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剛開學一個月的時間,部分一年級語文老師的嗓子是啞的,由于學生對拼音的陌生,他們不得不反復講解。近日,他們陸續收到新版語文教材,直呼“今年開學嗓子有救了”。
據了解,從29日到開學前,各區縣教育局已陸續組織一年級語文老師集體備課。備課內容首當其沖就是先識字后學拼音,除此之外,識字300,寫字100也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重點,多認少寫也將成為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大趨勢。
老版語文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難度下降
“為啥要先識字再學拼音,這樣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不少小一生的家長有類似疑問,他們想不明白這有什么好處。
之前,每年新生入學,頭一個月一年級語文老師的嗓子往往是啞的。先期投入的拼音教學,讓不少孩子摸不著頭腦。“孩子聽不懂,老師講得累。”這成了不少老師的共識。
記者了解到,拼音教學多年來一直是一年級新生入學首要學習內容。“這道題韻母與聲母到底哪個錯了?”“能不能完全準確進行拼寫”類似題目也成了語文考查中的“常客”。而此次改版明確,拼音只是識字工具以及普通話學習工具,換句話說,拼音教學的難度下降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拼音就是工具,不是一個文字的學習。”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副主任徐軼在今年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培訓會上表示,考慮到漢字的重要地位,先識字后學拼音比較符合教學需求。另外,兒童初入學時或多或少都有些漢字基礎。因此,先學漢字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也更容易與先前的認知進行銜接,這樣學習難度比拼音要低。
新版語文教材
識字量300 寫字表正好100個
“一年級語文識字量減少了。”近日,有老師敏感地發現,一年級識字量從原先的400字減少至300字,也新增了寫字表,里面有整整100個漢字。雖然總識字量有所減少,但多識字少寫字仍然是大趨勢。
對此,徐軼在培訓會上介紹說,經過10年課改,識字與寫字規律不盡相同。如果將兩者進行差異教學,能夠在更短時間認更多漢字。多認字不等于要會寫,這樣做也可以引導孩子盡早進入閱讀,放緩坡度,減輕負擔,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體驗閱讀樂趣。而這300字覆蓋面廣、構詞率高,“學了這些字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她說。
值得注意的是,“識字量減少了,卻多出了‘識字加油站’這一欄目。”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告訴記者,這一欄目的設立也是為了幫助學生識字。記者了解到,全冊一共有6個識字加油站,呈現方式有圖片、小短文等,總計30多個生字。
教孩子如何交朋友 口語練習變實用
記者翻閱新版教材后發現,“口語交際”欄目中“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說話”“小兔運南瓜等”代替了此前課本中的“你在家都做些什么?”“看看夜晚的天空,把他講給同學聽聽。”等口語練習內容。
“不難看出更貼近實際應用了。”一位語文老師告訴記者,這次改版能夠明顯感受到語文課本更傾向于實際運用。而人與人的交際也成了重點,“在何種場合用多大聲音才有禮貌,如何與同學互相交朋友……這些內容顯然更有實際意義。”這位老師說。
“大人一起讀”不會增加家長負擔
新版語文課本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的欄目,《剪窗花》、《小兔子乖乖》、《小鳥念書》等,幾乎每個單元后都會見到這個新欄目。這也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會不會增加家長負擔?”“會不會變成家長給孩子做作業?”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所謂增加家長的負擔,更多指的是抄寫或者做反復操練,但是閱讀并不屬于這一范疇。”
這位業內人士稱,家長和孩子讀一些兒歌、故事或者童謠,并沒有什么負擔,反而有很大益處。而且“大人”有多種理解,可以和教師一起讀,或者和高年級孩子一起讀。
[先認天地人再學aoe!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相關文章:
2.aoe教學課件
3.aoe課件分析
4.天地人精彩教案
5.天地人識字教案
9.天地人教案設計
10.拼音aoe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