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烘干塔可行性研究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烘干塔可行性研究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烘干塔可行性研究報告1
目 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原料及交通條件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建設規模及建設工期 市場預測及產品方向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財務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 綜合評述
玉米烘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章 概述
曙光農場于1948年建場,位于樺南縣境內,毗鄰鶴大高速。場區土地總面積177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呈現一條由東向西傾斜的魚脊形,20xx年總播種面積20.5萬畝,其中玉米10萬畝。農場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促進糧食生產持續發展,20xx年農場被列為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單位,建設了玉米萬畝高產示范片,并通過了農業部萬畝示范片高產創建驗收。“十一五”期間,場縣共建取得突破性進展,5年累計農機代耕、代種、代收作業面積60萬畝,輻射面積20.1萬畝。特別是近年來,農場十分重視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出臺許多相關優惠政策,促進農產品民營企業的發展,為該項目創造了很好的政策環境。
XX將投資3150萬元,在曙光農場建設日處理150噸、200噸玉米烘干塔兩座,預計年處理能力3萬噸。對調整曙光農場乃至周邊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玉米可用作飼料、食物和工業原料,由于其廣泛的用途,使得玉米在加工、儲存與營運方面存在比較廣泛的市場前景。尤其是東北地區出產的玉米,在他國南方和)國外都有比較廣闊的銷路。玉米烘干后,能夠延長儲存時間,根據市場行情進行銷售,所以玉米烘干項目有著很大的市場競爭力。曙光農場有生產玉米的優越自然條件,每年可以生產大量品質優良的玉米,產量大約在5萬噸左右,保證烘干塔有充足的貨源。曙光農場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條件,當地的通訊設施也比較健全,信息比較通暢。農場農民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賣糧難的實際困難,銷售價格往往由商販控制,農戶玉米很難賣到合理的價格。建造玉米烘干塔可以方便農民就近、就地賣糧,也幫助農戶解決了賣糧難的.實際困難,大大節省了農民在玉米銷售過程中的脫粒、運輸等費用,烘干塔能招收的10多名職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場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
第二章 原料及交通條件
農場現有玉米種植基地6個,均通過綠色食品基地認證,年產玉米5萬噸,由農業生產部負責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植保,充分保證了原料的質量和數量,樺南縣的玉米種植戶也為XX烘干塔提供了原料來源。
20xx年,曙光農場將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旱田作物適期早播、玉米大壟壟上行間覆膜等實用新技術,落實玉米播種面積10萬畝,實現玉米畝產650公斤,總產6.56萬噸。進一步擴大代耕、帶種、代收作業面積,有效地增加了玉米的產量。
曙光農場位于鶴大高速公路旁,交通十分便利,去往樺南縣7公里,距佳木斯40公里,可利用鐵路、公路將玉米銷往全國各地。
第三章 建設規模及建設工期
XX烘干塔計劃投資3150萬元,建設占地3000平方米的玉米烘干場地,并建造日加工生產能力150噸、200噸的烘干塔各1個,120噸電子秤1個,興建300噸的糧囤六個,以擴大玉米的收購、儲備能力。
購置玉米脫粒設備和運輸設備,農戶只需在家打一個電話,烘干塔就會按成本價格上門幫助農戶為玉米脫粒,并運送到烘干場地,進行加工處理。
XX烘干塔進過初期發展后,將還引進一批先進的玉米烘干設備,同時,擬招聘一批優秀的農民人才,實現企業生產的技術化、規模化,并對現有的職工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要加強企業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努力實現項目與市場的完美結合,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力爭把玉米烘干項目做大、做強。
為烘干塔配套附屬工程有:輸送機5臺,水泥曬場3000平方米,辦公場所200平方米,120噸地中衡一個,糧囤6個,運輸車輛1臺,裝載機1臺,清選機2臺。
本項目建設從設計到移交生產大致分為兩個階段:施工階段、試生產階段。施工階段7個月,試生產階段1個月。在建設過程中合理組織,科學安排,使設計、采購、土建及安裝做到合理、有序的交叉作業。
具體進度安排如下:(詳見表3-1)
一、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分為施工準備、設備訂貨、場地工程施工、設備安裝,所需時間為6個月,其中施工準備期1個月。
施工過程中建立完善可靠的管理體系,施工建設要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控制、資金控制、質量控制三大控制系統進行施工管理。施工過程中按國家現行的有關工程施工法律、法規、各種技術標準組織施工與管理。
二、試運轉階段
試運轉階段分為設備單機試運轉、調試、試生產,所需時間1個月。
三、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時間
在試生產1個月后達產。然后按規定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全部驗收合格后即進入正常生產狀態。
烘干塔可行性研究報告2
目 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原料及交通條件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建設規模及建設工期 市場預測及產品方向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財務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 綜合評述
第一章 概述
曙光農場于1948年建場,位于樺南縣境內,毗鄰鶴大高速。場區土地總面積177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呈現一條由東向西傾斜的魚脊形,20xx年總播種面積20.5萬畝,其中玉米10萬畝。農場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促進糧食生產持續發展,20xx年農場被列為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單位,建設了玉米萬畝高產示范片,并通過了農業部萬畝示范片高產創建驗收。“十一五”期間,場縣共建取得突破性進展,5年累計農機代耕、代種、代收作業面積60萬畝,輻射面積20.1萬畝。特別是近年來,農場十分重視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出臺許多相關優惠政策,促進農產品民營企業的發展,為該項目創造了很好的政策環境。
XX將投資3150萬元,在曙光農場建設日處理150噸、200噸玉米烘干塔兩座,預計年處理能力3萬噸。對調整曙光農場乃至周邊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玉米可用作飼料、食物和工業原料,由于其廣泛的用途,使得玉米在加工、儲存與營運方面存在比較廣泛的市場前景。尤其是東北地區出產的玉米,在他國南方和國外都有比較廣闊的銷路。玉米烘干后,能夠延長儲存時間,根據市場行情進行銷售,所以玉米烘干項目有著很大的市場競爭力。曙光農場有生產玉米的優越自然條件,每年可以生產大量品質優良的玉米,產量大約
在5萬噸左右,保證烘干塔有充足的貨源。曙光農場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條件,當地的通訊設施也比較健全,信息比較通暢。農場農民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賣糧難的`實際困難,銷售價格往往由商販控制,農戶玉米很難賣到合理的價格。建造玉米烘干塔可以方便農民就近、就地賣糧,也幫助農戶解決了賣糧難的實際困難,大大節省了農民在玉米銷售過程中的脫粒、運輸等費用,烘干塔能招收的10多名職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場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
第二章 原料及交通條件
農場現有玉米種植基地6個,均通過綠色食品基地認證,年產玉米5萬噸,由農業生產部負責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植保,充分保證了原料的質量和數量,樺南縣的玉米種植戶也為XX烘干塔提供了原料來源。
20xx年,曙光農場將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旱田作物適期早播、玉米大壟壟上行間覆膜等實用新技術,落實玉米播種面積10萬畝,實現玉米畝產650公斤,總產6.56萬噸。進一步擴大代耕、帶種、代收作業面積,有效地增加了玉米
的產量。
曙光農場位于鶴大高速公路旁,交通十分便利,去往樺南縣7公里,距佳木斯40公里,可利用鐵路、公路將玉米銷往全國各地。
第三章 建設規模及建設工期
XX烘干塔計劃投資3150萬元,建設占地3000平方米的玉米烘干場地,并建造日加工生產能力150噸、200噸的烘干塔各1個,120噸電子秤1個,興建300噸的糧囤六個,以擴大玉米的收購、儲備能力。
購置玉米脫粒設備和運輸設備,農戶只需在家打一個電話,烘干塔就會按成本價格上門幫助農戶為玉米脫粒,并運送到烘干場地,進行加工處理。
XX烘干塔進過初期發展后,將還引進一批先進的玉米烘干
設備,同時,擬招聘一批優秀的農民人才,實現企業生產的技術化、規模化,并對現有的職工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要加強企業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努力實現項目與市場的完美結合,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力爭
把玉米烘干項目做大、做強。
為烘干塔配套附屬工程有:輸送機5臺,水泥曬場3000平方米,辦公場所200平方米,120噸地中衡一個,糧囤6個,運輸車輛1臺,裝載機1臺,清選機2臺。
本項目建設從設計到移交生產大致分為兩個階段:施工階段、試生產階段。施工階段7個月,試生產階段1個月。在建設過程中合理組織,科學安排,使設計、采購、土建及安裝做到合理、有序的交叉作業。
具體進度安排如下:(詳見表3-1)
一、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分為施工準備、設備訂貨、場地工程施工、設備安裝,所需時間為6個月,其中施工準備期1個月。
施工過程中建立完善可靠的管理體系,施工建設要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控制、資金控制、質量控制三大控制系統進行施工管理。施工過程中按國家現行的有關工程施工法律、法規、各種技術標準組織施工與管理。
二、試運轉階段
試運轉階段分為設備單機試運轉、調試、試生產,所需時間1個月。
三、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時間
在試生產1個月后達產。然后按規定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全部驗收合格后即進入正常生產狀態。
【烘干塔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9-07
可行性研究報告03-19
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5-15
工程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5-28
投資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1-23
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典)06-27
可行性研究報告05-23
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5-15
工程可行性的研究報告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