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匯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靜物素描——方法步驟授課者:蔡子團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素描造型的認識能力、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教學重點:物體的明暗變化規律(三大面、五調子)教學難點:體積感、質感、整體感教學方法:講授、課件演示、練習、講評等教具準備:課件、炭筆、素描紙、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如何提高素描寫生的準確性(導入新課)比較是素描寫生時唯一正確有效的方法,素描寫生過程中認識和標準的模糊性,只有不斷地、反復地進步比較,找出問題,改正錯誤,不斷完善,這個工作做得認真細致、越深入,那么畫面就會越完美,越準確,美術教案(二)。絕對的準確是不可以的,只要達到一種共識的準確程度就算可以了。
1、一個中間“點”誰都知道,一根線條由兩個端點組成,而用視覺手段對一根線條進行準備分割時,最容易的是找出它的中間點的位置,這是由人的形象思維的特點所決定的。在素描寫生過程當中,有許多關系需要我們仔細地加以辨別和判斷,不妨可以利用“先找出中間點的方法”來確定最基本的比例關系。
2、兩個基本“線”兩條基本“線”是指水平線和垂直線的運作,具體地說,我們可以把在寫生當中所要處理的各類線歸為“接近垂直”和“接近水平”兩種情況,就是以“水平線”或者“垂直線”作為衡量的標尺,去測量和比較各種接近于它們的線條的性質,從而來把握畫面的整體關系。
3、多種幾何“塊面”“塊面”是指多種組合的單位幾何形比較法。單位幾何形比較法是說觀察對象的亮面所呈現出的平面幾何形。總之,要提高素描寫生準確的程度,必須整體觀察比例把握,結合“一點”、“兩線”、“三塊面”的方法并靈活運用。這樣將對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的能力。
二、素描靜物的方法步驟 (講授新課)靜物寫生是素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幫助初學者領悟物體的質感,鍛煉對不同色彩物體整體關系的刻畫。
1、構圖:起形時應仔細觀察物體間的關系,根據構圖原則調整畫面物體的位置,使其自然富于表現力。在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畫面的構圖,物體的比例問題。先在紙上畫出大體的構圖意向,定出各物體大致的位置。在構圖基本確定后,從分析與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著手,畫出物體形體之間的比例關系。
2、勾畫物體輪廓:起形階段應把握好物體的結構和細節,多用一些時間,多用一些大的結構線,這樣會對以后的刻畫產生好的作用。在畫出大的形體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分出各個形體的基本比例關系,畫出各個物體的基本形,并用水平、垂直線等校正各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每個物體都有自身的比例關系,而在一組靜物中又有物體相互之間的比例關系,在這兩種比例關系中,后者是首要的。
3、區別兩大面:在起形和標記明暗交界線的過程中就應該做到線的輕重緩急,這樣既可以使上調子的過程有據可依,更重要的是能突出調子整體排列的順序。在確立明暗兩大面的關系時,首先要準確畫出明暗交界線,同時畫出投影范圍。
4、鋪大體明暗調子:在上第一遍調子的時候要把暗面和物體的投影同時上,這樣可增強畫面整體感。從暗部畫起,全面鋪開,相互比較著畫,色調應逐步加深,注意區別物體固有色深淺。
5、深入刻畫:在局部深入時要同時注意3點,即光源位置、結構特點和透視變化。進入這一階段,主要解決形體、明暗、空間、質感等問題。先著手物體形體的塑造,并隨機帶出它們的明暗關系。從主體的關鍵部位開始,逐步深入細致地對物體的體積感、空間感、質感、明暗等進行充分的刻畫與表現。
6、調整結束:在這一階段,畫面已基本完成,此時應從整體出發對畫面作一次總體的調整,以期取得完整的畫面效果。在不脫離客觀對象的前提下,可以對畫面作一些主觀的調整,有意識地對主體進行一些強調,一切有礙整體關系,有礙突出主體的細節和局部都應大膽取舍,使畫面達到內容與形式更加的完美統一。
三、作業練習:
1、靜物明暗素描
2、規格:8開素描紙
3、要求:構圖適當、合理,有一定的質量感,畫面整體、響亮
四、巡視輔導:
1、及時給予學生個別輔導
2、有針對性集體講評
3、必要時給學生適當修改、調整
4、表揚、展示好的習作
5、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五、習作簡評:
1、總評:好的方面,不足之處、如何克服、修改
2、個評:好的習作三至五幅,較弱習作一至兩幅
六、課后小結: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
2.加強學生對畫面的整體把握能力。
3.消除學生對醫生的恐懼和對身體的愛護。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發現人物表情的特點,并能用畫筆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對畫面的整體把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醫生的道具、教學課件、視頻展示臺、示范作品。
學具準備:鉛筆、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穿著醫生的服裝,帶上道具,扮演醫生入場,先不說明身份。假裝給學生看病,以制造一種看大夫的情境,在給學生看病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及體現一種人文關懷。
2.交流表演
教師引導學生描述看病的經歷,著重讓他們表演,進行對比觀察:
不同的表情。動作。場景。
3.欣賞動畫
在動畫中讓學生了解到特寫的概念及夸張的手法。
4.角色扮演
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種類的病情,其他學生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關鍵圍繞表情、動作兩個重點。
5.賞評范畫
在這個欣賞的環節,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對畫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據學生的反應,可捎帶講一點場景的概念。
6.學生畫畫
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對于作畫材料不做硬性規定。
7.作業展示
就作業中比較典型的畫面進行賞評、肯定。
8.人文關懷
以一個腦筋急轉彎題目“什么樣的人不會對你說:歡迎下次再來!
讓學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類美好的愿望——永遠身體健康。
美術教案 篇3
《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花卉與紋樣美術教案
【課題名稱】:湖南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四課《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
【課型】:設計·應用課
【授課年級】:七年級
【教材分析】:
本課依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建議設置,考慮花卉紋樣的文化內涵及與生活的廣泛聯系,選擇花卉紋樣設計運用作為教學內容。
教材圍繞花卉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展開,讓學生感悟民族傳統紋樣的魅力。在內容上,從花卉的寫生,到紋樣的變形與裝飾手法,從單獨紋樣的形式,到連續紋樣的組合變化,循序漸進并強調學以致用的觀念。在形式上,設置了兩個活動,由表及里,由簡到難,都注重了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聯系。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外,他們的抽象思維開始占相對優勢,通過觀察和引導,能夠對事物的規律和特點有一定認識。這一學段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這節課讓學生分組和競爭來完成學習任務。
1、啟發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直觀演示法
2、課前預習、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課后拓展提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借鑒中國傳統花卉紋樣的造型與裝飾特點,運用變形與裝飾手法設計花卉紋樣。
過程與方法:了解花卉從寫生到變形的完整過程,學會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方法,并運用一定的組織方法,為生活用品進行裝飾設計。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民族傳統紋樣的魅力;增強以設計和工藝改善環境與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傳統紋樣特征的認識和把握,了解花卉紋樣的變形與裝飾方法,進而應用于現代生活中。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到的圖片文字資料、彩筆、剪刀等學具:繪畫工具、彩筆、白色紙杯、筆筒、預習學案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圖,激發情趣
1、多媒體展示自然界中美麗的花,學生欣賞
2、花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除了自然界中的花,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花?
(學生回答)
3、欣賞敦煌藻井寶相花紋樣,閱讀鏈接,回答問題:
*你認為這個紋樣描繪的是哪種花?
*結構上如何?用色上如何?表達了什么愿望?
4、為什么這些花會這么廣泛的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卉紋樣的魅力又如何可以延續千年呢?(提示:可以從花的寓意說開來)(學生小組內交流,回答)
因為每種花都寄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這花是怎樣變成漂亮的花卉紋樣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的呢?來,一起走近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
二、、探究設計方法
。ㄒ唬、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自主探究美麗的花兒怎么變成花卉紋樣的?
1、觀察與寫生: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態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瓣行,把握總體特征。
2、變形:簡化、添加、夸張、幾何化(多媒體演示對荷花的各種變形)
3、還可以運用點、線、面來進行裝飾,也可以綜合運用(以樹葉為例演示裝飾過程)
(教師總結板書)
(二)、分層次練習,掌握方法:
1、要求(根據自有條件,任選其一完成)
*請選擇一種花的寫生稿,嘗試運用簡化、添加、夸張、幾何化進行
花卉外形變形。
*嘗試用學案上的輪廓運用點、線、面或點線面的綜合完成3—4個紋樣裝飾。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作業展示評價(自評、互評)
。ㄈ⑦M一步探究:
1、剛才我們完成的小訓練就是單獨紋樣的雛形。
2、制作紋樣首先要確定骨式(定義),展示兩個單獨紋樣,對比觀察一下在結構上有什么區別?
(學生回答)均衡式和對稱式
3、接下來,我們就以對稱式和均衡式的骨式來進行紋樣設計。*教師示范對稱骨式的紋樣設計:
*了解紋樣的色彩和搭配方案
三、自主設計
1、把你之前完成的小作業整理成對稱式或均衡式的單獨紋樣(任選其一完成)
填充在學案紙上物品輪廓的合適位置
畫在道具上(手套、紙杯、圓筒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作品展示,提出寶貴意見
四、拓展延伸
把你設計的單獨紋樣連續的擺在一起,會是什么?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
2.通過研究探索,啟發學生運用對稱的原理,設計、制作出各種有趣的連續紋樣。學習正確折疊紙張,運用簡便方法設計紋樣,以及運用正確的制作方法。
3.通過剪紙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使學生感受友情的溫暖,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用剪、折、添畫的方法制作一組手拉手的紙人。
難點:能用正確的折疊方法折疊紙張,使剪出的紙人連在一起。
三、課前準備
。▽W生)剪刀、彩紙、彩色水筆或油畫棒、膠水
(教師)課件、范例、彩色紙、剪刀、彩色水筆或油畫棒、膠水等
四、教學過程
1.魔術導入,嘗試探索
(1)教:今天這節課,老師要給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這個魔術呢先要用剪刀剪一剪,同學們猜猜看我剪的是什么?(剪好后展示,讓同學們分析評價)
教:我剪出了什么?是怎么樣變出來的?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做(想!)那接下來把書本翻到第18頁,看一看書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看懂以后就可以自己拿起桌上的小紙條試著來剪一剪,自己選擇題材,時間為5分鐘?纯茨奈恍∨笥炎盥斆。
(2)學生自學,嘗試制作,教師巡視。
2.作品欣賞,匯報交流。展示同學們自己剪的作品,引導學生感受連續紋樣的形式美和節奏美,感受拉手紙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現方法的多樣性。
。1)教:老師發現有些小朋友剪的好朋友手沒有拉起來(展示失敗和成功的作品比較),老師發現這位小朋友剪的好朋友手都拉起來,你能站起來教教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嗎?
教:那同學們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講解畫和剪的時候要注意點什么,剪好后放在投影儀展示)要讓你的魔術成功,兩邊都要連起來。
3. 展開想象,激發創意。
。1)教:那同學們再來看看老師剛剛剪得蝴蝶,現在這個蝴蝶只是單一的一種顏色,好像還不夠漂亮,那我們可以怎么樣呢?欣賞課件(畫一些花紋,圖案美化補充)
4.布置作業,創作表現。
。1)教:小朋友們,這個魔術是千變萬化的,他可以變出許許多多不同的造型,那么你想想看你還能用他變出說明造型?作業要求:用折、剪、添畫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品,互評作業。
。2)小組長介紹自己小組的作業情況,全班評,教師小結。
6.課后延伸,啟發創新。
。1)教師出示6個大小、造型相同的單個形象,提問:有沒有辦法讓這些好朋友手拉手?
(2)在學生討論后,出示利用插接組合連續的范例讓學生欣賞。
。3)建議學生課余時間嘗試做用其他方法組合的手拉手的動物玩具。
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泥工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分泥、搓長條等泥工技能。
4、培養幼兒從小愛惜糧食的好品質。
二、活動重難點:搓面條用力要均勻
三、教學準備:
彩泥,盤子,碗,勺子,灶具,實物面條,音樂
四、活動過程:
1、談話:今天有幾位小娃娃到我們小班來做客(小娃娃坐在一排小凳子上),打招呼:小娃娃好,小朋友們好(小聲),小娃娃聲音小,沒勁,肚子餓了,那我們請他們吃什么呢?老師問問小娃娃,哦……,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放U盤,出示一碗香噴噴的面條,那我們今天就來當大廚師做面條給小客人吃吧。
(1)面條是什么做成的呢?(出示實物面粉)
放圖片:廚師揉面團——一個個面團——各種各樣的面
。2)面條的形狀?(細細的、長長的)
師:看看這個是老師做的面條(原味白面條),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來的么?
2、老師示范做面條的方法。
教師示范搓面條:
首先用把彩泥分成很多小團,然后用手掌將每個小團揉成小團圓,接著上下搓、前后來回的搓成細長條,用力要均勻,可不能讓面條斷額,面條的粗細要勻稱。
搓成各種品種:紅蘿卜面條、菠菜面條、蛋黃面條等。
附兒歌:小面團,手里拿,兩只小手揉揉它,上下輕輕搓,前后用力使勁搓,變成面條樂哈哈。
3、讓幼兒分成四組(橘紅色的紅蘿卜面條、白色的原味面條、綠色的蔬菜面條、黃色的雞蛋面條)自己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放輕音樂。
師:小朋友們趕緊一起來做面條吧,小娃娃們餓得等不及了。
4、煮面條
師:小朋友們,把我們搓好的面條煮一煮吧
5、一起請娃娃來吃面條吧。(喂面條)
師:小朋友在喂小娃娃吃面條的時候,地上掉了一些面條,地上掉這么多面條可不好哦,平時小朋友進餐時也不要掉飯粒,做面條的面粉和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不能浪費哦。我們從小就要做個珍惜糧食的好寶寶。
五、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想想,除了又細又長的面條,還能做出什么樣的面條?鼓勵幼兒自己做出來,如:寬寬的面條、彎彎曲曲的方便面、漂亮的蝴蝶面等等。
美術教案 篇6
課題:分蛋糕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材簡析:
本課的題目是“分蛋糕”但實際是圓形的分割、重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分蛋糕與吃蛋糕時的喜悅。
2、激發學生想象,并描繪出造型各異的蛋糕。
3、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組合成新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描繪出新穎獨特的蛋糕。
2、在重組畫面時要采用與眾不同的構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蛋糕的范圖、各種顏色的紙、多媒體等。
學生:準備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引導學生回憶分蛋糕與吃蛋糕時的喜悅。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和吃過的蛋糕的種類。
活動二:
教師出示各種造型的蛋糕的范畫。請學生先討論再說一說,還可以設計出什么樣的蛋糕,蛋糕上還可以畫什么?
教使用多媒體演示幾種描繪蛋糕的方法,并說明繪畫要求。
活動三:
各組將教師發的范畫按本組的人數做隨意形狀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樣的蛋糕,看哪一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體來表演“切蛋糕”及切開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畫面,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活動四:
分組做畫蛋糕、切蛋糕、重組蛋糕的游戲。
做得快的小組還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蘿等切分圓形物體的游戲。
活動五:
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收拾整理。
課后拓展:啟發學生回家后利用廢舊紙盒制作立體的蛋糕。
教學評價:
1、是否大膽想象,描繪出新穎獨特的蛋糕。
2、在重組蛋糕時能否采用與眾不同的構圖。
3、能否在課堂上和小組內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記:
一年級的學生好像對于蛋糕味道的記憶更深刻,對外形的記憶還比較清晰,但具體的花紋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幾幅好利來蛋糕的宣傳圖片,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層的結婚蛋糕。這些圖片給了學生很大的創作啟示,而且在演示怎樣“分”、再組畫面時就用這上面的圖片來示范,學生感覺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樣,心情很激動。在創作時也能夠描繪出造型各異的蛋糕。新課程、新教材要求教師多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欣賞作品,這些欣賞作品從哪里來,是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實際上生活中許多的畫報、宣傳圖片甚至是報紙、雜志上的彩色大幅廣告都是我們用來欣賞的好資料,只要教師肯做有心人,善于發現、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夠多、足夠好的欣賞資料了。
美術教案 篇7
目的:
1、讓幼兒認識紅色。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準備:
1、主色是紅色的玩具若干。2、棒紙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3、紅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過程:
1、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初步認識紅顏色。教師問:你玩的是什么玩具?這么漂亮的玩具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天線寶寶波兒,展示紅顏色。教師問:快看,誰來了?波兒穿的衣服可真漂亮。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你有沒有紅色的玩具呀?
3、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師問:你還在哪里見過紅顏色?
4、游戲“捉迷藏”。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蒙住眼睛,請配班老師把玩具藏起來,可以藏到柜子里、椅子下
逐步加深游戲的難度,可讓幼兒再找出玩具身上的紅顏色。
5、游戲“照相”。大家做攝影師,為玩具拍照片。
6、游戲“洗相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棒紙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示范“洗相片”。用刷子蘸上紅色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刷,全部刷滿顏料后,相片就洗出來了。 (2)、輔導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7、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漂亮的紅顏色
美術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和了解車身裝飾的方法、類型,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觀察、分析、歸納設計的方法和元素,懂得“設計來源于生活,生活因設計而更美好”的道理。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制作方法的指導,制作的步驟,不同類型的車子車身裝飾有不同的特點,以此來拓展和豐富學生思維。
教學目標
上限會用一種裝飾設計方法進行車身裝飾設計。懂得“設計來源于生活,生活因設計而更美好”的道理。
下限欣賞各種各樣的車,了解不同種類車的'裝飾特點,并掌握車身裝飾的方法和作用。讓學生學會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不同類別車輛的裝飾特點,掌握車身裝飾的方法。
難點:車輛裝飾有創意,能清晰地傳遞所要表達的信息。
教學準備(學生)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車,畫筆。(教師)課件。
教學流程
1.揭題。
出示課題:《流動的風景線》。
2.欣賞、分析。
(1)回憶生活中有車身裝飾的各種車輛。
(2)出示一組圖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車。
。3)教師問:同學們,把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車用自己的方法分類。
學生答:(根據生活中觀察的車進行歸類。)
。4)教師小結:①從功能上分;②從車型上分;③從色彩上分。
3.欣賞、感受。
。1)教師出示兩張圖片(不適合車身裝飾和適合車身裝飾的兩種車進行對比。)
教師提問:你認為什么車適合車身裝飾?為什么?
學生進行分析,教師小結并介紹一些不適合車身裝飾的特殊車輛,如消防車、救護車等。
(2)教師提問:車身裝飾一般在什么部位?主要的裝飾手法有哪些?
。3)教師提問:車身裝飾有幾種類型?
、購V告裝飾(商業的、公益的);②個性化裝飾??
4.欣賞圖片,說說裝飾設計的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①手繪圖形設計;②手工粘貼設計;③電腦模擬設計;④模型分面設計;⑤局部位置面塊設計。
5.學生作業。
。1)自選一種車輛,對車身進行裝飾,時間20分鐘。
。2)教師巡回指導,進行輔導和解決課堂問題。
6.作業評價。
。1)作業展示在展板上。
。2)學生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和采用的方式,說說通過裝飾想告訴人們什么。
美術教案 篇9
課時: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現語言。能根據卡通畫的內容編一個故事,大膽嘗試運用卡通畫表現手法敘說故事、記錄生活、表達愿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標:
通地過教學引導學生感受卡通藝術的表現魅力,并嘗試用卡通畫手法表現故事或某個故事情節,以此來培養學生觀察體驗生活中的樂趣與情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綜合表現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學重點
。薄⒖ㄍó嫷脑煨头椒疤赜械谋憩F語言。
。病⒛芨鶕ㄍó嫷膬热菥幰粋故事并嘗試進行表演。
。、嘗試運用卡通畫表現手法敘說故事、記錄生活、表達愿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學難點
運用卡通畫表現手法敘說故事、記錄生活、表達愿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第一節有趣的卡通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卡通畫的特點和特有的表現語言。
教學難點:卡通畫表現各種事物形態的特殊手法―――夸張。
教學準備:《米老鼠和唐老鴨》VCD、常見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圖片若干、人物表情圖片若干、各種特殊場面畫若干(夜晚、緊張、熱鬧、冷清等)(以上資料以課件的形式表現)、彈弓、木棍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學生回答問題:你們最喜歡的卡通畫、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教師:美國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鴨》是我們很多人喜愛的卡通片,下面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個片斷。(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鴨》VCD)
。场W生回答問題:《米老鼠和唐老鴨》有哪些特點最吸引我們?
教師點評:
我們喜歡它是因為米老鼠和唐老鴨造型夸張、可愛、幽默,故事情節充滿了智慧。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卡通畫的造型方法,請同學們欣賞第六頁的范畫。
三、新課教學
1、板書課題:有趣的卡通
2、引導學生欣賞第六頁的范畫(課件演示作品簡介)
3、結合作品欣賞講解卡通的主要特點:造型夸張幽默、色彩鮮艷、表現語言簡潔、生動幽默。教師展示并簡要點評補充范畫。
①造型夸張幽默、表現語言簡潔生動
、谏术r艷
。础⒄n堂任務
三、課堂總結
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引導學生欣賞有關的黑與白的圖形,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課件展示)
。1)生活中常見的黑與白:足球、太極、連續紋樣、水墨畫等;
。2)心理學上產生錯覺的黑白圖片:人與杯子、房間、會亮的燈;
(3)美學上漸變的黑白圖片:埃舍爾的一組魚鳥漸變圖。
(設計意圖: 通過分類欣賞,讓學生了解黑白圖形應用比較廣泛,它們之間的轉換會產生意想不到視覺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圖形表現出來的美感。)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生按照《人像與杯》的制作過程,嘗試制作人像與杯的黑白正負形。
。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人像與杯的制作過程。
。2)練習制作人像與杯圖。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在嘗試過程中體驗黑白對稱圖形組合后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本中插圖,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可以分為幾類?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在討論中學生能夠博采眾長,從作品表現產生的效果將它們進行歸類,進一步體驗到黑白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美感。
3、歸納總結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出示課件):
。1)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如變化的臉、一家三口等。
(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如人像與杯、皇后與衛士、女人與狗等。
。3)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如象與羊、埃舍爾的變換等。
。4)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如中國漢代裝飾紋樣等。
[設計意圖:通過二次欣賞,讓學生加深理解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進一步認識黑白圖形在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美感。]
三、欣賞評述: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準備用什么方式方法設計一幅什么方法組成的黑與白圖畫?
[設計意圖: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表現不同的黑白圖形。]
四、創作表現:
1、用繪畫或剪紙等形式表現黑與白的正負形。
要求:(1)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
(2)線條流暢,涂色均勻。
2、學生進行臨摹或創作,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處理學生呈現的問題,發現與眾不同的作品。
五、評價小結:
1、作品展示與交流:
。1)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或貼在黑板上。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和喜歡的理由。
。3)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說說自己這幅畫有何需要改進的地方。
(4)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成功之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2、課堂小結:
學習后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地方有疑問?
六、課后拓展:
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方法創作一幅黑白漫畫,注意體現作品的形式美。
教學反思:黑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業過程中,許多孩子驚奇的發現:從黑紙上剪下花紋后,剩下的紙鋪在白紙上居然也有著奇妙的效果!我適時引導他們: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只要帶著藝術的眼光看世界,沒有廢棄物,只看你肯不肯動腦筋加工。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教學教案06-14
中班美術教案06-11
美術欣賞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