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東市第十一中學 宋娜
尊敬的各位評委,全體老師:
大家好!
我是肇東市第十一中學語文教師宋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語文課堂,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的活力所在。真可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課不同。”而能令其“點石成金”的“點金棒”就是現代信息技術。今天,我就以《詠雪》一課為例,來闡釋一下我是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完美結合、交相輝映的。
一、說教材與學情
(一)教材簡析
《詠雪》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世說新語》二則中的第一則。這一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其中《詠雪》一文展現了家庭和美溫馨的一面,勾畫了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畫面,呈現了一個典型的書香家庭。濃濃親情,動人心弦。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已經學過《學弈》等三篇文言文,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熟悉了學習文言文的步驟和方法。《詠雪》語言文字淺顯,還帶有一定的故事性,學生理解起來應該說相對容易一些,但對文中語言的辨析和欣賞在教學中存在一定難度。若能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深入領會 ,定能翻出新意。
過渡:(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文本的內容及學生特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實詞,理解文義,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明義,在研討中明理 。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和睦、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實詞。
教學難點: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培養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渡:(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教學過程力求做到六個融合):
四、教學過程
融合點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同學們,飄飛的雪花是嚴寒的冬日里大自然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自古以來,雪以其潔白輕盈的姿態激發了眾多文人的靈感,留下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篇佳作。
早在東晉時期,就有一個關于詠雪的故事,被劉義慶編入《世說新語》中,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由雪花紛飛的圖片導入,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對飄飛的雪花有直觀感知,激發興趣,為后面賞析兩個詠雪佳句作鋪墊。)
融合點二:利用資源 走進文本
此環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交流網上查閱的資料,了解《世說新語》及編者劉義慶
交流后ppt出示需要學生識記的內容,師并做以總結:(其實,中國文人,自魏晉以來,對世說就無比迷戀……)
(設計意圖:我想通過學生親自查閱整理資料,運用信息技術為他們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讓他們了解魏晉名士那種灑脫、儒雅的氣質,走進古人情趣盎然的日常生活。)
融合點三:多樣朗讀 感知課文
1、 ppt出示課文范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注語氣語調、節奏停頓。
2、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設計意圖: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手段,反復聽讀、朗讀,使學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課文內容,為自主學習課文鋪路架橋。)
融合點四:協作學習 疏通文意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課下的注釋和工具書協作疏通文意。
2、以小組為單位反饋自主學習情況,與其他組進行交流,師課件出示重點詞語輔助記憶,適時給予明確。
3、疏通文意后,課件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伴著形象直觀的圖片,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很快會將課文內容熟記于心,達到強化語言積淀的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解決了教學重點。)
融合點五:師生合作 質疑探究
1、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提出問題。
2、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補充,課件出示并引導理解。
(1)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創設了怎樣的家庭氛圍?
(2)文中寫了幾個人?你喜歡哪一個?說說理由。
(3)文中的兩個比喻,你認為哪個更好?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3、師生互動
(1)在這個師生互動環節,第一個問題學生從文中“寒雪日”、“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和睦、融洽、歡快的家庭。
(2)、感受人物時,師穿插了劉禹錫的《烏衣巷》及相關資料,幫助學生了解謝家。(……)
(設計意圖:利用校園網絡平臺,直接組織學生上網查詢,進一步感受道韞的才氣和膽識,將現有知識進行延伸。以“一斑窺全豹”,讓學生以《詠雪》為例來看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并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世說新語》產生興趣。)
(3)、通過第三題的討論,明確“未若柳絮因風起”這一比喻之所以好,是因為中國文學追求含蓄之美,講究的就是意蘊,而道韞的比喻恰好表現了這種意境。引導學生想一想還能把雪花比作什么?并說說積累了哪些詠雪佳句。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融合點六:教師小結 布置作業
小結語:這篇經典,恰似一場陽光下的瑞雪,絢爛在我國古典文化歷史畫卷上,帶給人們精神的遐思。
作業:閱讀《世說新語》,選擇有關謝太傅或謝道韞的一篇給予鑒賞、評點。
(設計意圖: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快捷的資源,此作業的布置,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培養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五、說效果預測
本節課的設計,以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圖文結合的生動畫面,力求以詩意的表達,讓學生感受到書中文人雅士鮮活的生活情景和融洽、和睦、歡快的家庭氛圍,在語文學習中傳承民族文化遺產。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實際教學中難免會出現對課文的內容理解不透徹、對兩個詠雪佳句賞析不到位等情況,所以備課時,要做好充分準備。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設計思路,對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我的理解還是很膚淺的,不足之處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
宋娜
[《詠雪》說課稿(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詠雪》課件
10.人教版圓的認識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