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業教育學校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
職業學校的學生相較于普通高中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這些學生往往是在初中階段不受重視的一些“弱勢”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通常比較突出,容易產生困惑和強烈的受挫感。為此,本文針對職業教育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相應對策,以期幫助這些學生不斷改善和提升自己。
在國家大力倡導職業教育的今天,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職校學生大部分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中教師關注不夠的學生, 他們的心理問題比起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要明顯很多,他們或者容易迷茫,或者做事容易沖動,比較難管理。對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作為職業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要特別關注,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和正確的引導,對他們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職業教育學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由于他們的家庭、年齡和選擇專業等因素的不同,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上的表現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是不盡相同的。經過持續觀察分析和研究,筆者認為當今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心理特征:
(一)缺乏自信心,對自己的認識不夠全面
現在職業教育學校招收的主要是一些升學考試不理想或者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寬裕的學生,因為受過去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存在著一定的負面看法,這導致了很多本來對自己前途充滿理想和希望的學生逐漸對自己的選擇產生質疑,世俗的眼光使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久而久之學生會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從而喪失對專業學習的動力,再加上本來這些學生的學習基礎就比較弱,面對逐漸深入的專業知識會越來越感到束手無策,自卑心理會逐漸加重。
(二)逆反心理強烈,一切事情都消極對待
在選擇職業教育之后,很多學生會受到周邊人們的歧視和惡意貶低,這使學生心理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形成了一種消極的心理定勢,導致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極其反感和抗拒,以至他們對于學校和班級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一律消極對抗,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置之不理,自暴自棄,毫無追求。
(三)人際交往能力不足
職業學校的學生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后會有與普通學校不同的感受,這個階段的他們往往想要和周圍的人結交朋友,抒發內心情感,但是這些學生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多數是處于被動狀態的,他們普遍缺少交往的基本知識和技巧,總會以自己固有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去要求別人,對別人的看法和意見難以接受,這樣的狀況往往會導致人際沖突。
(四)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較低
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心情感豐富,情緒表達和轉化都很快,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容易感情用事,但是他們的是非觀念還是特別明確,遇事容易沖動,高興時激動興奮,遇到挫折特別容易沮喪,對于情緒的自控能力偏低。
(五)盲目追求自我的個性發展
有這樣心理特點的學生屬于職業教育學校的一小部分,但是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他們對于學校各類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對于自己的未來毫無規劃,缺少精神寄托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他們所追求的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認為這樣才是張揚自己的個性。主要表現在:穿著奇裝奇服、打扮奇形怪狀、口叼香煙、蠻橫無理、爭強好斗等等。
(六)獨立意識和依賴性強
職業學校的學生處于青年初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隨著生理和心理年齡的成長,再加上離開家庭求學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對教師和家長的崇拜感不再強烈,他們開始注重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對教師和家長的言行會進行自己的判斷,這些判斷是片面的,帶有主觀性的,對于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和提醒往往會產生反感。但同時,他們又對家長和教師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的'能力相對較低,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旦遇到什么問題,還是希望能得到家人和教師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二、對職業學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根據前面做出的分析和總結,我們了解到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樣的情況對于職業教育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作為職業學校的工作者,我們必須采取多種教育手段和方法,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一)加強職業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和教師要始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針對這些變化做出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集體講解、個別輔導和書信溝通等多種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學校的統籌安排下設立一個心理輔導室,布置出一個比較溫馨放松的房間,安排專門經過培訓的有經驗的心理輔導老師對需要進行心理輔導幫助的學生進行具體的心理疏導。比如對待早戀的學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戀愛觀,使他們能正確處理青春期階段和異性的正常交往;對于特別自卑的學生,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指導他們懂得賞識自己、接納自己等。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材施教
職業學校教師面對的是知識基礎較差、思想較復雜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尊重和理解他們,深入學生當中,挖掘出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因材施教。例如,對于經常故意和教師對著干的學生,往往是缺乏自信又希望被關注的學生,對待他們教師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更多地關注他們,多與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發現他們的優點并進行及時表揚和鼓勵,消除他們的對抗情緒,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專業的意識
職業教育就是為了給社會輸送大量的高層次的專業服務人才,學生進入學校學習也是為了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并且能駕馭的好工作,因此,在學習階段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讓學生明白,要想有滿意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付出辛勤的勞動是必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學校學好專業技能,才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開創幸福的未來!
總之,根據職業教育學校自身的教育特點,學校和教師要多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適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為社會培養出大批身心健康、專業優秀的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