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永遠的夢隨筆
沉沒在遠方的路上,豁然回首,總會在風雨飄搖的日子,愈發的思念故鄉,多少回夢里,與父親相遇,但又飄然而別。
常常,兩行淚水灑落枕邊,還是那漆黑的夜,原來是夢一場。哎,這一把年紀了,怎么還這樣?也許隨年齡的增長,愈發的思念故鄉罷了。
站在初冬的窗前,瞭望這眼前的景致,沒有家鄉蜿蜒連綿的群山,唯有水泥鋼筋鑄造的高樓,穿梭在馬路上的金甲鐵龍,在寒風咧咧的初冬,愈顯清涼,沒有一點生機。
俯視小區綠化帶里那一點生機的植被,不由想起了家鄉群山。它沒有黃山的俊俏、奇秀,也沒有華山的奇險、巍峨。更無高聳的喬木和滿山的灌木,唯有儲藏豐富的石灰石,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商,在這里鑿石開山。
優質的墨石,經過工匠的精心雕琢,或栩栩如生的石獅、石牛、華表石柱,被運到各個旅游勝地、古建場所;或方、或條狀,工匠經過純手工開鑿,形成一種自然的圖案,被安放在公園、高檔建筑物的踏步上;碎石經過加工,成為高速公路、鐵路、混凝材料的基石;富含石灰石的石料,被穿梭的車輛運送到自動化程度極高的石灰石、水泥加工廠;看似荒山一片又一片,就是它帶動了當地經濟的飛速發展。
站在初冬的窗前,眼前的景致模糊了雙眼。讓我越發想起了故鄉黃昏中那升起的裊裊炊煙……心每在現在就會莫名的難受。那裊裊的炊煙似乎在訴說著節令的短暫,這幾十年來,匆匆穿梭在繁花似錦的大都市,感受這里的空氣、環境,接納這里人與事,又似乎在責問我這個漂在異域的游子,何時回歸?
沉沒的`幾十年,為了自己所謂的事業,沒有了年輕氣盛的癲狂,沒有心浮氣躁的狂想,一切都在生疏、陌生中度過,輪轉成為所謂的城里人。無論我怎么樣改變,但骨子里還是潤浸著淳樸、憨厚的味道,那是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的根在那生我養我的地方。
期間,經歷了年富力強的父母逐漸碾兒將老去,最痛愛我的父親已經離我而去,母親已近九十高齡,兄弟姐妹已成為祖輩,盡享天倫,當年的玩伴相見不相識的景象。
多少次總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受,因母親的健在,或一月或半載或一年的某個期間,我會帶著沉沒的行囊回抵家鄉。每當雙腳踏在故土上,讓我這個在他人都會看來的異地人感想格外的糾結和親密,這種情懷,恐怕只有游子的心才可體會得到。鄰居一句:“回來了”,不由自主的流下淚水。
站在初冬的窗前,多么想與小時候的玩伴一起,帶上草籠與鐮刀,一起再上“犁彎山(當地山名)”,沿著山坡一路攀爬,到達山頂,然后順著莎草滑下,哪怕劃破粗布衣衫,去“風口村(當地一個村名)”的桃樹園,禍害那還未成熟的毛蛋蛋桃子;多么想和小時候的玩伴,帶上繩索砍刀,沿著“馬泉(當地一個山名)”山梁,在哪陡峭的山梁上嬉戲、大鬧,去“紅溝村(當地一個村名)”的核桃園,偷偷摘幾個帶著青皮的核桃,然后匆匆忙忙砍點荊棘,用繩索捆綁,滾下山梁,趁著夜幕悄悄溜回家。
多么想和小時候的玩伴一起,帶上鐮刀,在“十八畝(因家鄉屬于半山區,這塊地應該是最大的)”,揮舞鐮刀,貓腰再割一回麥子,揮汗如雨,再次體會那酣暢淋漓的感覺;多么想和小時候的玩伴一起……這種遺憾令人喪氣。究竟,每個人私家的童年都與轎廂牢牢相聯,從血脈到心靈。盡管時光讓家鄉變得邊遠,但我的心靈深處,那一個時辰總是她明晰的影子,一脈似水的蜜意,讓沉沒遠方的我仍無時無刻期待著家鄉的傾訴……
站在初冬的窗前,愛人在廚房鍋碗瓢盆的聲音,一陣寒風,飄灑在廚房外的菜香。讓我又一次回想起了母親,每次暫短的回家,母親總是張羅著飯菜,母親親自下廚,一碗晶瑩剔透的“棍棍面”,調制少許的蔥花、油潑辣子、略帶一點屋后菜地的小青菜,自家釀制的柿子醋,那味道,讓我回味。
一盤金黃的蔥油千層餅,配一點青椒土豆絲、自家腌制的咸菜,一口下去,滿嘴留香。愛人再說,該吃飯了,我木訥的來到客廳,邊吃飯,邊傾聽電視機里傳來的聲音。好在這味道,多么的像家鄉的味道。
【故鄉,永遠的夢隨筆】相關文章:
故鄉的夢隨筆03-25
故鄉——我永遠的夢作文07-25
故鄉我永遠的夢作文06-23
故鄉,我永遠的夢作文05-26
故鄉,我永遠的夢作文05-26
故鄉我永遠的夢的作文11-08
故鄉是我永遠的夢作文范文08-29
故鄉,我永遠的夢優秀作文11-07
故鄉,我永遠的夢初中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