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臺縣向陽中學 盧宗德
教學目的:
1學習王充無鬼神論的樸素的唯物論的思想。體會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
2掌握“虛至妄用”等文言詞匯,翻譯全文。
3收集威信不信鬼不怕鬼破除迷信的故事并與同學交流。
教學重點:2
教學難點:1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翻譯全文
一、引入課文。古代有個宋定伯賣鬼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今天我們學習東漢末年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的一篇論鬼的議論文,他會進一步告訴我們,世間傳說的鬼或神都是不可信的,都是人們心里想像出來的,大家如果不信,就請大家讀讀這篇文章,讀完后你就會明白了鬼是怎么被人想象出來的。
二、
1注意下邊的字的讀音:
衽(rèn) 庖(páo) 箠(chuí) 毆(ōu) 纆(mò)
2解釋詞語: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為,變成。并不是人死后精神變成的。
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存想,想象。都是人思念過度想象所造成的。
致之何由:何由,因為什么。因為什么導致鬼的產生呢?
故得病寢衽:寢衽,睡在床上。所以得了病睡在床上。
存想則目虛見:虛見,眼睛恍恍惚惚地看見了(鬼)
效之:驗證它。 顧玩:仔細端詳 無非:沒有不 用精:精:專一,純正。 用心專注。專心。 困劇:極其難受。 繩纆:繩索。 妄見之也:妄,妄誔無根據。 泄:顯露,表現。夫人:那人。據案,案。 俱用:全都因為。 同一實也:真相本質都相同。
三、指導翻譯:
《訂鬼》譯文
大凡天地之間,出現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變成的,都是人們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會憂愁害怕,憂愁害怕就好象看見鬼出現了。凡是人無病時就不會怕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來。一害怕就會老是想,想久了就會使得視覺錯亂,恍恍惚惚地看見鬼了。
一、此段是寫鬼非人死的精神變成都是都是想象虛幻所造成。
用什么來驗證呢?古書上說:“伯樂學習鑒別馬的時候,由于用心過度,看到的東西,沒有不是馬的。宋國庖丁練習解剖牛的本領,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沒有見過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這兩個人都是專心到了極點。胡思亂想,自然就會看到怪異的事物了。人病了看見鬼,如同伯樂看見馬,庖丁看見牛一樣。伯樂和庖丁看到的其實不是真正的馬和死牛,由此可見病人所看見的也并不是什么鬼了。
二、這一段用伯樂和庖丁的例子證明精至就會產生虛幻的感覺,自然就會看見異常的怪現象。
病人身體困倦極了,身體疼痛,就說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歐打他,好象看見鬼拿著錘子、鎖鏈、繩索,站著守在他的身旁。(這是因為)病人身體疼痛,心里害怕,才虛幻地看見這些的啊。剛得病時心里驚慌害怕,(就好象)看見鬼來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象看見鬼在發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見鬼在打:這都是由于想得過多,產生虛幻的感覺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樣的事實。
三、這一段詳細分析病人看見鬼怪的情形。
專心想念事物(的結果),有的表現在視覺上,有的表現在說話上,有的表現在聽見的聲音上。表現在視覺上的,(好象)看見鬼的形狀;表現在聽覺上,(好象)聽到了鬼的聲音;表現在嘴上,(就會)說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會看到鬼的出現,夜里就會在夢中聽到鬼的聲音。獨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會夢見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體哭泣呢!睡醒見到鬼形,躺下聽到鬼聲,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樣的情況。
四這一段分析看見鬼怪的原因,都是因為病者精力高度集中,專心想念事物所造成。
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庖丁解牛伯樂學相馬的故事,以及病者見鬼的感受,見鬼后的具體表現,有力論證了“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而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人世間無鬼,人某些時候眼前所見到的怪異現象,是人因生病后想象過多而產生的幻覺。
五、完成課后作業。
第二課時總結寫法,交流故事,完成作業。
一、總結寫法:
1本文以大家熟知的故事,有力的論證觀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堅持唯物論,反對迷信,不僅對解放人們的思想,而且對堅定人類戰勝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都是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
2作者分析從現象到本質,說理深透,令人折服。
二、交流故事。
三、指導課后作業:
1王充認為世間無鬼,有鬼,也“非人死精神而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作者在2000多年前就堅持唯物論,反對迷信,不僅對解放人們的思想,而且對堅定人類戰勝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都是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認識啊。
2譯句:
害怕就會想得多,想的多了眼前就會看見虛幻的東西。
他們二人都是精神集中到了極點。
生病痛苦產生恐懼,就會看見荒誕、無根據的東西。醒時見到的睡時聽到的,都是因為精神的作用;害怕和想象,都會產生相同的情況。
四、附:練習
【自主預習】
1、注音:
衽( ) 庖( ) 箠( )
椎( ) 纆( )
2、解釋加點的字
(1)病者困劇 困: 劇: (2)何以效之 效:
(3)顧玩所見 顧: 玩: (4)夫精念存想 精:
(5)若見鬼把椎、鎖、繩纆 把: (6)俱用精神 用:
(7)晝日則鬼見 見: (8)或泄于目 泄:
3、本文選自 的《 》,訂鬼即 的意思,如同他的《論死》,《死偽》一樣,是刺向 的利劍,是投向 的檄文。
4、王充,字 , (朝代) 家、 家。他批判:“ ”論,繼承和發展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學說,認為 “ ”是人的生命和精神的物質基礎,“死而精氣滅”,沒有脫離形體而獨立存在的 。
5、本文的論點是 。
【當堂達標】
閱讀文段,做文后的問題:
A
何以效之?傳曰:“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宋之皰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
6、選文列舉了 和 的知名例子作為論據,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證明“ , ”的道理。
7、有關庖丁的一個成語是 ,其意思是: 。
8、“無非馬者”是一個什么樣的句式?說說“顧玩所見,無非馬者”的意思。
9、翻譯句子。
⑴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
⑵二者用精至矣
B
①夫精念存想,或泄于 ,或泄于 ,或泄于 。②泄于目,目 其形;泄于耳,耳 其聲;泄于口,口 其事。③晝日則鬼見,暮臥則夢聞。④獨臥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懼,則夢見夫人據案其身,哭矣。⑤覺見臥聞,俱用精神;畏懼存想,同一實也。
10、在原文的橫線上各填一個詞。想一想:①②句都是從三個方面來論述,這兩句當中三個方面順序一致嗎?
11、本段文字從“精念存想”表現于“ ” 、“ ” 、“ ”的現象來證明“
”是人的主觀思念,是人產生的幻覺,并非實有。
12、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⑴夫精念存想 ( ) ⑵俱用精神 ( )
13、翻譯畫線句子。
14、兩段選文分別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方法?
參考答案:1、rèn páo chuí chuí mò 2、困:困頓 劇:厲害,嚴重 效:驗證 顧:看,玩:欣賞,玩味 精:專一純正 把:拿著 用:因為 見:出現 泄:顯露 3、 王充論衡、訂鬼篇 評論鬼神 有神論者 統治者。 4、仲任 東漢 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文學批評 天人感應 精氣 靈魂。 5、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6、伯樂相馬無非馬;庖丁解牛不見生牛; 類比論證;思念存想,不見異物。 7、庖丁解牛;形容技術或技能非常熟練。 8、(雙重)否定句式; 仔細端詳所見到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馬的。 9、(1)胡思亂想,自然會看到怪異的事物。 (2)這兩人是用心到了極點。10、目;口;耳;見;聞;言;不一致。 11、目;耳;口; 鬼。12、專一,純正; 精神。13、醒時見到的鬼和睡時聽到的鬼,都是因為精神作用而產生的幻覺,害怕和想象,都會產生同樣的情況。14A 設問B排比
[《訂鬼》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小鬼當家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