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愛的心語
之一精讀 蛇
飲盡相思,醉臥塵埃,依稀夢里,還有你深切的關愛。相思是苦澀的,淚水是滾燙的,你是否愿意跌落淚海。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無奈,你說,只要堅強,苦難就會變得渺小,我要做你生命里的王牌。
賞美文
馮至,一個貌似平凡實為不平凡的人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中,我們雖為朋友,但我心中始終把他當老師來看待。借用先師陳寅恪先生的一句詩,就是“風義平生師友間”。經(jīng)過這樣長時間的親身感受,我發(fā)現(xiàn)馮先生是一個非常可愛、非常可親的人。他淳樸,誠懇,不會說謊,不會虛偽,不會吹牛,不會拍馬,待人以誠,同他相處,使人如坐春風中。我從來沒有見他發(fā)過脾氣。前幾天,我到醫(yī)院去看他的時候,他女兒姚平告訴我說,有時候她爸爸在胸中郁積了一腔悲憤,一腔不悅。女兒說:“你發(fā)一發(fā)脾氣嘛!一發(fā)不就舒服了嗎?”他苦笑著說:“你叫我怎樣學會發(fā)脾氣呢?”
馮至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奇特,這樣一個貌似平凡實為不平凡的人。
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生性內(nèi)向,懶于應對進退,怯于待人接物。但是,在八十多年的生命中,也有幾個知己。我個人認為,馮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漫長的開會歷程中,有多次我們住在一間屋中。我們幾乎是無話不談,對時事,對人物,對社會風習,對藝壇奇聞,我們的意見完全一致,幾乎沒有絲毫分歧。我們談話,從來用不著設防。我們直抒胸臆,盡興而談。自以為人生幸福,莫大于此。我們的友誼之所以歷久不衰,而且與時俱增,原因當然就在這里。
馮至的一生是滿載著榮譽的,但他卻為何一直不被別人提起?這與馮至先生的為人處世低調(diào)有很大關系。他唯一一次在中學語文課本中出現(xiàn)是因為他早年的抒情詩《蛇》,但這首詩的知名度豈能和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戴望舒的《雨巷》相提并論?我第一次知道馮至是我在高二的時候借來一本厚厚的《海涅全集》,譯者是馮至與張玉書先生。由于我更愛好的是詩歌(張玉書先生主要翻譯的是小說,比如茨威格的小說),于是馮至這個名字才漸漸被我熟知。馮至一生淡泊名利,過著一種素樸、實在而平凡的生活,他認為,人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在他的詩《自傳》里也有提及。他曾寫信給友人蔣勤國說:“過分溢美的文字,讀后往往不但不感愉快,反而很難過。”他最喜愛的詩人里爾克類似的在長篇《布里格隨筆》中寫到“不要請求任何人提及你,尤其是輕蔑地提及你……你要這樣想:這個名字已經(jīng)壞掉了。選另外一個名字,隨便什么名字,好讓上帝能在夜里呼喚你,別讓任何人知道你這個名字。”
【課內(nèi)挖掘】
在這首詩中,作者用“蛇”這個意象來比喻相思時的寂寞、郁悶、沉默,用“靜靜地沒有言語”把一種自我咬噬、自我折磨的心態(tài),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課外應用】
請你選擇一個意象,寫一首現(xiàn)代詩,表達出對生活的一種認識與感悟。
示例:
之一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卻渴望重回大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了二十年后/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之二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之三
青春斷想
腳尖隨著旋律升起,
雙手撫著音符尋覓。
佇立在青春的湖畔里,
傾聽落葉紛亂的旋律,
輕嗅泥土濕潤的氣息,
注視飛蜓輕泛的漣漪。
沉湎于青春綻出的花蕾,
臆測著青春未來的甜蜜,
并懷著傷感,
懷著擔憂,
等候它凋零的訊息……
侯曉旭
[馮至,一個貌似平凡實為不平凡的人--《蛇》備課(作品賞析)]相關文章:
4.一個帶委蛇的成語
5.平凡的人生經(jīng)典語錄
10.貌似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