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狀況的反思論文
一、當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
從院校自身來看,有的院校不顧自身辦學的條件與能力進行盲目的擴招,有的非藝術學院也不根據自身辦學的特點,匆忙設置美術專業。這種現象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緊張,生源素質的普遍下降,這樣最終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大幅下滑。教育資源,特別是辦學空間、教學設備、師資隊伍等在擴招之前如果準備不足,擴招之后問題就會突出。從美術教育的角度來說,這些學生只是為了考上大學,對于美術并不熱愛,也無此特長,其結果不僅對學生本身不利,而且也給國家的教育資源造成了巨大浪費。
除此之外,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學機制和專業課程設置也有一定的問題。我國高校美術教育長期沿襲了傳統的學院式培養模式,片面強調的是技能的訓練,導致學生人文素養的淡化,藝術學科所應當具備的人文精神和審美意識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一些學科課程的許多方面都有明顯的滯后性,與學生想脫離,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對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狀況的反思
(一)營造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
作為學校應當建立起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使美術專業保持合乎規律的發展平衡,特別是要確立起科學的美術教育理念,構建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應當更加積極的改進基于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因為盲目發展而導致破壞美術教育整體環境,保持美術教育本身的性質。對于專業美術院校來說,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遵循教育的自身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調整,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學校招生數量的快速膨脹。在高校教育中,美術院校的發展與建設應當與學校教育資源與社會發展相協調,不能片面的追求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應當根據不同院校的情況,做出具體的定位和發展規劃,并要注重穩定的規模,提高教學質量,著眼于長遠發展。
(二)對高校教育教學進行改進
要改革傳統的教育理念,應當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在傳統的美術教育中許多方面都與當今時代的發展需求不能很好的適應,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知識與能力的脫節是高校教育最大的問題,不僅給人才的培養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而且也不能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改革傳統的培養模式,應注重對學生的'美術表現力和個性進行培養,把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精神放在首要位置,這就要求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充分尊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保護學生的個性特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還要對以往既定單一化的課程結構進行改革,應注重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高校美術教學應當體現出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與比較,和其他學科共享教育資源,并完善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現代教學觀念,順應社會的發展。學校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拓寬專業范圍,拓展學生的知識機構,在保持專業扎實的基礎上,也要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周邊相關知識。
(三)設置美術教育課程新體系
需要設置美術教育課程新體系,進一步的推進美術教學內容的改革。高校美術教學應當與社會的發展同步,首先在課程設置上要立足于社會實際需要,還要著眼與未來之勢的不斷更新,既要考慮到局部課程的結構要求,也要考慮到整體課程的體系的長遠規劃。在保證美術專業特殊性的同時,還要滲透進人文之事,使科學、人文、藝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美術學科應當聯系實際,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設多元化的、選擇性的人文學科課程,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高校之間相互聯合實現資源共享
雖然國內教育競爭激烈,但是加強高校之間的橫向聯合,共同促進美術教育仍然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職責和追求。高校之間進行有效的相互協作,整合有限的教育資源共同促進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目前,我國高校之間已經就美術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內在聯系,隨著教育的發展,這種聯系必將日趨加強。通過這種途徑,美術院校的學生可以選修心理學、教育學等多方面的課程,綜合院校美術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借助專業的美術院校不斷的更新觀念,提高藝術綜合素養。
面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從中可以發現許多高校內部或外部的因素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滑,學生素質的下降,所以必須引起對高校美術教育狀況的重視,針對高校美術教育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針對性的從教育環境、教學方式、課程體系、資源共享等方面做出相應的措施,促進高校美術教育的進步。
【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狀況的反思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美術教育中版畫教學的意義論文08-10
關于當前國內高校油畫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07-12
高校美術教育體系中民間美術的意義論文08-08
校外兒童美術教育現狀反思論文09-19
對當前民辦高校校園學習氛圍建設的研究論文04-15
改變當前高中體育教育低效率狀況探析論文09-17
高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狀況與對策論文06-28
美術教育的論文03-30
美術教育論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