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卣b讀課文,理解內容。
2、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3、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
。础Ⅲw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學重點】
1、通過有感情的反復誦讀,理解內容。
2、揣摩詞語和重點語句的表現力,深化對人生的思索。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充分預習,并查相關資料
【教學內容】
這篇散文寫的是作者重見紫藤蘿盛開,而引發對生命的感慨,文章從紫藤蘿引人駐足、炫人眼目的美麗寫起。盛開的藤蘿花像輝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錯落有致,陽光下的跳躍閃爍,給人一種“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的感覺。藤蘿不與群芳爭勝,它們靜靜開在春花已謝的時節,踏春的人無意流連,蜂蝶亦不來光顧。然而,它們仍然盛開著,顯示著它們的生命力。雖然是靜靜的,但緊靠團結的繁盛給人以生命頑強不息的思考。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精心導入:
。ù笃聊怀鍪咀咸偬}花的畫面,放一首輕音樂)
同學們,當你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時,你會感受到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許多許多。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花草,同樣的花草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喚起不同的審美感受。有人喜歡富貴的牡丹,有人關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還有人贊美荷花的傲潔、臘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卻是丁香、二月蘭、玉簪、木槿、紫藤蘿這樣的花。這些花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和蓬勃。作者筆下的紫藤蘿有炫人眼目的美麗,有跳躍閃爍的生命。作者從這些小小的生命中發掘出許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達對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樣傳達了這樣的一種追求。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2、感知內容:
、 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
⑵ 配樂范讀,學生在聽讀中思考。
3、問題組:
、 本文學習什么內容?
⑵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
⑶ 作者由紫藤蘿瀑布對生命產生了怎么樣的感悟?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可以請學生聽回答后相互評論、補充。教師領讀,幫助學生感知、理解。
二、研讀與賞析
。、教師導學:
好文章總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讀好這些片段,是對文章內涵的具體把握,也是對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病⒆灾魈骄浚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3、問題組:
、 學習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內容。
、 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 賞析語段中精美語句的用法,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討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一樹盛開藤蘿花的生機勃發、輝煌燦爛的景象,抒發自己由焦急、悲憤轉化為寧靜和喜悅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來藤蘿的變遷史,由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長河雖有曲折,但永遠前進。
。ń處熤笇Ю首x)
4、學法指導:
投影出示朗讀方法:重音、節奏及停頓,注重內化和感情。佳詞妙句細品味,內容中心都理清:
、 簡單的內容歸結:
看花──繁花似錦
憶花──思緒萬千 生命永恒
思花──振奮精神
、 學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理由,允許思維發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結合自己的理解,展開思考:
教師小結:(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謎、手足情”六個字,結合作者的簡歷稍做介紹)作者在回顧了花和人的命運后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不讓悲痛長壓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作者發出了“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的感慨,我們也由此感到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⑷ 合作探究:
通過合作、探究,進一步品味文章的語言,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從中找出精美的語言片段,進行探究與賞析。
同位之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語句,體會寫景之妙。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學生討論后教師指導總結:這是用帆和船艙作比喻,細致地描繪了紫藤蘿花盛開的狀態,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愛的感覺,也抒發了喜悅之情。
學生可以找出多處,從內容上、從寫作特點上去理解、品味、鑒賞、把握。
三、體驗反思
。薄①|疑交流:
通過研讀,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
⑴ 學生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可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
⑵ 教師向學生提出質疑:你能用自己的經歷或見聞印證“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嗎?
學生討論,可以有不同見解,教師巡視并指導。
2、拓展延伸:
、 請學生觀察大屏幕上的畫面(可出示一組花木的畫面,如:菊、梅、荷、松樹、牡丹等等)。
指導:人們往往賦予一些花木以某種象征意義,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關花木的文章,與同學進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聯想和見解。
、 用一株實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貴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頑強但并不起眼的花),讓學生現場觀察,進行聯想,做口頭作文:《我看 ______花》。
教師總結:紫藤蘿瀑布為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畫卷:藤蘿不與群芳爭,獨自開在花謝時,踏春無人戀,蜂蝶亦不顧,而它們卻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生命,驕傲自信地為自己美麗生命而歡騰嬉鬧。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又會令人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悲哀。仔細品味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珍惜生活,珍愛生命,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當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四、延伸作業
。、觀察花草樹木,觀察生活。
2、寫觀察日記,題目自擬。
【點評】
此教案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突出了三個特點: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其健康個性:
如:要求學生在對文章整體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礎上,通過對看花、憶花、思花三個部分內容賞析,讓學生對生命、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同時提出了“談談自己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認識,談談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從而陶冶自己的感情。
。、富有時代氣息,加強人文教育:
在“研讀賞析”這一環節中,重點研讀了“手足情、生死謎”、“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兩部分,讓學生在“憶花”的部分中去感受時代給予人的感受;“思花”部分重點在于對人的感情的升華,而這種時代氣息和人文精神又是潛移默化的自然的滲透,使學生從優美的文章中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愛人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把人文教育放在顯著地位。
。、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案中的朗讀方法的指導,學生的朗讀與研討,以及暢談感受的環節設計,都是重視語文全面素養提高的措施,而不把語文當作純粹的技能訓練,使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發揮,個性得到了張揚。
另外,教案采用了青島市的“板塊式”教學,流程順暢,可操作性強,既重視了人文精神,又不忽視語文素養的提高;使語文達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統一,也使學生提高了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品析文章優美語言,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3、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脈絡,體會作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重點:
1、欣賞并品析文章優美語言。
2、理清文章結構,了解作者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根據作者的情感變化,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作者對人生、生命的感悟。
課時安排:
2個課時
教學方法:
示范朗讀、學生自讀、情境導入,問題探究,小組合作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同學們,世界上的美景數不勝數。比如荷蘭的郁金香花田(出示圖片),絢爛奪目;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出示圖片),彌漫著浪漫的氣息,讓人沉醉;洛陽的牡丹(出示圖片),雍容華貴。美好的事物往往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并讓人為之矚目停留。我國當代女作家宗璞,一天她徘徊在初夏的庭院里,一樹紫藤蘿讓她停住了腳步。那么到底是怎樣的紫藤蘿挽留住了一位學養深厚、氣韻獨特的人的腳步?下面我們來學習《紫藤蘿瀑布》一課。
二、教師范讀(可配音),使學生正音,初步感知文章。
重點掌握:嚷、穗、綻、釀、迸濺、佇立、伶仃、盤虬臥龍、忍俊不禁、仙露瓊漿
文章優美語句賞析
這篇紫藤蘿瀑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接下來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并劃出自己欣賞的語句,并思考欣賞的理由。
。ㄊ紫冉探o學生賞析語句的方法,使學生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賞析文章語句)
(示例)教師:讀完這篇文章,有個句子老師特別喜歡,那就是“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理由是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寫出了紫藤蘿花的繁茂、絢爛,表現出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和氣勢美。
所以在賞析語句時,要注意所運用的修辭,描寫對象和對象的特征。接下來同學們再讀一讀你欣賞的語句,并運用老師的辦法賞析一下。
。ò鍟┬揶o+對象+特征
學生欣賞語句設想:
“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其中“紫色、銀光”寫出紫藤蘿瀑布的色彩美,并運用比喻,寫出紫藤蘿的生機盎然。
“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其中“挑逗”一詞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紫藤蘿花的調皮好動,表現出紫藤蘿花的生機與活力。
“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其中“挨著、推著擠著”不僅寫出了花朵的繁密,還運用了擬人手法表現了紫藤蘿花旺盛的生命力。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其中“笑、嚷”用你擬人的手法寫出紫藤蘿開花時的歡快和熱鬧。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了花盛開時的美麗。
“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這二句運用了通感,將嗅覺、視覺互相溝通、交錯,寫出了賞花環境的優雅與溫馨。
(學生賞析時,教師加以點評)
四、賞析過程中,有感情地朗讀。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及時引導并再讓學生帶感情色彩地朗讀所欣賞的語句。例如:“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的生長”引導學生要讀的歡快,讀出生機勃勃的感覺。(可以學生個讀,也可齊讀。)
五、在已有賞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文章2—7段,分析文章是從哪些方面,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紫藤蘿花的?
花瀑氣勢磅礴、絢爛多姿
文章2—7段(板書):賞花花穗生機勃勃、充滿希望(整體到部分)
花朵活潑熱鬧、繁密美麗
賞花感受。
師:作者賞花時,有什么感受?(第七段)
生:……
小結: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作者所說“焦慮和悲痛,生死迷,手足情”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樣得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的”?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紫藤蘿瀑布》。
第二課時:
一、導入:(根據上節課留下的問題,選擇導入以下內容《哭小弟》節選)
《哭小弟》節選
我面前擺著一張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國考察時用的。名片依舊,小弟卻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種宗教企圖描繪的地方,也是每個人都會去,而且不能回來的地方。但是現在怎么輪得到小弟!他剛五十歲,正是精力充沛、積累了豐富的學識經驗、大有作為的時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呵!醫院發現他的腫瘤已經相當大,需要立即做手術,他還想去參加一個技術討論會,問能不能開完會再來。他在手術后休養期間,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論文,還做些小翻譯。直到臥床不起,他手邊還留著幾份國際航空材料,總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進時,他忽然說想吃蝦,要對蝦。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
可是他去了,過早地去了。這一年多,從他生病到逝世,真象是個夢,是個永遠不能令人相信的夢。我總覺得他還會回來,從我們那冬夏一律顯得十分荒涼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聲“小姊——”。
可是他去了,過早地永遠地去了。
這樣壯志未酬的人,不只是他一個呵!
我哭小弟,哭他在劇痛中還拿著那本航空資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腎游走”,……我還哭那些沒有見諸報章的過早離去的我的同輩人,他們幾經雪欺霜凍,好不容易奮斗著張開幾片花瓣,尚未盛開,就驟然凋謝。我哭我們這遲開而早謝的一代人!
了解文章背景,體會作者心理、感情變化。
文章背景介紹:文作于1982年5月,宗璞此時已54歲,而她的小弟此時身患絕癥,宗璞十分的悲痛,此時也正值十年文化浩劫六年之后,時間仍未完全抹平浩劫給文化工作者帶來的傷痛。宗璞的小弟也在同年10月逝世。
。ń榻B文章背景,有利于學生了解作者感情產生的原因,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
有感情地朗讀8—10段,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體會作者的人生感悟。
。ò鍟
憶花:稀落——毀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長河無止境(轉悲為喜)
整體把握文章,感悟人生。
。ò鍟
賞花:色、形、態、香氣
憶花:稀落——毀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長河無止境(轉悲為喜)
文章通過賞花、憶花、悟花三部分,層層深入地表達主旨。問題:文章的題目為什么是《紫藤蘿瀑布》,而不是《紫藤蘿》呢?根據以上分析,同學回顧文章,回答這個問題。
分析:1、“紫藤蘿瀑布”帶有動態的效果,而“紫藤蘿”則沒有,“瀑布”化靜為動,先聲奪人。2、“紫藤蘿瀑布”有充滿生機與活力之感,體現一種力量、生命之美。3、寫出紫藤蘿盛開時的壯觀,暗示了生命長河的偉大。紫藤蘿瀑布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正是由于那一樹生機勃發、輝煌燦爛的紫藤蘿瀑布在作者心上流過,作者被它的繁茂與頑強的生命力所感染,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進而“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留下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聲的喜悅”。所以作者最后“不覺加快了腳步”,決定以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
最后一段照應開頭,深化主題。
作者筆下紫藤蘿已不僅是一種植物,而且帶上了作者濃郁的感情色彩,并以此傳達出作者的人生態度,這種表現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小結:“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不足以畏懼,同學們應當像宗璞一樣在面對人生的各種不幸時,要以豁達、積極、向上的態度去對待。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經歷和寫作背景,從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詞語積累。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欣賞事物內在美的能力。
4、激發學生熱愛生命、珍惜時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學習,創造美化生活的熱情。
教學重點:
品味含蓄雋永的語言,學習比喻、擬人和對比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線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課文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接觸過許多花草樹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體會,你從中會獲得許多啟示。即使面對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蘿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絕癥死后,自己面對紫藤蘿花產生的感想。在這樣的心情下,面對著盛開的紫藤蘿,作者的所見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領略一下作者獨特的心理體驗。
圖片欣賞,配樂“紫藤蘿”亦稱“紫藤”、“朱藤”、“藤蘿”,豆科,羽狀復葉,春季開花,蝶形花冠,青紫色,總狀花序,產于我國中部,供觀賞,花、種、子供食用。
二、作者資料及寫作背景:作者是一位女作家,一家人深受迫害,就連家門外的紫藤蘿花,也隨之遭難!敖箲]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頭。在撥亂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癥,徘徊在庭院之中,見一株盛開的紫藤蘿,睹物思懷,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寫成此文。
宗璞(1927~),原名馮宗璞,當代女作家,為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之女。其小說《弦上的夢》1978年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7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另創作了大量游記、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丁香結》、《水仙辭》、《三松堂斷憶》等,清雅脫俗,溫馨自然,充滿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氣息。
三、預習反饋:朗讀下列詞語,并給加點詞語注音。
迸濺(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盤虬臥龍(qiú)
仙露瓊漿(qióng)酒釀(niàng)
解釋下面的生詞:
迸濺:向外濺出或噴射。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現得少。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酒釀:米酒。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汉。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
盤虬臥龍:回旋地繞,像臥著的龍。
選擇喜愛的一節,看誰讀得好!
四、朗讀指導:
長句的停頓要得當;
朗讀的節奏要緩急適當;
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
注意句子的重讀;
讀準字音,注意感情。
五、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問題:
a、本文主要從賞花、想花和憶花三個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瀑布的,試給課文劃分層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c、這篇文章單純地是描繪紫藤蘿瀑布嗎?試找出文中最能表現課文中心的句子。
六、思考品味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腳步”的原因是什么?獨句成段這樣寫有何好處?
明確:“我不由停住了腳步”說明紫藤花的美麗,作者是因為心有所動而止步。“不由”在這里點了作者從沉思到驚醒到被吸引的過程。那么他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這里的獨句成段,既是作者內心的反應,又為全文埋了懸念伏筆,引出下文。
2、(1)找出第2—7自然中段描寫紫藤花的句子,并分析討論:
A、描寫對象是如何變化的?
B、描寫角度有何變化?
C、描寫手法如何?
A、描寫對象分別是花瀑、花穗、花朵。
B、描寫角度有形象、顏色、神態、
C、描寫手法有比喻、擬人。
。2)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從哪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的?其特點是什么?本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本段主要是從花形來描寫紫藤蘿的。
其特點是“像一條瀑布”。其中有總寫:“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也有細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
在語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擬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條紫色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的擬人手法,將貶詞褒用,“挑逗”一詞是擬人用法,更顯紫藤蘿亮麗可愛,玲瓏剔透,既富動感又充滿情趣,和陽光相映成趣。
另外,文章還使用了夸張、排比和借代的修辭手法,細膩生動有趣。
(3)讀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寫了紫藤蘿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
熱鬧寫到自己精神的寫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紫藤蘿的花色。其特點是熱鬧、卻又沉靜。
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蕩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在此作者已經由花寫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謎,手中情”的思考。
。4)在第2—7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紫藤花時所用比喻和擬人修辭的句子,在相關的文字下劃線;看看它們有何特點?
“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比喻,形象、生動、具體地寫出紫藤蘿生長的繁茂,隱含生命的綿延長遠,顯得氣勢非凡,燦爛輝煌。
“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擬人,把花的顏色寫成人的動作行為,生動形象地寫出花的神態,賦予靜景動態,
顯得生趣盎然。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比喻,將盛開的紫藤蘿比喻成帆和船,顯得生機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顯美好可愛,是作者喜悅心情的表現。擬人,“忍俊不禁的笑容”。
3、讀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從紫藤蘿的哪方面進行了描寫?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為何要提到紫藤蘿的被與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花香。
其特征是朦朧與長久。
作者寫到紫藤蘿的被毀與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謎而來的。
花樹的生死、榮衰暗示著人生的哲理。這就是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都會面對生與死的痛苦,但同樣也顯示出生命的無止境。)
“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寫出一樹繁花的壯麗,又抒發愉快歡暢的心情。
4、閱讀10—11自然段,討論回答: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本段闡明作者從花中領悟人生意義,對花形、花色、花香進行總體提煉和歸納,由觀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
無論是人生的熱烈,還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對于萬物來說都有著頑強與美好,它是永恒的!
“不覺加快了腳步”。這里和文章開頭相呼應,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到“不覺加快了腳步”,其實是寫出作者思想的一個變化過程,對人生的思索過程,從迷惘、惆悵、痛苦到領悟、寧靜、喜悅。
作者在這里由花及人并悟及生命,寫出了“生命的長河無止境”的主旨。由此,作者在結尾句也表現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
通觀全文,看看作者對紫藤蘿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試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1、我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2、佇立凝望,這一條紫藤蘿瀑布在我心上緩緩流過。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
3、忽然記起十多年前,曾經遺憾地想這里再看不藤蘿蘿花了。
4、藤蘿又開花了,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5、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A、本文的行文線索是什么?
人物的情感及心理變化
B、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
記敘和描寫
思考題:
作者以“紫藤蘿瀑布”為題有何用意?
將花喻為“瀑”,形象地表現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長,隱含了生命的活力與綿延長遠。
思考討論題:文中插敘“忽然記起十多年前的事”是否多余?有何作用?
和現在茂盛的紫藤蘿花作對比,從而突出花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中心。
教師總結: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边@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今天的學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義,努力學習,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七、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完成作業本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欣賞事物內在美的能力。
3、聯系學習和生活,初步獲得對人生的感悟。
教學重點: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一、教師導學: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主要對文章的內容與寫作手法進行了探究。今天,我們在從寫作手法上對文章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主要學習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學法指導: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種事物,賦以某種象征意義,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寫景狀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礎。要求學生認真地觀察景物,細膩地描繪景物。
二、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1、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順序對盛開的紫藤蘿瀑布進行描寫的?
2、舉例說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3、從哪些內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請具體分析。
5、本文對景物的描寫生動而細致,這源于作者的怎樣的功力?這對你又怎樣的啟示?
三、體驗反思
怎樣理解:
1、“那時的說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關系!保拷Y合背景,這是極“左”的論調。
2、“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的感受。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不能老是讓悲痛壓在心頭,應該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以昂揚的斗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
四、課堂反饋
1、課文中哪些句子能夠引起你的情感共鳴?談出你的體會。
2、你認為文中哪些景物描寫的句子最好,請你仿寫幾句。
3、學完本文你從作者身上學到了什么?你認為應當怎樣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作文訓練:寫一種對自己有啟示性的植物。題目自擬,字數200字。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線索
2、揣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主旨,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感悟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感悟生命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誦讀,理解文章主題
2、揣摩詞語和句子的表現力,深化人生思索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讓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花,說說理由。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糾正讀音
迸濺
挑逗
佇立
忍俊不禁
2、默讀課文勾畫出作者的情感變化線索
停住了腳步——————焦慮、悲痛——————寧靜、喜悅————————加快了腳步3、小組討論如下問題
a、在文中找出作者焦慮悲痛的原因,并說說為什么情緒又變得寧靜喜悅
b、從開頭的停住腳步到最后加快腳步說明作者感悟到了什么?找出原話,并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中關于紫藤蘿花的句子,思考:
a、作者從哪些方面寫花?突出紫藤蘿花的哪些特點?
b、紫藤蘿花曾經有過什么遭遇,聯系背景材料,試著說說紫藤蘿的命運有什么象征意義?
c、花和人共同點是什么,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三、研讀賞析
在文中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對有表現力的句子加著重號,說說喜歡的理由
如: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四、拓展延伸
收集一些吟詠花木的詩句,將其中一首改編成一段散文。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
2、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能力目標
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情感目標
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1、學會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過季羨林的《幽徑悲劇》,欣賞過紫藤蘿的美麗,討論過美麗的東西被愚氓毀滅的痛楚。今天我們又來欣賞藤蘿之美,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生命的意義。同學們,你們知道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學的這篇短文就是談生命問題,讀后必將加深對生命意識的領悟的。
二、指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課文的背景,釋題。
“紫藤蘿”亦稱“紫藤”、“朱藤”、“藤蘿”,豆科,羽狀復葉,春季開花,蝶形花冠,青紫色,總狀花序,產于我國中部,供觀賞,花、種、子供食用。
三、指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構。(目標3)
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將心中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寧靜.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
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
3.文中從欣賞紫藤蘿寫到回憶紫藤蘿,再思索到人生。
4.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討論、交流、明確:
迸濺虬釀
四、講讀示范,引導學生領會抓住描寫對象特征細致描繪的特點。(目標2)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從側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麗,也引出下文,照應結尾。
2.從第2節開始,作者開始正面描寫紫藤花了,描繪非常形象、優美,同學們讀2、3、4、5、6節,要求讀順暢。讀后:
、侔错樞蛘f說描寫的對象。
、谡f說描寫的角度和方法。
同學交流后,教師講述:
五、獨立分析、評論第二段。
下面的“憶花”部分,請同學們自己欣賞、分析.賞析時要注意:
弄清描寫順序、角度、語言,重點分析一兩個精彩的句子,談體會。
學生發表意見后,點撥:
作者在這段中依次寫了“賞花的感受”、“憶花的劫難”、“頌花的生機”。
作者是從自己品花的習慣說起,從“不摘花”而“凝望”,品味心靈的感受。
花瀑在心上“流過”,實為作者在心靈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內涵.由于花爆表現出的生命力使她一點一點的從對小弟的病的焦慮、悲痛中平靜下來,這花不僅色彩、它的芳香也似乎是淺色,將作者籠罩在寧靜的喜悅中,于是自然憶起舊日的紫藤蘿,再目睹今日的紫藤蘿,更深刻地感到隨人世變遷的受苦受難的紫藤蘿在歷盡劫難后的勃勃生機,實際上反映了作者經歷劫難后對生命的認識。
六、閱讀第三段,思考回答:
這段的主要內容和表露的感情。
這段的寫作特點。
教師點撥:
文章在這段點明了主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痹瓉硎棺咸倩ㄈ绱嗣利惗笔⒌摹跋陕董倽{”就是“生命的酒釀”。讀這段,我們要體會到人開如花,劫難總要被幸福戰勝,時代的洪流總會沖走不快。只要加快腳步,鼓足生命的勇氣前進,你便會是那燦爛瀑布中的一朵浪花。結尾句深化了主旨,又照應開頭,使全文渾然一體,耐人尋味。
七、學生誦讀全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感情,寫紫藤蘿的生機勃勃,實為歌頌生命。這種托物喻理的文章就是將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體的淺顯的常見的物中。因為它具體,可使讀者感知,因為它淺顯,最易為讀者了解。
寫托物喻理的文章首先要選準物,顯示物與理之間的聯系。如本課作者抓住紫藤蘿的盛開這么一件小事,將它和十年特定的歷史時期聯系起來,從而使小題材具有了深刻而廣闊的社會意義,抒發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回曲折而終將前進的感慨。
八、小結
本文寫作者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心中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中心)
九、布置作業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6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熟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脈絡。
2、感知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生命的永恒。
3、品味本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的語言美。
4、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法,并有意識地將其融入自己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都接觸過不少花草樹木,你們最喜歡哪一種植物呢為什么(學生發言)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細心體會,都會從中得到許多啟示。面對同樣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蹲咸偬}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的弟弟身患絕癥的時候,面對紫藤蘿花產生的聯想。在這樣的心情下,面對盛開的紫藤蘿花,她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隨宗璞一起駐足紫藤蘿花前,真切地感受一下吧!
二、自學指導
。ㄒ唬╊A習與交流
1、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輝煌(huīhuáng)
迸濺(bèng)
忍俊不禁(jīn)
凝望(níng)
伶仃(língdīng)
酒釀(niàng)
盤虬臥龍(qiú)
佇立(zhù)
挑逗(tiǎodòu)
綻開(zhàn)
仙露瓊漿(qióng)
花苞(bāo)
2、根據詞語寫意思或根據意思寫詞語。
迸濺:向外濺出或噴射。
凝望:目不轉睛地看。
終極:最后的終點。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佇立:長時間的站立。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
盤虬臥龍:回旋地繞像臥著的龍。
3、作者簡介
宗璞,當代著名女作家,自幼生長于清華園,她所特有的知識女性的才情、儒雅的氣質,以及柔中帶剛的性格,均得益于她得天獨厚的文化生活背景。她的散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代表作《鐵簫人語》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
4、背景鏈接
宗璞一家,在“文化的革命”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絕癥,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寫成此文。
三、自學指導
。ǘ┖献髋c探究
(一)整體感知
1、聽磁帶朗讀,用心感受畫面美,并思考文章圍繞什么事物來抒發感情由哪幾部分組成
【交流點撥】(1)紫藤蘿。(2)全文由看花(1—6)、憶花(7—9)和思花(10—11)三部分組成。
2、自由朗讀看花(1—6),并思考下列問題:
(1)眼前的紫藤蘿樹可以用什么詞語概括它的特點作者通過哪幾個方面的描寫來體現它的這個特點
【交流點撥】眼前的紫藤蘿樹的特點: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偕阂黄x煌的淡紫色;深深淺淺的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②形: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ǘ鋬阂淮ぶ淮欢浣又欢。
、蹜B: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彼此推著擠著。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紫藤蘿花的
【交流點撥】先整體再局部,即先寫花瀑,再寫花穗,最后寫花朵。
(3)作者是怎樣描寫紫藤蘿花的
【交流點撥】先寫每一穗花,再寫每一朵花。先寫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然后寫花的形狀:“……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最后寫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8段)
3、分小組朗讀“憶花”(7—9),思考:十多年前家門前的紫藤蘿怎樣面對這樣的紫藤蘿作者的心情怎樣
【交流點撥】蕭條、冷落;作者的心情:疑惑、痛楚、遺憾。
4、齊讀“思花”(10—11),找出文章的點睛之筆,體會此時的作者心情又怎樣
【交流點撥】點睛之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心情:寧靜、喜悅、振奮。
(二)深層探究
1、“我”為什么會“焦慮”和“悲痛”
【交流點撥】可結合背景理解。“我”的“焦慮”和“悲痛”是因為我深受“文化的革命”的摧殘,雖已過去多年,但心靈上的創傷仍無法愈合。而且弟弟當時正處于癌癥晚期,命在旦夕,面對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而深感悲痛。
2、文中為什么要插入一段對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的描寫
【交流點撥】用十多年前紫藤蘿花的稀落與現在花開的繁盛形成對比,突出現在花的生機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與人的不幸遭遇形成類比,說明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
3、怎樣理解“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交流點撥】作者在回顧了花和人的命運后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不讓悲痛長壓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作者對生命有了這樣的感悟后,心情便豁然開朗,所以“加快了腳步”。
4、結合全文說說作者是怎樣由紫藤蘿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義的
【交流點撥】面對眼前盛開的“紫藤蘿瀑布”,作者觸景生情:盡管家庭、人生以至國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蘿一樣,有著不幸的過去,但畢竟事過境遷,一切都會像紫藤蘿一樣好起來的。展現在她面前的紫藤蘿花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活力。在這些跳動的生命的感染下,作者獲得了面對不幸的勇氣,她內心深處的焦慮和悲痛慢慢地被“紫藤蘿瀑布”的力量帶走了,她已經能夠平靜地看待這些不幸,將焦慮和悲痛轉化為精神的寧靜!拔页两谶@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說明了這些花長得很茂盛,很有活力,體現出了生命的可愛,正是在這些富有生命氣息的花面前,她深深地思考了生和死的關系,最終她領悟到了一種生的喜悅。
四、拓展延伸
請你仔細觀察你喜歡的某一種植物,發揮聯想,看會產生哪些感悟
如:向日葵、爬山虎、串串紅、喇叭花
【交流】
向日葵終日面相陽光,它的生命總是充滿希望。
串串紅生來滿面喜色,它的生命總是充滿激情。
喇叭花不停努力攀爬,它的生命總是不斷進取。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的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①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
、诖渥,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③領會語言特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情分析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十二、三歲)和心理特點(他們對生死的問題幾乎沒有多少思考),對作者感情的體悟是教學難點。預設引領學生反復美讀,在美讀中品味文字、文意之美。在此基礎上,老師再作適當點撥,領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個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進取的”。這就很圓滿地實現了生命教育目標。
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誦文,品味文章中的優美句段揣摩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
過渡:由此進入課題,上課伊始我插播紫藤蘿花盛開的圖片,以此更直觀、更形象地把學生帶入美的'意境中,身臨其境地去體會“紫藤蘿瀑布”的美妙景象,并由此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不斷探究的欲望。
。ǘ╊A習交流:圖片點擊搶答 設計說明:檢查字詞是能督促學生認真預習,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功,教師對重點的詞語加以點撥強調。
三、激情朗讀:
四、整體感知課文:
1、 課文圍繞著“花”寫了哪些內容?請在下列橫線上各填上一個字。 賞 花(1-6) 憶 花(7-9) 悟 花(10-11)
2、作者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按要求填空。
因為家庭迫害,小弟身患絕癥等原因,多年來 焦慮和悲痛 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遇到了盛開的紫藤蘿瀑布,在立足觀賞之后,作者深受啟發和鼓舞,獲
得了 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作者又想到十年來紫藤蘿的變遷史,由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進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
3、到底作者是因為什么而焦慮和悲痛呢?(自然過渡到補充介紹背景)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
2.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節“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小學語文銜接”的課題研究公開課,也是學生進入中學以后的第一節課,而眾多老師的觀摩,很容易加劇他們的緊張心情。因此剛開始的心理調節非常重要,這是學生能否在本節課中輕松學習的關鍵所在。正是鑒于這樣的考慮,在開始上課時,先給學生欣賞一組美麗的花卉圖片,使學生在美的感受中心情自然地平靜,開啟思維,從而進入課堂的學習交流。
新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從這三個維度來考慮中小學課程的銜接,并對本課教學做如下設想:
知識與能力的銜接:巧妙調動學生小學的知識積累,如:小學學過的描寫花的詩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等。在小學已有的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語文的學習,達到中學要求的標準,實現本課“品味文章優美語言”的目標。
情感與態度的銜接:本單元要求學生能夠思考一些人生問題。這篇課文蘊涵非常深刻,文中提到的文革,對于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理解是有相當難度的。對于這一難點,設計采用老師形象描述的方法進行交代,給學生的理解搭一個橋梁,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從對紫藤蘿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優美語言的品味,提升到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領會,進而感悟生命的真諦,思考人生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的銜接:由已知到未知,由淺入深,由形象的感知到理性的思考。
當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這三維目標的實現是融合在一起的。
教學步驟:
一、舊知導入:
。ㄐ蕾p一組花卉圖片)大千世界,萬紫千紅,各種美麗的花卉,讓人賞心悅目,也曾引起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遐思。同學們還記得小學時曾讀過哪些寫花的詩嗎?
。ㄕn件):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二、學習詞語:
1.課文已經預習過了,現在就看看這幾個詞語該怎樣讀?請學生上黑板注音。齊讀。
。ㄕn件):給下面紅色的字注音。
佇立( )忍俊不禁( )酒釀( )綻開( )迸濺( )
2.多姿多彩的花卉,裝點了我們的生活,陪伴著我們走過了童年的時光,也讓我們領略了生命的感動。下面就看我們一位同學預習時所寫的一段文字。
。ㄕn件):
我久久地佇立窗前,凝望著窗外的梔子花。大雨傾瀉而下,粗重的雨點無情地擊打著她,可是她毫無懼色,一朵朵潔白的花傲立枝頭,迎接著風雨的洗禮,在蔥綠的枝葉掩映中,顯得格外清麗動人。有的花朵已完全綻放,顯得是那樣舒展,仿佛是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有的含苞欲放,仿佛是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有的還是花骨朵,但花苞鼓鼓的,那里好像裝滿了生命的酒釀。梔子花沒有艷麗的色彩,沒有蜂圍蝶陣的榮耀,有的就是這一身的潔白,纖塵不染;襲人的芳香,陣陣飄散。在這春紅已謝,百花凋零的時節,為人們帶來生的喜悅和美的享受。
一生讀,評論讀得怎樣,寫得怎樣,有無用錯的詞語,并說明理由。
——“久久地佇立”用錯,因為“佇立”意思是“長時間地站立”,再說“久久地佇立”就重復了。所以要刪去“久久地”。
三、學習課文: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面對自然的花朵,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上個世紀80年代,宗璞就曾被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深深感動,F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篇優美的《紫藤蘿瀑布》。
1.請幾位同學跟老師合作,朗讀課文。
師:1
生1:2
生2:3—6
生3:7
師:8、9
全體女生:10
師:11
。ㄕn件):圖片、音樂。
對于剛才朗讀的情況,誰給我們做個評價?
——好的,不足的。
2.現在,跟著老師一起回憶一下文章的思路。(啟發學生用兩個字的動詞概括,板書。)
——一(板書):發現——凝望——回憶——感悟
3.全文緊緊圍繞這樹盛開的紫藤蘿來寫的。那么題目為什么叫“紫藤蘿瀑布”呢?我們能不能將它改為“盛開的紫藤蘿”呢?(生自由發表自己看法。)
——(1)外形相似:這一樹花開得繁密、茂盛,充滿生命的活力,就像一條流動的瀑布,飛流直下,不可遏阻。
。2)意義相聯:這一樹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的紫藤蘿瀑布,就像一條生命的長河,綿延不絕,永無止境。
。ㄕn件):“紫藤蘿瀑布”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紫藤蘿盛開的壯觀景象,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長河無止境之意得到詩意的表達。
4.題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我們感受到了它使用的'妙處。文中像這樣精妙的比喻還有很多,另外還有擬人的方法。請到文中去找一找,動情地讀一讀,然后在旁邊空白處寫上它的精妙之處。
——讀,品,評。
如:
。1)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比喻,形象地表現了紫藤蘿花的繁密和茂盛。
。2)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像迸濺的水花”,比喻,承“瀑布”而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紫藤蘿花生命的活力!霸诤完柟饣ハ嗵舳骸保瑪M人,頑皮、活潑、可愛的形象。
。3)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擬人,雖無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但它們并不寂寞!而是快樂地獨自生長,放出自己生命的異彩!
。4)“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擬人,生的快樂和欣喜,形象地表現出來。
(5)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比喻,不僅讓人看到了紫藤蘿花生命的活力,而且看到了她生的喜悅。
交流品讀時,強化個別讀,再齊讀品味,必要時老師參與。2—5節全體朗讀,6節全體男生讀。視課堂進程靈活處理。
5.師:一樹普通的紫藤蘿花,為什么會帶走宗璞心上的焦慮和悲痛,讓她感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原來啊,宗璞生活在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就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她和弟弟從小就在清華園中長大,本以為扎根在這片沃土里的種子應該順利地發芽開花,誰知道生命的風雨來了,正當他們風華茂盛的時候,卻失去了報效祖國的機會。
好不容易熬過了生命的苦難,幾經雪欺霜凍,終于迎來了生命的春天?墒怯姓l想到,弟弟這個才華橫溢的科技工作者,正當要施展抱負,綻放自己生命的花朵的時候,卻發現身患絕癥,已經無法醫治,死亡之神隨時可能奪去他的生命。
帶著焦慮和悲痛,姐姐來到紫藤蘿瀑布面前,她此刻的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學生思考作答。
師:是的,個人的生命是有止境的,但是人類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們不能沉溺于個人的苦難而感事傷懷,應該放眼人類生命的長河,努力張滿自己的風帆,在這條長河上破浪前行。
齊讀10、11節。
6.師:讀了這篇課文后,老師就覺得:
(課件):圖片、音樂、文字。
生命就像紫藤蘿瀑布一樣,雖無眾人欣賞,但仍盡情開放。
生命就像紫藤蘿瀑布一樣,雖然歷盡磨難,但仍頑強而快樂地生長。
生命還像什么呢?發揮自己的想象,仿照這樣的句子寫一個比喻句,作為今天的作業寫在筆記本上,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這里老師還想到:
。ㄕn件):圖片、文字。
生命就像小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生命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別人。
生命就像焰火一樣,雖然短暫,但卻無比輝煌。
7.結束語:
(課件):圖片、音樂、文字。
生命中會有磨難,但磨難終會過去,愿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蘿花,努力張滿自己的風帆,綻放自己生命的異彩,為人類生命的長河增添光彩和芳香。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積累文章字詞。
2、掌握文章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反復、通感,特別是比喻和擬人,并了解此兩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ǘ┻^程與方法目標:
1、梳理文章結構,弄清楚作者又是怎樣寫花的,有什么順序
2、掌握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
。ㄈ┣楦袘B度與價值目標:
1、學會作者的那種樂觀生活態度,“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無止境的”,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勇敢面對生活。
2、體會文章語句的美、精神的美。
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朗讀課文,弄清楚文章結構:看花、憶花、悟花。
2、學習文章的修辭手法。
(二)教學難點
1、弄清文章的結構分析。
2、文章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文中花是明寫,人的情感是暗寫,兩者的共同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些困難。
3、體會作者的所表達的`感情,感悟本文所蘊涵的哲理。
教學方法
朗讀法: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朗讀中順便感受課文的語句美、結構美、精神美
提問法:引導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同學們在課上對課文的注意力
討論法:同學們相互討論課文問題,提高探究、合作能力
圖片展示法:通過不同植物的展示,引起學生的聯想,由物及人,發掘其中的深刻涵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老師要提問:這個世界上的花千姿百態,同學們最喜歡哪一種花呢這一問題導入課程。同學們回答完畢后,老師做相應的評價。繼而老師補充,陶淵明喜歡菊花,周敦頤喜歡蓮花,林逋喜歡梅花,那宗璞呢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紫藤蘿瀑布》的學習。
二、展開:
作品簡介:
《紫藤蘿瀑布》是宗璞的文章,選自《鐵簫人語》,寫于1982年5月。宗璞一家,在____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心頭。
。ǘ┞犠x欣賞:
1、聽讀課文。(音配畫可以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視覺上有一個審美的享受)
2、全班一起朗讀課文,并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和不懂的字詞。
整體感知:
學生自己解決不懂的字詞,老師補充一些重要字詞。
明確:宗璞、迸濺、忍俊不禁、仙露瓊漿、佇立、伶仃、盤虬臥龍。
2、選自己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讀出你的感情,品出花的風采。
3、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給文章分段。
分段:
第1——6節:看花(第一部分)。
第7一9節:憶花(第二部分)。
第10—11節:悟花(第三部分)。
內容探討:
分析第一部分(1—6)“看花”(老是提問題,學生分組探究)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和層次描寫的
明確:按花瀑——花穗——花朵,從大到小、從整體到部分再到個體的順序和層次來寫的。
從哪些角度來描寫的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感知課文大意,梳理文章結構。
2.結合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所感所悟,把握文章主旨。
3.揣摩意味深長的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
4.體會紫藤蘿花的獨特意蘊。
教學重點:
1.揣摩意味深長的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
2.理解文中紫藤蘿花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紫藤蘿花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 、由寫作背景導入: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最鐘愛的小弟癌癥晚期,作者非常悲痛,文中提到的`“生死迷,手足情”指的就是這件事情。面對著紫藤蘿花,作者會有些什么感悟?而我們從中又會得到什么樣的啟示?
2、說說作者宗璞。(生小組派代表匯報)
女,1928年出生,常用筆名宗璞,另有筆名豐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于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長篇《野葫蘆引》等。
二、課文朗讀,整體感知:
1、讀準下列字音:
迸濺(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 盤虬(qiú)臥龍
仙露瓊(qióng)漿 酒釀(niàng)
2,理清寫作思路。
我們先把課文的結構梳理一下,請大家用10分鐘時間,再把課文讀一遍,要求—— (1)用_____線勾畫表示“我”觀賞紫藤蘿瀑布的行蹤的語詞;
(2)用~~線勾畫“我”每一步行蹤的所做或所想的語句;
(3)用幾個短語簡要而準確地概括勾畫出來的主要內容。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讀書,圈畫有關語句,并概括內容.)
師:同學們剛才按老師的要求在書上進行了認真地勾畫,同時也對勾畫出來的內容進行了簡要的概括。下面,把老師的概括,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作者的行蹤。大家在讀書的時候一定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蹤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看到紫藤蘿瀑布就停住了腳步,然后是佇立花前撫摸花兒;最后是加快腳步離開了紫藤蘿瀑布。行文思路相當清晰而且開頭停住腳步,結尾加快腳步,首尾呼應。
學生:停住腳步 佇立花前 加快腳步
師: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呢?相信同學們剛才已經找到了有關語句并進行了概括。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停住腳步 駐步賞花 佇立花前 佇立憶花 加快腳步 快步思花
用三個詞準確而簡潔地來概括作者的寫作思路 :作者停住腳步來“賞花”,佇立凝望在“憶花”,加快腳步為“悟花”。
賞花————憶花————悟花
3、捕捉情感變化。
這一路走來,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很多波折。作者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細讀課文,用三角標注表示感情的詞句。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閱讀、批注、發言、評價。)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作者剛看到紫藤蘿時先是一陣“驚喜”,接著看到每一朵、每一穗花時產生了“振奮”與“激動”之情;在駐布凝望,撫摸花朵之際,“疑惑、痛楚、遺憾”之感一并涌上心頭;最后在再次撫摸花朵,經過一番沉思之后,她的內心又被“寧靜、喜悅、振奮”所包裹。
總結:感情變化:
驚喜——振奮——激動——疑惑、痛楚、遺憾——寧靜、喜悅、振奮。
三、小結文章結構上的特點
條理清晰,首尾呼應,情景交融。
四、布置作業。
文中描寫紫藤蘿的語句很生動,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圈出其中關鍵的字詞,在句子旁邊簡要的做評析。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與優美
過程與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讀文體,學習寫狀物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提升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重點:
1:紫藤蘿花的象征意義及文章主旨的顯現
2:生動而細致的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
德育滲透:
培養學生感覺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熱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瀑布錄像1望著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詩人李白有關瀑布的著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飛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瀉千里的氣勢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氣勢恢宏今天我們將要欣賞另外一種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紫藤蘿錄像2你看,盛開的紫藤蘿真是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真像一條瀑布難怪作者說是紫藤蘿瀑布——紫藤蘿和瀑布對照圖3今天我們師生一起當代女作家宗璞筆下的優美的散文“紫藤蘿”,去欣賞這美麗的花兒,看看它以底美在哪里?
二、讀花之歌
師:先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花之歌,看看紫藤蘿花美在哪里?同學們邊讀一定不要忘記了邊做記號
。◣熝惨曋更c)
三、賞花之美
師:分享是一種快樂,有很多同學已經找到了藤蘿美的地方,也做了批注,下面請同學們按屏幕上的方式向大家交流你的看法
。ɑ脽粽故荆何腋惺艿降奶偬}花的美的句子是在課文的第 自然段,它們是: 這是美在藤蘿花的 )
1、“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美在形狀)
2、“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美在顏色)
3、“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美在情趣)
4、“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美在生機)
5、“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美在生機)
6、“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愛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美在生機)
提問:“張滿”如何理解?怎樣的花才像是“張滿的帆”不張滿的帆又是怎樣的?很形象地表現了花朵已經完全開放的樣子,很有生機“笑容”讓我們感受到花兒跟人一樣有著嬌媚、可愛的神態作者的想像很豐富,由花朵想到帆我們也模仿作者的寫法發揮你的想像寫一句話,看看盛開的花像什么?
仿寫:例: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天使、少女)
每一朵盛開的花像 ,在那里
7、“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師:大家在這個句子有沒有發現什么?香氣是看不見的,作者卻把它變成看得見的顏色“淺紫色”給人什么感覺?(朦朧、淡雅、輕柔)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紫藤蘿的香氣就是那種淡雅、朦朧, 所以下面說“夢幻般了”
師:好的東西我們都想擁有,如果將喜歡的`語段背下,該多好!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真正為你所擁有下面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背一背,比一比,看誰擁有的美點多
。ㄉ痴b)
四、品花之神
師:我們剛才欣賞了花之美,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下面我們品花之神眼前的藤蘿盛開猶如一條瀑布,而十多年前是什么樣的?請從課文中快速搜索一下十多年前的藤蘿誰發現了?
生:“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申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
師:十多年前的紫藤蘿花是稀落伶仃的,花經歷了興衰,那么賞花的人呢?是不是一帆風順呢?我們一起看:
。ɑ脽粽故荆
、佟敖箲]悲痛”“一直壓在”作者的心上,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癥,作者非常悲痛。
、谛〉苁亲髡咦铉姁鄣牡艿,也是老父親最器重的兒子這位20世紀50年代畢業于清華大學航空系的飛機強度總工程師,畢業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積勞成疾最后離開了摯愛他的親人宗璞含淚寫下《哭小弟》o
③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寫,也不能寫每一念及,便淚下如綆,紙上一片模糊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這是事實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經不是他了,已經不是我那正當盛年的弟弟,他再不會回答我們的呼喚,再不會勸阻我們的哭泣
師:正當在她焦慮和悲痛之時,看到眼前瀑布似的藤蘿,不由得停下了腳步,美麗的藤蘿緩緩流過作者的心靈,帶走連日來的焦慮、悲痛,使她的心歸于寧靜花經歷不幸還能再開而且開得如此繁盛,那么人呢?經歷不幸該如何面對生活,面對生命,從而將對美麗的感觸升華為對生命的感觸?請大家再小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由悲痛到寧靜的情感變化,勾畫作者從花那里得到的生命感悟
。ㄉ杂衫首x、勾畫)
生2:作者從花那里得到的生命感悟是:“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讀整個句段,感悟作者的心境
。ㄉR讀)
五、寫花之語
師:生命長河是永無止境的,一朵一朵的花構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這是作者從花那里得到的啟示和感悟,也正是花在對作者說話讓我們也來喚醒心靈的耳朵,傾聽花對我們說了什么,可以說陽光,親情,生死,得失,幸與不幸,理想與現實,昨天、今天與明天等
請大家看一個例子
。ɑ脽粽故荆
我聽到花說,生命長河如此生生不息,昨天已流逝,無法更改,何不用一顆樂觀、進取的心把握今天呢?
師:你聽到了花在說什么,請用筆寫一下
。ㄉ耦^書寫,師巡視,并與個別學生交流)
師:我們請同學來說一下
生1:我聽到花說,幸福是短暫的,應該好好珍惜,災難已經過去,無法更改,讓我們再次創造美好幸福的明天
師:幸福是短暫的,我們要好好珍惜,創造幸福
生2:我聽到花說,時間是如此的短暫,昨天已經消逝,無法重來,何不用一顆勇于進取的心把握住此刻呢?
師:好,以進取的心把握此刻
生3:我聽到花說,生命長河如此生生不息,昨日的不幸已經過去,為什么不用一顆積極的心為今天的幸福去努力呢?
師:積極的心態,為明天去努力
六、結花之果
師(總結):從同學的發言中我能感受到,我們從花開的聲音中聽出了樂觀的生活態度我想,這就是這篇文章的花之神吧的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讓我們微笑著面對生活吧因為,微笑面對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煩惱,贏得的則是整個世界
好文章像一杯香茗,更像一枚橄欖,需要我們用心去品向大家推薦閱讀宗璞的《丁香結》,體會從微小的生命中提煉出來的那充盈其間的強大與偉力。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2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特點
《紫藤蘿瀑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本單元是學生從小學進入中學后的第一個單元,內容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人生感悟,這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由紫藤蘿瀑布的輝煌、藤蘿的命運,感悟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都不足畏懼,人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進取的。喚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愛。
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葉圣陶說“教材是個例子”。《紫藤蘿瀑布》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培養,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本單元的教學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影響深遠,特別是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尤顯重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根據本單元的安排,結合新課標“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本課安排以下目標:
、儆懈星榈卣b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
②揣摩句子,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
③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加強生活中的觀察意識和想象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通過模仿寫作,揣摩托物言志的妙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體現新課標“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系”的理念,本課安排的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是:學習并嘗試作者關注自然、思考人生,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的誦讀課文,品味文章中優美句段,感悟文章的中心。為培養學生語感,學習母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樹立生活中處處是語文的大語文觀打下基礎。
2、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品味語句,理解作者十年前后的情感變化,初步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為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打基礎。
四、教師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景,把課文、圖片、音樂完美結合,寓情于景。為學生創設和諧、快樂的學習情景。世界著名的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快樂教育”、“情境教學”對學生的智力開發,熏陶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當今課堂教學新的生命。
2、朗讀,感悟。通過學生的精讀細品,發掘學生的創新智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語文學習方式的多元性、綜合性、跨學科、跨領域性”。通過學生“聽一聽、看一看、讀一讀、談一談、議一議、想一想、問一問、劃一劃、練一練、寫一寫、比一比”等方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問、寫的能力,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想象思維、聯想思維。
4、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廣采博取,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5、重視語文和生活的聯系。語文是“實踐性強”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即處處是生活,處處是語文。
6、質疑問難,激勵教學,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磨礪學生的創新品質。
五、學習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薄爸挥袑W會的,沒有教會的!北咎谜n主要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閱讀中領悟,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快樂中學習,在練習中鞏固,在聯想、想象中提升,在質疑中創新。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七、教具學具:
多媒體。
八、教學設計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1、聽一聽、看一看
放音樂,展示多媒體,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從聽覺,視覺讓學生感受美,創設創設一種和諧、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
通過優美圖片展示,播放與課文內容有聯系的《丁香花》,引入課文;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播放音樂《昨日重現》,與課文內容相吻合。
2、讀一讀、談一談
議一議
教師展示多媒體,指導學生閱讀,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也參與學生的交流。
學生讀本課的詞語,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中優美的句段,并品味這些優美的句子,學生與學生交流討論,議一議,然后學生與老師交流。
通過對優美語段的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預習方法。談一談對句子的理解,及方法,對人生的感受悟,生生、師生進行相互交流,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
3、想一想、問一問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設計三個核心提問,讓學生思考,質疑。
學生看圖片,思考教師的提問,積極發言,大膽質疑,勇于創新。
通過教師關鍵性的提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大語文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創新精神。
4、劃一劃、練一練
教師指導學生在書上作批注和勾劃。檢測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及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
學生一邊聽課文一邊在書上劃出優美的句子,關鍵詞語,聽完后想一想。學生完成教師的檢測題,
通過學生的劃一劃,培養學生的做筆記的習慣,動腦及創新品質,通過練一練,檢查學生對知識及學習方法是否掌握。
5、比一比、寫一寫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評比,指導學生進行片斷寫作練習,看誰寫得好。
比朗讀,比寫作,學生進行寫作練習。
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仔細觀察的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的實踐運用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九、教學程序:(對照課件進行講解)
。ㄒ唬、創設情景,導入課文:用多媒體展示花的圖片,然后放音樂《丁香花》,創設一個和諧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然后進入預習的檢查。對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的內容要讓學生讀一讀。
2、多媒體展示提問:你知道什么是藤蘿嗎?知道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嗎?然后教師展示藤蘿圖片,介紹藤蘿,這里體現了語文學科與生物學科間的聯系,接著教師展示作者圖片,介紹寫作背景。
。ǘ、整體感知
提問:聽錄音,看課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
1、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在書上劃出優美句子。整體感知課文,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教師再抽學生回答,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2、學生齊讀課文、分組朗讀、分男女朗讀、抽個人朗讀等多種方式,學生朗讀時,教師播放音樂《昨日重現》作為背景,創設氛圍,與作者看花時回憶起十年前的情景相照應。教師重點對學生的朗讀作出要求,進行朗讀指導。
朗讀指導:長句的.停頓要得當;朗讀的節奏要緩急適當;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注意句子的重讀;讀準字音,不讀錯字,不加字、漏字,注意感情。
(三)、品味探究
1、學生品味文章中的優美語句或語段。教師重點對學生進行品味句子的方法指導。
品味句子指導:從修辭手法、句子所寫內容、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幾方面去思考。學生先小組進行交流,再抽起來回答。教師也把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與學生進行交流,實現師生互動。
2、教師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用多媒體展示三個核心問題。
A、全文緊緊圍繞這樹盛開的紫藤蘿來寫的。那么題目為什么叫“紫藤蘿瀑布”呢?我們能不能將它改為“盛開的紫藤蘿”呢?
B、文中插入一段寫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觀察這兩幅圖片,從中你能探究出作者運用了哪種手法,有何作用?
C、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
這幾個問題主要求學生對文章的主旨進行理解,對作者的描寫花的修辭手法和寫作順序進行理解,對作者十年前后心情進行感悟。我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試著解答。學生不能解答的,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解答;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很好地突出重點,教師再進行補充。
(四)、課堂檢測學生進行練一練,檢測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拓展延伸進行寫法指導。先分析本篇文章的寫法,再進行寫作練習。
(六)、最后設計了音樂《希望》,與文章結尾時作者的感受一樣,緊扣課文主旨,讓學生放飛自己心中的希望。
(七)、板書設計說明:板書課文的核心內容。由看花、憶花、悟花分別引出作者的不同心情和感受。從而體現出對人生的感悟。
板書設計:
4、紫藤蘿瀑布
宗璞
歡騰、喜悅的情趣旺
盛、蓬勃的生命
看花
撫慰內心悲痛和焦慮,驚嘆藤蘿復生
憶花生命的美好、頑強、永恒
精神的寧靜、生的喜悅、前進的動力
悟花
十、教學評價
1、學生在整堂課中,感受課的寫作之閏,感受畫面之美,在發問時,教師始終采用激勵的語言。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及時的評價。
2、課件中的幾個小動畫:如“智慧之花”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小問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飛舞的小蝴蝶”等,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結構,感受作者寫作特色。
2、了解寫作特點,掌握借物抒情的表現手法。
3、解析文章,學習作者由景入情的寫作手法。
4、通過文章的閱讀、分析理解,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分析文章由景入情的寫作特點,學習并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去。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寫作特色,并能分析運用由景入情的寫作手法。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復習上堂課中語句的分析理解,感受文章的主題思想。
學生回顧,教師考查并歸納主題:生命永恒
2、表現手法:文章中作者借助自然界中的事物并由此發表自己的見解,或敘事或抒情。這種表現手法稱為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板書:紫藤蘿瀑布借物抒情
二、根據主題,理清文章的結構。(教師提示,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歸納:板書
一、(1——6)賞花————感受:繁花似錦(敘事)
生
命二、(7——9)憶花————感受:思緒萬千(議論)
永
恒三、(10—11)思花————感受:精神倍增(抒情)
三、閱讀課文,探究下列問題(分小組討論)并回答: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紫藤蘿的?按怎樣的順序來描述盛開的紫藤蘿的?
2、文章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是由景入情的?簡要分析兩句。
3、文章用了哪些修辭?并作簡要分析其作用。
4、文章開頭用來“我不覺得停住了腳步”與結尾的“我不由的加快了腳步”這是不是有矛盾?請作簡要分析。
提示:要注意在閱讀時把握語句中的關鍵詞和句并結合有關的材料和背景補充。
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總結歸納:
1、作者從三方面來介紹:板書:花瀑——花穗——花朵從整體到局部的寫作順序。
2、1)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的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ㄟ\用適當的修辭手法通過眼前花的描述來紫藤蘿花的美)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此句通過對紫藤蘿形狀的描述,流露出較強的感情。抒發了作者對紫藤蘿生命的頑強,流露出贊美之情。
3、1)、“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ú捎脭M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突出了紫藤蘿花的美而且在陽光充滿了活力。)
2)、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采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達了花朵的飽滿,富有活力。
4、文章這樣開頭和結尾在結構上能做到首尾呼應、點明主題的作用。
5、總結:通過整堂課的分析理解使得我們在寫作上有了進一的了解。我們要在實際的寫作中能夠應用。
四、作業布置:
要求:
一、結合課文要有景入情的寫作方法。
二、在結構上要注意前后呼應。
三、適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
課后反思:
這是第三課時,前兩課時主要從作者的寫作背景、字詞的認識以及課文的內容、重點語句的分析上來講解。前兩課時的重點放在對文章的語句分析,從而來解析作者的寫作意圖。
而第三課時的重點放在對文章的結構、寫作特色、寫作方法上進行講解。因為作為七年級學生即將面臨著作文的挑戰。雖然小學的作文有一定的基礎,但初中的作文卻在量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因此,在開學初就應加強這方面的知道。這樣就可以結合課文作者的寫作思路來為學生找到一條寫作的路徑。
一、寫作結構:
這部分主要針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乏條理性而言可以規范學生的寫作。因此我根據《紫藤蘿瀑布》的寫作方法入手然后再從作者看到盛開的藤蘿花引出對文章結構的分析。通過賞花——憶花——思花的過程來使學生掌握一般的寫作順序。在這方面我重點對段與段之間的聯系進行了指導性的分析,主要讓學生知道每一段落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自己在寫作中應怎樣安排自己的文章段落。
二、在寫作特色上重點對文章的寫作方法以及語言特色上進行分析。通過講解借物抒情這一表現手法以及讓學生找出由景入情的語句的分析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寫作可以通過眼前的物或景鋪開場面的?梢载S富他們的寫作技巧。
三、修辭方法:
這篇文章在修辭的運用方面也比較有特色。是初中學生轉變寫作技巧的最好的教材。我就利用它的分析來擴展他們的練句水平?梢载S富語句的生動性。
通過對文章的閱讀,結合三方面的分析即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又把學生的寫作結合。這樣為他們的文章的寫作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4
一、教學內容
《蘇州園林》是初中語文(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說明文。蘇州園林可寫的內容很多,課文沒有泛泛地介紹蘇州園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體特征,從整體到局部,從大處到小處,作了富有藝術性的說明,是一篇很好的說明文的典范。
二、學情分析
絕大多數學生對蘇州園林很不熟悉,沒有感性認識,很難掌握蘇州園林的特征,很難真正體會到蘇州園林的美。再加上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興趣較低,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借助多媒體和課本圖片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來感知蘇州園林的美,引導學生體會蘇州園林美在哪里,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或平實或生動地說明事物。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生字詞,作者,明確邏輯順序含義,用法
。2)運用多媒體,創設豐富情境,通過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象,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
(3)學習本文說明景點的方法和思路,聯系生活進行寫作遷移訓練。
學會一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講授和討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園林藝術的畫面美,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1、作者是如何抓住蘇州園林的特征,并突出這個特征的。
2、合理互動的想象、蘇州園林畫意美的感知、遷移寫作訓練。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說明事物的方法,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結構美。
五、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本課主要采用情境激趣、任務驅動和演練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2.學法
本課的學法主要有遷移融合、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七、教學策略與手段
講授和討論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過程
。ㄒ唬.觀看視頻,賞園林美
看一分鐘蘇州園林配樂短片。今天我們學習蘇州園林,聽葉圣陶先生說說怎么樣欣賞它,葉先生怎么去寫的?
。ǘ 字詞檢測
。ㄈ┳髡吆蛯懽鞅尘
。ㄋ模┳哌M文本,讀園林美
1、本文說明對象是什么?作者對蘇州園林有什么情感?從哪些字詞看出?
(齊讀1段),
2、作者抓住什么蘇州園林什么特征去寫?(齊讀2段)
3、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園林設計者怎么做的?
(五)合作探究。
1、默讀3--6段,劃出每段說明對象,和第二段有什么關系?
2、 思考討論3、4段。
第3段
A抓住了亭臺軒榭的`什么特點來介紹的?
B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結合說明對象,說說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
第4段
A可以劃分成哪三層?
B假山和池沼各有什么特點?
C蘇州園林有假山的話,一定有池沼嗎?你從哪句話得出結論?
3、齊讀第5段,院內花草樹木什么特點?劃下給你畫面感的詞語,合理想象畫面。
4、花墻和廊子把園內景致完全隔開了嗎?為什么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5、小結:四個講究突出了畫面美
6、“完美”是什么意思?7--9段從哪些細節說明了蘇州園林的畫面美?
7、四個講究,三個細節能換過來嗎?
8、總結全文邏輯順序,為什么不用說明建筑物常用的邏輯順序?
。┛偨Y
1、你領會了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2、學習了閱讀說明文哪些知識?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目標:采用誦讀法、講析法、討論法,由淺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把握文章內容。
2、知識與技能目標: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語言流暢、優美、意境深遠,在如畫的紫藤蘿畫面前,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諦: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花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導入
2、誦讀課文,整體把握
3、品讀語言、感悟生命(花的形象、哲理句子)
4、寫作啟發
媒體設計
本課重難點在于領會作者思想感情。采用多媒體投影宗璞《哭小弟》片段,導入課題,加強學生對文章背景認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請同學們看一段文字,了解一下所學課文的背景故事。(多媒體顯示:黑底白字,宗璞《哭小弟》片段,師深情誦讀。)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時,他去了。
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這是事實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不是他了,已不是我那正當盛年的弟弟,他再不會回答我們的呼喚,再不會勸阻我們的哭泣。
你到哪里去了,小弟!”
同學們,這里面的“我”就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宗璞,是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之女,發表過小說《弦上的夢》、《三生石》等許多優秀作品。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散文佳作《紫藤蘿瀑布》(板書課題,投影:紫藤蘿花瀑、宗璞像)
這篇散文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弟弟,50年代畢業于清華大學航空系的總工程師,正當盛年,事業蒸蒸日上,卻不幸身患絕癥,生命即將失去。帶著焦慮和悲痛,姐姐獨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在一棵盛開的紫藤蘿花面前,她不由得停住了腳步。那淡紫色如瀑布般的藤蘿閃爍著生命的光輝,仿佛在向她傾訴著什么!
二、整體把握
(一)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感受文中形象語言和作者情感,并思考以下問題:(投影)
1、聽準下列字音:迸、濺、挑逗、穗、綻、瓊、佇、凝、傍、伶仃、虬、釀
2、圈畫出下列詞語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義:
忍俊不禁、仙露瓊漿、蜂圍蝶陣、盤虬臥龍
3、全文緊緊圍繞什么來寫的?(紫藤蘿花)
4、作者不僅寫了眼前的花,還寫了以前的花,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 (繁盛——稀落、伶仃)
5、作者看花時的心情有著怎樣的變化呢?
。ㄒ蓱]、痛楚——寧靜喜悅——振奮)
6、情隨花變,作者藉著紫藤蘿花的形象想和我們探討怎樣的話題呢?(生命)
。ǘ⒔處燑c撥,學生討論解決這些問題。
。◣煱鍟夯ǖ男蜗蟆母形颍
三、品讀賞析
(一)師:有人說這篇散文語言含蓄、精美如畫、感情深沉如歌。的確,我們閱讀時如入畫境,那么,作者是怎樣細致描畫花的形象的呢?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呢?請同學們動情賞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美點。(學生自由讀,后單個誦讀、品析。)
師點撥:
1、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將花喻為“瀑”形象地表現了花之繁茂,隱含了生命的綿延長遠。
2、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用“流動”“歡笑”“生長”等動詞,使靜態的花色躍動起來。表現出花的生趣盎然。
3、“像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用帆和船艙作比喻,細致地描繪了紫藤蘿盛開的狀態,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擬人化,有美好可愛的感覺,也抒發了喜悅之情。
(二)1、師:作者流連花前,往昔之花與眼前之花產生強烈對比,帶給她強烈的精神震撼,對生命的感悟自然傾瀉而出, 同學們,請找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段,細細品讀,說說感受。作者想要抒發怎樣的'生活感悟?
。ㄉ杂烧b讀,討論)
師生合作:(投影問題)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為什么又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紫藤蘿花曾遭不幸,但現在是這樣的生機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頑強和美好。人類也是如此,小弟雖身患絕癥而死,但人類的生命長河并不因某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動。人類社會照樣向前發展。
因此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們要熱愛生活。
。ㄉR讀主旨段)
2、聯系生活,說說對這一主旨的理解。
師小結:同學們,生命如花,雖無人欣賞,仍絢爛開放,雖歷盡磨難,仍頑強不息。我們更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熱愛生活,好好生活。。ㄍ队斑@段話)
四、寫作啟發
師:這篇散文,作者將生命的感悟很好地融入到對花的描寫中,借花的形象抒發人生感悟,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怎樣才能寫好這類文章呢?
。ㄍ队耙韵聠栴})
1、寫景與抒情二著怎樣擺才好?
2、景物怎樣才能寫得細膩?
3、景物怎樣寫才會生動、親切?
4、觀察景物怎樣才能有所感悟?
(學生說說由這篇文章帶來的啟發)
。ㄍ队埃
1、首先要把景物寫好, 在寫景狀物重要飽含感情,后加以精煉的抒情或議論,情從景出,才能寫出好文章。
2、景物的全局和每個局部都要細細觀察。
3、對景物要有感情。
4、多思多讀,學會感悟,學會提煉精辟語句。
。ń處煿膭顚W生多讀多思)
五、布置作業
針對喜愛的一種花木,寫一篇300字左右托物言志散文。
六、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宗璞
花的形象——生命感悟
借景抒情
教學反思
本課賞析語言和感悟哲理是重難點,初一新生社會積累較少,所以在教材上補充情感背景導入文章更容易讓學生深入文字底層去思索。教師范讀的環節要引導學生正確、有感情地誦讀,為后面的自由讀做好示范。品讀環節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讀、討論、發言,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 教師設計好啟發性問題很重要。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優美詞句描寫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2.加強學生對事物觀察欣賞的能力。
(三)德育訓練點
通過文章使學生熱愛生命、珍惜時光、努力學習。
(四)美育滲透點
領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類戰勝困難的意志美。
二、學法引導
通過朗讀,感悟生命的頑強和美好,借助掛圖或實物照片,加深理解、加強感悟,學生可聯系自己的感性經驗加深理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對景物描寫的分析是本文的重點。
2.本文的難點是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3.解決方法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討論為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紫藤蘿花的掛圖或照片;
2.投影片
①生字詞;
、诒枴た虏旖鹪诹沂磕骨皩ι饬x思考的一段話;
③隨堂練習。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討論。
七、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接觸過許多花草樹木。大干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細心體會,都會從中得
到許多啟示,面對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蘿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絕癥死后,自己面對紫藤蘿花產生的感想。在這樣的心情下,面對著盛開的紫藤蘿,他所見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作者的文中去領略一下。
(二)糾正讀音
齊讀課文,注意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獨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討論后歸納:“我不由停住了腳步”說明作者是因為心有所動而止步!安挥伞痹谶@里點了作者從沉思到驚醒到被吸引的過程。那么他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這里的獨句成段,既是作者內心的反應,又為全文埋了懸念伏筆。
(四)學習第二段
齊讀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本段主要是從哪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的?其特點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從花形來描寫紫藤蘿的。其特點是“像一條瀑布”。其中有總寫:“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也有細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痹谡Z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擬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條紫色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的擬人手法,將貶詞褒用,更是寫出了紫藤蘿花的可愛、頑皮,和陽光相映成趣。
(五)學習第三至七段
齊讀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又寫了紫藤蘿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熱鬧寫到自己精神的寫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紫藤蘿的花色。其特點是熱鬧卻又沉靜。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蕩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在此作者已經由花寫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謎,手足情”的思考。表現出作者對死去的弟弟的懷念,自己的情感還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寫得越熱鬧越繁盛,就越體現出生命的可愛,就如“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這樣就把生命的沉淀變成了對人生生與死的思考,更寫出自己內心對深層次的兄弟情的思考,顯得越發感人。
(六)學習第八、九段
齊瀆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從紫藤蘿的哪方面進行了描寫?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為何要提到紫藤蘿的被毀與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花香,其特征是朦朧與長久。在此作者寫到紫藤蘿的被毀與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謎而來的。花樹的生死、榮衰暗示著人生的哲理。這就是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刁;幸,都會面對生與死的痛苦,但同樣也顯示出生命的無止境。
(七)學習第十、十一段
齊讀第10—ll自然段。
本段闡明作者從花中領悟的人生意義,是對花形、花色、花香的——個總體提煉和歸納,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說:“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朵,也正是由每——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爛的流動的瀑布。”這是“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從這里,作者領悟到了人生的意義,就是無論是人生的熱烈,還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對于萬物來說都有著頑強與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覺加快了腳步”。這里和文章開頭相呼應,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到“不覺加快了腳步”,其實是寫出作者思想的…—個變化過程,對人生的思索過程,從迷惘、惆悵、痛苦到領悟、寧靜、喜悅。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種對生命的新的認識已進入到他內心深處,他將為這新的生命觀去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八)總結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刁;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今天的學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義,努力學習,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九)布置作業
作文訓練:寫—種對自己有啟示性的植物。題目自擬,字數500字。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寫作背景。
2、有感情地誦讀,領會作者“自我砥礪,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3、體會含蓄雋永的語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評賞析優美的語言,指導朗讀。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自我砥礪,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投影: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思考:本詩抓住小草的什么特點進行描寫?你受到什么啟示?
明確:本詩借物抒情,看似平凡的小草,用頑強的生命力啟示人們要勇敢面對挫折,要有堅強的意志。
作家宗璞借“紫藤蘿”表現自己對人生的理解。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紫藤蘿瀑布》。(板書)
二、檢查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面加點詞的音。
迸濺出(bèng)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瓊漿(qióng) 盤虬臥龍(qiǘ)佇zhu4立
2、查工具書,解釋下面的生詞。
。╨)迸濺:向外濺出或噴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現得少。(4)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5)酒釀;江米酒。(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汉。
。8)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9)盤虬臥龍:回旋地繞像臥著的龍。
三、整體感知內容:
1、聽錄音,注意朗讀的節奏、句子語氣、語調,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2、快速瀏覽全文,簡要概括內容,理解思路,并思考:課文開頭說“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結尾為什么說“我不覺得加快了腳步”?(即“探究練習一”)
3、討論,明確:
①思路:賞花——惜花——思花(學生回答正確即可,要扣住感情理解,如:惜花之情體現在文中“遺憾”二字上。)進而理解作者的感情線索。
、凇拔摇辈挥傻耐W×四_步,是因為“我”被盛開的紫藤蘿花所吸引。(板書:“盛開的紫藤蘿花”)“我”不覺加快了腳步,是因為“我”在觀賞了紫藤蘿花后,被它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板書:“感染”“我”)
4、面對此景,文章第7段描寫了作者當時的心理變化,請你找出幾個詞語加以說明。(疑惑、痛楚————寧靜、喜悅)
5、作者因何事而“疑惑、痛楚”,我們來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面對這種種打擊,作者的“疑惑、痛楚”可以理解,但在賞花之后,作者又重新振作了起來,那么,紫藤蘿花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四、品讀感悟:
1、精讀2---6段,畫出你認為優美的或讓你有所感悟的語句,反復品讀,寫出感受。
2、老師點撥:品味語句要①從修辭的角度賞析;②抓關鍵詞語;③從表情達意角度考慮。小組討論,推薦發言。
3、明確:意思正確即可。比如:
(1)比喻:“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形象、生動、具體地寫出紫藤蘿生長的繁茂!白仙拇髼l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毙蜗、生動地寫出紫藤蘿色彩上的特點。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边@是用帆和船艙作比喻,細致地描繪了紫藤蘿花盛開的狀態,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愛的感覺,也抒發了喜悅之情。
。2)擬人:“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卑鸦ǖ念伾珜懗扇说膭幼餍袨,生動形象地寫出花的神態。“才知那是每一條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卑鸦ǖ念伾珜懗扇说膭幼餍袨,生動形象地寫出花色的耀眼與生機。“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
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币詣討B寫花的靜態,生動地寫出花開的繁盛。“‘我在開花!’它們在笑!以陂_花!’它們嚷嚷!庇脭M人法,生動地寫出花開之鬧,突出花的勃勃生機。
4、作者寫紫藤蘿花文筆優美,不僅是巧用了修辭,更主要的是她抓住了花的特點來寫?焖贋g覽第2——8段,思考:從哪些角度來寫花?
明確:(一定不要將寫藤蘿樹和花的句子混為一談,學生很容易犯錯。) 形態———像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色彩———淺紫色顏色便上淺下深
香味———淡淡芳香
5、賽讀。如此美的語言,不讀可惜,選取你最喜歡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6、“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過去即將枯死的紫藤蘿花又枝繁葉茂,充滿生機,大家想一想,它能從逆境中爬起來,靠的是什么?(明確:頑強的生命力。)由花及人,作者對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指導朗讀第10段。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理解,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也可以直接談談對人生哲理的理解。
明確:花和人一樣,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花挺了過來,人更應不畏懼人生中的挫折坎坷,磨礪自我,投身于無止境的生命長河之中去。
再齊讀第10段,加深理解和感悟。
五、總結:
生命就像紫藤蘿瀑布一樣,雖無眾人欣賞,但仍盡情開放。 生命就像紫藤蘿瀑布一樣,雖然歷盡磨難,但仍頑強而快樂地生長。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珍惜生活,珍愛生命;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當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宗璞
賞花:形-色-香
惜花:十幾年前 遺憾
思花: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砥礪自我,積極樂觀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04-18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09-14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10-18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10-06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11-23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07-17
《紫藤蘿瀑布》的教學設計范文07-13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范文08-17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精選15篇)11-05