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漢江
教學目標:
一、感受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熱愛祖國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二、理解詩詞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點: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全詞的點睛之筆,是表現全詞主旨的詩句,須重點講解。
教學難點:
上闋寫景是下闋評古論今的基礎,起了鋪墊作用;下闋的評古是為了論今,也就是說,評點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為更好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做陪襯。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必須講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請同學們看彩頁。這幅畫是掛在人民大會堂中的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以毛澤東同志的《沁園春 雪》為主題創作的。畫的一邊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畫的另一邊,在云海茫茫中旭日東升,照耀大地,顯得“江山如此多嬌”。
生讀預習提示,介紹寫作背景、主題、特點。
補充:開赴抗日前線途中作。
二、播放錄音,注意正音。
三、學生讀課文。
四、正音:
分外(fèn) 妖嬈(ráo) 遜(xùn) 數風流人物(shǔ)
五、參照注釋疏通文意,質疑。
指名口頭解釋:惟(只) 上下(上上下下,即上游和下游) 頓
六、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①這首詞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但上下兩闋各有側重,上闋側重于哪種表達方式?下闋又側重于哪兩種表達方式?
②上闋寫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試按對景色的概括寫,具體寫,想象寫的脈絡,把它分為三個層次。 (寫我國北方壯麗的雪景)
③下闋如何引入對人物的評論?評論了哪些古人?又評論了哪些今人?試按此線索也將它分為三個層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研習新課。
1.找出表現全詞主旨的詩句,簡述理由。
總結歷史的經驗,毛澤東強調中國的命運必須掌握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手里。所以,在詞的末尾宣告:今天的無產階級人民大眾,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2.既然要贊頌的是無產階級的人民大眾,為什么還要評說歷代帝王?
評點歷代帝王的不足,能更好地襯托出當代無產階級英雄。
3.上闋寫景是否顯得多余?
必不可缺,因為它們既可融入贊美祖國山河之意,又是下闋議論抒情的基礎。正因為“江山如此多嬌”,才會“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評古論今就很自然,水到渠成,主題才得以深化。
小結:這首詞通過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手法,巧妙地把縱橫數萬里,上下幾千年,長城、大河、群山、高原、古代帝王、當今英雄盡收筆下,最后一錘定音。主題鮮明突出,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這首詞語言精確,試舉例說明。
①“舞”和“馳”把靜的高山和廣的高原寫活了,給人奮發向上之感。
②“惟余”極寫白雪覆蓋面之廣,黃河水“頓失”寫出冰封之速,突出北國之嚴寒。
③“略”“稍”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文治方面不足的程度寫得恰如其分。
5.朗讀點撥。
三、做作業:
背誦、默寫這首詩。
板書:
作者郵箱: qhj79@sina.com
[沁園春長沙(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