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健身操舞在山西省高校的推廣價值研究論文
摘要:廣場健身操舞是應老年廣場舞后的又一浪潮,它將其它時尚舞蹈元素融入進來,形成比較新穎的適應青年參加的舞蹈內容,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廣場健身操舞的基本情況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綜合分析,針對高校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和健身活動特點,探索廣場健身操舞在高校的推廣價值,為我省高校的健身運動項目增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全民;健身廣場;健身操舞;高校
廣場舞的熱潮在全國掀起后,中國的廣場舞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健身代表,甚至風靡國外。2012年全國首屆健身操大賽在青島開賽后大賽豐富多彩的項目設置吸引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紛紛參加比賽,時隔一年,廣場健身操舞就以參賽項目的身份加入到全國健身操舞的大賽中,參加廣場健身操舞的有小學組、中學組、高校組和社會組,充分體現,從廣場舞到廣場健身操舞的轉變,不只是舞蹈風格和音樂特點的簡單改變,這是一種最簡單、最易推廣、參與度最高的全民健身項目。
一、廣場健身操舞的基本情況分析
(一)項目設置分析
自2012年首屆全國全民健身操總決賽在青島舉辦后,不同地區紛紛開始開展全民健身活動,2013年又添了一個“舞”字,更名為全民健身操(舞)大賽,融入更多的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項目內容,這是目前我國最大規模的健身賽事,全民健身操(舞)包含五大類:有氧健身操舞、時尚健身課程、廣場健身操舞、街舞、民族健身操舞;其中有氧健身操舞的項目參與數量最多,占50%以上。2013年全國健美操協會將廣場健身操舞類作為大賽的新增項目,但是,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在參與的數量上僅占總項目的1.6%。新增項目有《2013年全國廣場健身操舞推廣規定套路》:(1)廣場健身操;(2)輕器械廣場健身舞;(3)廣場健身舞;(4)輕器械廣場健身舞;2015年的春晚,一首最炫小蘋果火爆了大街小巷,國家體育總局推廣并發布全國廣場健身操舞規定套路《最炫小蘋果》、《叮咯嚨咚嗆》;并將這兩套健身操舞作為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的比賽套路。
(二)參賽人數分析
全國健身操舞大賽的項目參賽人數均為6—24,與其他參賽項目相比,廣場健身操舞的參賽人數相對較多,比較2013年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的規定參賽人數可以看出,2015年廣場健身操舞的規定參賽人數是12—36人,性別不限,鼓勵大集體參與,這與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的理念正切合,體現全民參與的辦賽宗旨。
二、我省高校廣場健身操舞開設條件調查分析
(一)場地和設施資源
廣場健身操舞需要的場地設施比較簡單,一塊空曠的場地,一套簡單的音響設備就足夠了,參加的人數十人到百人,對于高校來說,這些場地和設施資源都不是問題,場地的開放性較大,晚上6點以后,校園里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一首簡單輕快節奏感強的音樂、一些稀稀松松人群、一些簡簡單單的動作都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
(二)體育教師資源
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資源,據調查,山西省的高校中都開設有健美操俱樂部,指導健美操訓練的老師都能夠獨立承擔廣場健身操舞的教授,廣場健身操舞和健美操相比要簡單很多,而且,健美操專項的老師在設計和創編上會比社會上的非專業人士新穎和有創造性,可以將各種舞蹈風格和元素融入到高校的廣場健身操的創編中,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不論在音樂的選擇上還是動作的創編上都能給學生帶來聽覺和視覺上的刺激,讓她們主動積極的想要加入。
(三)學生資源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對于大學生這種“新新人群”,教師的生搬硬套已經不符合現代教學模式,她們總會覺得健美操比較適合她們這個年齡階段,廣場舞雖然很受市民的歡迎,但不太符合大學生的活動需要和審美,對于廣場舞進校園,她們會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意見,讓廣場健身操舞在內容和形式上與時尚融合,更加符合大學生的需要。學校里不缺乏一些健美操、街舞、爵士、拉丁、恰恰、交誼舞等舞蹈愛好者,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在課余時間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將這些時尚元素融入到廣場健身操舞中。
三、結論與建議
(一)廣場健身操舞是自娛性和自發性很高的藝術形式,一般都是以集體舞的形式呈現,參與者跳的是一種心情,是情緒的準確表達,利用跳舞使情感得以宣泄,產生精神振奮的愉快感,放松壓力,使參與者有機會展現自己,產生自我價值感,不論從健身還是健心都是高校學生的最佳選擇。
(二)大學生是接受新鮮事物較快的一類群體,現代廣場健身操舞一改以往老年群體的風格,別具一格的結合當今流行音樂,時尚舞蹈元素,使廣場舞分為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參加,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音樂和內容上更加新穎,緊跟時代的脈搏。
(三)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廣場健身操舞的開設,廣場健身操舞需要很簡單,一塊空曠不擾民的場地,一套簡單的音響設備,一首簡單的歌曲,一群精神飽滿的參與者,高校的場地設施比較完善,可以充分滿足開展此項目需要的條件,這一方面需要學校的支持和幫助。關于健身的內容和形式,任教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師都有著很強的專業技術和教學能力,學校可以利用現有的體育教師資源,運用集體授課的方式進行教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和教師培養深厚的師生情。
參考文獻:
[1]劉大維,胡向紅.廣場健身舞的起源、現狀、特征及價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11).
[2]劉琨.我國城市廣場健身文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06).
【廣場健身操舞在山西省高校的推廣價值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排舞運動的文化價值開發研究論文10-06
高校武術教育的正確價值導向研究論文03-30
民族健身操的應用與推廣論文07-07
淺談廣場舞在農村的發展論文05-07
廣場舞對舞蹈教學的影響論文08-28
關于廣場舞的議論文12-26
廣場舞05-12
廣場舞健身舞的作用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