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諾里斯塔夫
①女孩說,我叫蒙娜麗莎。凱莉便笑了,有種想要接近女孩的沖動。
②凱莉是一名畫家,去拉馬拉本是看望男友,卻沒想到剛踏上這片土地便遇到這樣一個女孩,傻傻地朝著你笑,但那張臉上卻有很多疤痕,顯然與真正的“蒙娜麗莎”扯不上半點關系。
③“蒙娜麗莎,你家住在哪呀?”凱莉蹲下身子問道。可女孩卻不說話了,一雙眼大概是被大風刮久了,紅通通浸著淚水,勉強才吐出三個字:“杜米斯。”
④杜米斯經常出現在國內各大報刊上,那是這個地區最大的一座難民營。凱莉的腦海瞬間出現一幅圖畫,眼前的女孩躺在一堵爛墻下,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一只蒼蠅停在她的臉上,但她卻一動不動。
⑤女孩一定餓了,凱莉把包里所有的壓縮餅干都拿出來,塞在對方手里,想了想,又把脖子上的圍巾取下,緊緊地裹在女孩身上,然后滿意地點點頭,看著女孩幸福的樣子,忍不住當場拿出畫架,刷刷幾筆,一幅凱莉版《蒙娜麗莎的微笑》便完成了。
⑥“這是我來拉馬拉的第一幅作品。”凱莉在男友面前炫耀,但男友卻不置可否,不斷叮囑她要小心,拉馬拉城的小孩比大人更危險。凱莉認真地點點頭,畢竟男友是真正為自己著想的人。但第二天,凱莉便改變了看法,因為在比瑞德街頭,她再次看到了蒙娜麗莎,她捧著那條圍巾,就像捧著圣物一樣,看到凱莉便奔過來說“真主保佑你。”接著便把圍巾交還給凱莉。
⑦蒙娜麗莎很丑,但卻是一個特別的女孩,望著前面飛奔的背影,凱莉再次陷入沉思,第二幅圖瞬間在腦海里成形。這就是收獲,一個畫家最想要的便是這種靈感。她就地創作,完成以后,隨手把圍巾套在脖子上,卻突然覺得脖頸一陣刺痛。
⑧被一滴鮮血染紅了的圍巾里,竟然包裹著一個尖利的銅釘、太可惡了,早就在報紙上看過報道,艾滋病患者為了報復這個世界,常常把沾滿自己血液的釘子放在路邊的凳子上,很多行人都平白無辜受害。沒想到這樣的悲劇竟然降臨到自己頭上,而且對方還以怨報德,太可恨了。
⑨這世界瘋了,連小孩都干這種勾當。凱莉氣憤地說:“不就杜米斯嗎?我偏偏就是要過去把她找出來,蒙娜麗莎,沒想到連微笑都是假的。”
⑩杜米斯的管理者是個英國人,名叫普雷第,聽了凱莉的投訴后,先是一陣驚愕,接著便對身邊的人說,把蒙娜麗莎叫過來,太不像話了。
可是,蒙娜麗莎沒有來,有人向普雷第報告,蒙娜麗莎寧愿不吃飯,死死抓著宿營廣場的欄桿不肯過來,手都快打斷了。凱莉徹底被激怒了,她對普雷第說,既然她不愿來,我就過去,倒要看看,小小年紀到底是受誰指使干這種喪心病狂的事。
在廣場,當凱莉站在蒙娜麗莎面前,結果卻并沒有按著原來的計劃走下去,蒙娜麗莎顯然剛剛垂死地掙扎過,臉上毫無血色,但看到凱莉,卻一下子興奮起來,“求你,以真主的名義,請您親手把那顆銅釘交給我吧!”到了這個時候,她還在提要求,凱莉帶著憤慨與不屑,問:“憑什么?”
接下來,凱莉簡直無法理解,蒙娜麗莎竟然弱弱地說:“我想有個媽媽。”還好有普雷第在,這位諳熟拉馬拉文化的慈善服務者解釋,在這個地區,銅釘代表母愛,你把銅釘交到她手里,就代表著你對她女兒一般的愛。接著,普雷第還指著銅釘上面的字母“M”說,看,這就是證明。
蒙娜麗莎所做的一切,當然不是為了真的要凱莉做母親,而是想讓杜米斯難民營的其他孩子看到凱莉送她銅釘的情景,哪怕這一切都是假的,因為這些年來,大多數孩子都被遠方來的白人資助甚至收養了,但蒙娜麗莎卻因太丑而變得愈發孤單。
她太需要我們的愛了,凱莉拿著手里的第三幅畫對男友說:“《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抵不過她的真情。”我以真主的名義發誓。
10.凱莉每次與蒙娜麗莎相遇,都會完成一幅畫作。請概括凱莉每次創作時的情感態度。(4分)【原創】
[命題意圖]: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結構。
[能力等級]:B
[難度系數]:0.66
11.請簡要分析小說中蒙娜麗莎的人物形象。(4分)【改編】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欣賞作品形象的能力。
[能力等級]:B
[難度系數]:0.65
12.文章第段引入對銅釘的解釋有什么作用。(6分)【原創】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情節的作用。
[能力等級]:C
[難度系數]:0.64
13.小說結尾說“《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抵不過她的真情。”請聯系整篇小說來談談你的理解。(6分)【原創】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能力等級]:C
[難度系數]:0.64
答案:
10.第一次見到蒙娜麗莎,凱莉對她有好感,想要接近女孩的沖動。(1分)第二次,收到圍巾,很感動。(1分)第三次,凱莉由被扎傷后的氣憤,到真相大白后,對蒙娜麗莎由衷的贊美。(2分)
11. 本文塑造了一個天真質樸、遭受磨難,困境中能堅守人性之美,渴望獲得母愛的難民營中的孩子形象。(2分)結合文本進行分析(2分)
12.揭示了小說背景及銅釘的緣由,暗示了主題;(2分)引出下文被蒙娜麗莎感動的情節,推動情節的發展;(2分)突出了蒙娜麗莎對愛的渴望,對蒙娜麗莎人性的贊美。(2分)
13.①達芬奇的畫作雖然很經典,但在凱莉看來,小女孩對愛和尊重的渴望是最真實的,最能表現人性光輝的,而這是最重要的。(3分)文中的小女孩遭遇悲慘,但她不曾放棄對美好的向往,渴望關愛和尊重,依然保持純真質樸的本性。我們呼喚真情,呼喚關愛,特別是對這種處于困境中的兒童,不讓他們精神上也缺血或無助。(3分)
[蒙娜麗莎的微笑 現代文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4.閱讀給力現代文答案
5.《父親》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10.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