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讀書名言名句合集48條
學習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名言名句48條,歡迎閱讀。
1、理論在變為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
2、讀書貴從實踐來,實踐貴從創新出。
3、勞于讀書,逸于。 ——程端禮
4、讀書是成功的羽翼,實踐是成事的天梯。
5、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閑適無事之人,鎮日不觀書,則起居出入,身心無所棲泊,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妄想生嗔,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不樂。——張英
6、培養讀書習慣,訓練思考能力,掌握嚴謹的分析技術,熟悉社會準則的框框,打下哲學基礎,這些都是未來的領導人從學習活動一開始,而且一輩子都必須繼續不斷地致力去做的事情。——理查德·尼克松
7、在所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的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8、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中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更有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亦復寓目不忘,如破爛廚柜,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齪亦耐不得。——鄭燮
9、鼓勵孩子們養成讀書的嗜好,每讀一本書就能成為我們所需成為的人。——馬爾羅尼夫人
10、書籍的使命是幫助認識生活,而不是代替對生活的認識。——科爾察克
11、凡讀書須識貨,方不錯用功夫。——陸世儀
12、學習經典著作的三條辦法是:一是通讀,一本一本,一篇一篇,依次閱讀,從首頁讀到末頁,一字不漏;二是重點讀,反復讀,這主要是讀對研究歷史有直接指導意義的著作;三是做讀書筆記,把書中的精華摘錄下來,為我所用。——翦伯贊
13、知識是萬物中的指路明燈。
14、拜讀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辯之才。
15、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了,又須識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6、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1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18、書籍幫助我從一片爛泥塘里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助,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9、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20、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現實世界的燈,愚蠢的行為是光和現實世界的障礙,是生命發展的障礙。
21、濃厚的智力、興趣、氣氛促使他們去閱讀,而閱讀是使他們學習得好的最重要的補救手段。—— [蘇]蘇霍姆林斯基
22、識字要讀書,種地要養豬。
23、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車爾尼雪夫斯基
24、與時俱進,奮力拼搏。
25、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26、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李益
27、在我們懶惰的人看來,都以為省出來的時間,只是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還要讀書。省出來的時間愈多,就是讀書的時間愈多,使工不誤讀,讀不誤工,工讀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釗)《李大釗選集》
28、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事》
2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名言,給了我深深的啟示,并使我受益匪淺。
30、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
31、讀書心細絲抽繭;練句功深石補天。——柯靈
32、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天生的笨拙,而是習慣的懶惰。——楊靜
33、看書未必有益,因為有些書實在不適合我們少年兒童來看,不是因為書出得不好,而是因為有些書的內容,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思想就會跟著走,所以就影響了學習。
34、命運的主宰是人自己,而自己的主宰是意志。
35、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唐·李益《來從竇車騎行(自朔方行作)》
36、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37、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其專精。
38、書籍是豈立在時刻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
39、要掌握書,莫被書掌握。——[英]布爾沃
40、當咱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咱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兄弟姐妹;當咱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兄弟姐妹重逢。——伏爾泰
41、登書山,思大于行;渡學海,行重于思。
42、不讀書你的生活就毫無意義。
43、苦寒盛開書香的花瓣,磨礪鑄就知識的鋒利。
44、書籍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45、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
46、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齊。(東非諺語)
47、念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48、黑發不知好學早,白首方悔念書遲。
【讀書名言名句48條】相關文章:
讀書的名言名句06-15
讀書的名言名句09-30
讀書的名言名句07-15
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精選03-18
談讀書的名言名句01-23
勸勉讀書的名言名句01-23
讀書益處的名言名句09-15
讀書名言的名句06-14
讀書求學的名言名句精選06-12
讀書感悟的名言名句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