇高的感情。他們之間更像志同道合的朋友、像知己。
5)父親對兒子致歉,承認自己的缺點,影響父親的尊嚴嗎?
5)父親把自己放在和兒子完全平等的地位促膝談心,既有愛又有教育,父親實事求是,對自己嚴格 要求,會使兒子更受感動,更加崇敬父親
能夠體會作者感情
小結
這是以書信體寫成的議論文,重點體會文中的感情。
布置作業
整理字詞。
板書設計
你這朵花--
父親 對待兒子像朋友; 兒子
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
有強烈的愛國心和責任感;
重視對兒子做人的教育
[你這朵花一定能開得更美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